2012年06月05日
评论数(0)也是在南京,上回的《城市信报》记者卧底曝光的企业是如家快捷酒店某分店,他们5月去的是喜之郎南京分厂。想了半天,决定谈谈“喜之郎之罪”背后更深层的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说,调查记者这个职业在中国是先天不足的,几乎没有一家都市类媒体会让自己的记者做一个选题乃至“卧底”的时间超过三个月,因为无法承受的成本之重;同样,大企业在遇到先入为主的卧底体验式调查时,十有八九要“出事”,因为管理精细化从来不是当代中国企业的强项。但一个“卧底”十几天的记者,却可能重创一家十年企业的品牌,因为中国消费者很难轻易相信食品安全。
这个循环链条是残缺的,媒体-企业-消费者-有关部门等四环,是本质上交错的四个齿轮,但彼此大小、材质、性能(如稳定性)差异过大,常有被无奈拖进而咬合的一环。
唐朝诗人贾岛,常千里走单驴,某次在京城访友李凝未遇,写下“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后来又把“推”改成“敲”,“敲”改为“推”,反反复复,才有了后来的“推敲”。诗成五言名篇。水浒里鲁智深,喝了酒回山门,见门不开,他直接用脚踹,顺便把边上的泥塑金刚给端了。而普通农人回家或访友,长驱直入者居多。
这些古代故事告诉我们:爱马仕等奢侈品的稀缺性是跟质量、价格成正比的,而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和食品加工行业,其连锁发展和制度化管理一定经不起推敲,不是哪家企业不想,而是他们“不能”;更规范发展的前提是——用更少的人,尽量机械自动化,或做更少的事。中国企业的生存发展压力,在选择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时,当前工人状况和管理水准是一个平衡后答案。
话说果冻,在我小时候可是人间美味。夏天的时候,去附近小店买冰镇果冻,一毛钱一个,“阿姨,来三个”,能乐开花,吮到嘴里冰凉的甜。最近几次去超市,家人同行,凡拿起果冻,总被老婆劝下,“果冻不能吃,难道你不知道吗……”我甚是尴尬,超市里明明在卖,但我们不敢吃;我明明敢吃,虽然不敢保证没问题,只是觉得索性大胆些否则不知道有什么可吃的,家里人却怕被小孩拿去吃了,索性不买……
这种尴尬,大约是许多中国人内心错综复杂的消费心情吧?它集体控诉中国食品安全现状!这种信心缺失,是所有食品相关产业付出的代价,埋单的是民众。
精细化管理从来不是我们的文化、优势。中国的企业及社会信息流动,历来人格化、领袖化、随意性痕迹过重,相关场景或管理难免戏剧化。譬如媒体说,喜之郎的老员工都告诫新员工不要开罐头(装入果冻的)。喜之郎回应说,我们每天都在食堂发果冻。
双方都不严谨。首先是媒体一方,断章取义把企业内部某句话拿出来演绎。他们一定不懂《易经》,古时候为什么说见到尼姑是要倒霉的?这是古时候贤人想出来的办法,因为尼姑庵多在山上,她容易碰到的男人都很强壮,比如猎户,让他们避而远之是对尼姑的一种保护。同理阴阳契合,老员工故意唬新员工,不过是让他们不偷吃或少偷吃罢了。
其次是喜之郎的回应,顾左右而言它。让人联想到一些餐馆,顾客说吃出苍蝇了,经理一来就把苍蝇吞下去,说没有啊,哪有?店家彷徨而示人以狡猾。
少一点尴尬,多一点信心。要重塑民众信心和企业、媒体文明,让社会真正繁荣健康,类似体验式“卧底”难免浅薄、误会,但仍有积极作用,更期待未来精准、核心的媒体监督和有关部门食品安全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