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访问:462
总访问量:1270074
2011年02月12日
评论数(2)王庆/文
商业地产的建筑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建筑师能力的考验,但可惜的是,这种考验让很多建筑师蒙羞(其中不乏知名的设计专家)。一方面,这与建筑师的综合能力有关,毕竟商业建筑与住宅等其他空间的建筑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建筑师必须了解和掌握商业品牌的塑造和商业空间的推广;另一方面,这与目前中国地产的市场有关,它迫使中国的设计院和建筑师几乎都是全才,这有些与地产广告商有些类似,几乎都是全案代理,从而缺少了对商业长期持续性的关注和研究(国外的设计行业分类相对于国内比较严谨,一般来讲设计图书馆的不会去碰住宅,设计办公不会去做商场)。
近期,由于本人的一些“歪理邪说”,使得很多业内专家们不满,特别是一些科班出身的知名建筑师。在此,本人深表歉意。但是,有些东西还是想写出来,毕竟商业设计的关键是从商业建筑策划开始,或许有些东西对建筑师有所帮助,由于涉及的东西较多,在此,本人先提出两点浅薄的看法:
商业建筑设计的开始是要为所建造的“商业空间”规划价值:
商业建筑设计是要建造一个“商业空间”,包括室内和室外。通过设计,要让这个“商业空间”充满活力,同时成为商业品牌建设的一个舞台。
一本书,在当当网上买可以打到4-5折,在诚品书店买,却可能是全价。但是,我还是买了书,不是我消费不理性,而是我在进行冲动的理性购物(消费者下意识被激发起的购买行为,这正是诚品书店商业空间营造的成功),这就是“商业空间”的力量。
相对于一个几百平米的“商业空间” 来讲,对于一个几万平米的购物中心更需要精心规划,这就是让设计和规划产生“商业空间”价值。它对在此空间下经营的商家,会起到“增值”的作用(如果按照极差地租理论来讲)。但这种空间上的规划,不是针对商家实际经营产生的直接作用,而是整体“商业空间”给消费者带来的直接触动、吸引、停留。因此,“商业空间” 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其公共部位,树立和推广这种“商业空间”的品牌价值对于商家会产生很强的吸引力,毕竟对目前竞争激烈的商业零售业来讲,购物中心的广告价值和经营价值同样重要。
商业建筑设计的思路要考虑中西方商业的差异:
西方的商业建筑项目常常被拿来当做设计模型,其中有些是可以借鉴的,包括规划、配套、选材等等,但是还要考虑到中西消费者行为的巨大差异,国外的商业建筑只能借鉴,不能模仿,举两个例子:
一、中国“社区商业”与美国“街区商业”的不同:
美国的城市单位大多是以“街区”为基本的,每个“街区”,住宅、办公、商铺、学校交织在一起,基本可以满足大家日常所需,更满足了人们就近就业、就近消费的需求。大型的购物中心,多以在高速公路沿线设置。
中国的“社区”实际是以传统的“街道”和现代的“小区”组成的,基本上居住社区的概念,由于住宅开发的旺盛,很少会形成具有鲜明消费差异的社区间的分隔。城市功能上,居住区、商业区、商务区有比较清晰地区位划分。
因此,中国的社区商业的规模都普遍偏大,在设计中常以“大型超市”作为主力店承租,形成了“社区商业”与“区域商业中心”的混搭。
二、中国人“目的性消费”与美国人“目的性购物”的不同:
美国的购物中心的功能性很强,商业空间的设置也比较雷同。商业设计者为了迎合消费群体的需要,一般都以大型零售百货和专卖商场为核心布置,在大型零售商的端点,设置少量的小型店铺。主要满足消费群体,方便快捷的进出商场,大批量地采购商品。
中国的消费群体还缺少“一次性购足”的消费习惯,很多人开车很长时间,只是去购物中心里的某个餐馆吃饭,因此,中国的“目的性消费”特征要求,商业建筑设计要考虑在邻近空间内的多种业态组合。
商业地产的建筑设计需要建筑师多维度、多角度考虑,更需要开发商、商业服务商提供具有明确商业规划的思路,其中涉及的诸多问题,本人想到的也会及时整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