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叔的思考暗时间

倪叔

公告

投资基金合伙人&知名科技自媒体人,师从财经作家吴晓波,后在阿里巴巴深造7年,微信百万爆款制造者,电商十年老兵,直播电商操盘手

统计

今日访问:2750

总访问量:5827549

拼多多是我们自己选出来的

05月27日 11:16

评论数(0)

彼得·德鲁克回忆道:我当咨询顾问45年接触过大量管理者,“天生”有效的管理者,一个也没见过。要做到“有效”也不需要过人天赋、特殊才能或训练,而是只要做到几件事就行,并且是相当简单的几件事。

放到一家企业的身上,驱动企业高效运转、持续成长的是怎样几件事呢?倪叔总结为这样几个简单的要素:“以身作则、求责于己”的价值观、舍得在“人”身上投入、始终站在大多数人这边。

做到这些,企业就能持续壮大。比如我们最熟悉的拼多多,其实早在2018年拼多多的股东们就收到了一封信,信里已经描述了这些事。

1

拼多多的价值观

在那封写给股东们的信里,我读到了这样一些句子,放在今天尤其感慨万千。

第一,“拼多多的业务类型有很强的社会性,所以它终将走向公众,所有成长应为公众分享。”

能理解吧?“拼”这个字,活脱脱地呈现了所谓的公众属性,甚至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社交属性”。在早期成长中,拼单这种 “玩法”的背后是对于社会成员的深刻洞察,拼多多是了解中国的。

洞察本身没有是非,将其引导至有利于广大消费者、供应商的做法,是有高下的。幸运的是,拼多多作为一家骨子里“终将为公众分享”的企业,它在持续进化的过程中始终在奔着“有利于大家”的方向去发展,这真的不容易。

因为说白了,拼多多没有故步自封甚至走向消费者的背面,我反正由衷地表示钦佩,尤其是在中国。

第二,“它不应该是彰显个人能力的工具,也不应该有过多的个人色彩。”

在激动人心的上升期,拼多多就能如此敏锐地定下调子,试问还有谁能做到?关注商业史的朋友这些年一定见过太多太多反例了,举凡声名暴起的商业巨子,无一例外都是鲜衣怒马——这样做也有底层逻辑,个人IP能为企业赢得空间,但我们扪心自问,有几个上升期的天之骄子是为了给企业博流量?说穿了这也是人性,而拼多多显示出了异常的冷静,也难怪我们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去质疑、去理解、去成为,现在,又去依恋了。

第三,“拼多多价值观核心是‘本分’……要尽自己的本职,无论别人在做什么;不赚人便宜,即便我们能够;出现问题,首先求责于己。”

太反直觉了。我们刻板印象里认为拼多多是一家有冲劲的公司,它理应干什么都冲在最前面,比如是首个在新疆地区推行包邮进村服务的电商平台,将末端配送网点与消费者的距离进一步缩短至2公里内、签收时效压缩到24小时。但拼多多始终坚守“本分”的价值观,也就是说,在世人感知里那些难以做到利民惠商的事情,在拼多多这里是“本职工作”。

这很“主旋律”。但这同样是事实。

第四,“它将是一个由分布式智能代理网络(而非时下流行的集中式超级大脑型AI系统)驱动的‘Costco’和‘迪士尼’(即集高性价比产品和娱乐为一体)的结合体。它不光高效地做信息的匹配,还不停地给整个空间的人群真真切切地提供实惠的商品和优质的服务。在不断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中,拼多多致力于提升供应链的效率和质量。比如农产品产业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喂,这是六年前的信啊,已经描摹出了今天拼多多的样子。

从商业理想到商业模式,拼多多早早地想清楚了,并且形象地说了出来,落脚点也非常之精准——“信息匹配”“供应链提质增效”“农产品”。这几个价值点和今天的拼多多对应一下,严丝合缝。

什么叫“做正确的事”?以上所述大概就是最鲜明的一个例子。

2

人与钱齐头并进

尽管拼多多已经连续好几年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但它并不是一家唯利是图的公司,这一点还是很特别的。

我觉得拼多多最好的一点就是证明了这样一个价值:

电商最好的高科技,就是人。

首先是它明确了平台属于公众,属于很多人,它的力量源泉来自于每一个普通消费者——拼出一个美丽新世界。我至今也不认为那是什么消费降级,而是“认知升级”,消费者都是活生生的人、有需求的人、希望开心快乐的普通人,能通过信息匹配与供应链提质增效让这些普罗大众用更划算的成本获得更好的体验,这难道不是最牛的高科技吗?

其次是它不断地重塑“人”。前不久爆火的那个帖子,一位老板发拼多多货的同时,在包裹里塞广告卡片,来增加收入模式、提高利润。拼多多重塑了互联网人对于互联网模式的认知,也重塑了老板的盈利模式,更重塑了整个人货场关系。

它为啥能重塑“人”的认知?同样因为它很早就考虑到了模式的问题,把过去互联网模式、电商模式里面不确定的“购买需求”确定化了,反过来给到供应链,供应链就能确定地让利,平台也有钱赚——商家的单笔利润是薄了一些,但它整体利润确定呀,“拼单”的本质不就是把分散的偶然需求集中在一起变成了一个规模化的确定需求吗?这是“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高科技。

最后拼多多为了放大这种确定的能力,持续把钱投入到“人”的身上。

比如2022年研发费用突破100亿,2023年的研发投入再度超过百亿,最新消息是2024年第一季度他们投了近30个亿在研发上,外人搞不清楚一家电商公司花这么多钱在研发啥?前面其实说到了,信息匹配就是一个方向。更重要的是,拼多多持续深入陕西、四川、山西、云南、湖北、福建、山东、江苏等农产带,为当地商家提供电商运营专场培训及一对一定向运营指导,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与就业增长,这些都属于研发投入。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百亿补贴。说起来很粗暴,但作为百亿补贴的发明者,拼多多实际上是把钱都投在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身上,在过去很多源头生产者最好的出路可能就是“代工厂”,这已经是在过去的渠道连接之下能够想到的利润空间最稳定的结果了。但随着拼多多的加入,这些源头生产者们能够摆脱贴牌代工的命运,开启独立销售的机会。从代工厂到白牌、再到品牌,这是产业带商家直面消费者之后的一条新生之路。拼多多百亿补贴频道在“0佣金”基础上叠加大力补贴,秒杀频道一上线就是数十场农产品秒杀补贴活动;二三线城市用户家电焕新升级,拼多多能带动家电产品销量同比增长好几倍。

拼多多不“抠”,它的钱花在了该花的地方。

3

下一个阶段的拼多多

很显然,今天的拼多多,就是我们自己选中的。

就像那封信里面说的那样“拼多多不是一个传统公司。”在大家都以为电商格局已定,历史书已写完的时候,拼多多诞生。短短三年汇聚了3亿多用户,如今,这个数字是近9亿。

那么问题来了,随着时代向前,下一个阶段的拼多多,会是什么样的?

其实那封信里也说了“它降低了农产品消费的不必要成本,也使小规模定制服务成为可能。这种模式的社会影响力以及社会价值远高于我们业务本身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外界对公司的估值。”

这其实是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生产方式创新。现在拼多多在农产品这方面还有很多文章要写、有很多事可以做,而这种驱动力释放在其他民生社会领域,同样会在“看似格局已定”的现实中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力场,那里,就会长出一个崭新的拼多多。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倪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