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雪

西泠雪

公告

零售后生。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1309

总访问量:4176978

物美开出硬折扣店“物美超值”,我们去现场看了看

07月25日

评论数(0)

出品/联商网

撰文/梦萦

硬折扣赛道又迎来了一股新势力。

7月25日,物美硬折扣品牌“物美超值”首批6家门店在北京同步开业。

具体来看,本次新开的6家门店分别为“物美超值”中信城店、和平新城店、朗清园店、西山枫林店、丰台新业广场店、丽泽桥店,覆盖北京西城、东城、通州、石景山、丰台等5大区域,门店面积均在1000m2左右,精准嵌入人口密度≥5万的高密度居民区。

开业前夕,《联商网》对“物美超值”中信城店进行了实地探访,“物美超值”门店有哪些看点?又有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和借鉴?

01

打造北京首个硬折扣品牌

硬折扣业态起源于欧洲,其核心逻辑是通过精简SKU、强化自有品牌、压缩运营成本,实现商品“质高价低”的可持续供给。

在消费分级趋势下,这一模式在国内快速兴起,但在北京市场却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物美超值”的落地,填补了这一空白,更通过本土化创新,为硬折扣业态发展提供了参考。

作为深耕零售市场30余年的零售巨头,物美此次以“好货不贵,天天实惠”为核心,通过供应链重构、业态模式创新与精细化运营,将“物美超值”打造成为北京地区的第一个硬折扣店品牌,希望能为首都消费者带来全新的购物体验。

以“物美超值”中信城店为例,该店面积1000m2左右,聚焦蔬菜、水果、鲜肉、鲜鱼、烘焙、生鲜、杂货等一日三餐高频场景,商品总数控制在1300支以内,其中60%以上为自有品牌。

《联商网》在现场看到,门店采用方正格局设计,通道空间宽敞,保障了良好的视觉通透性与动线流畅度。

在陈列体系上,货架布局以紧凑化为核心策略,针对生鲜、即食等重点品类,摒弃大卖场及中型超市惯用的平面柜陈列模式,采用风幕柜与周转框组合方案,通过优化陈列形态提升空间利用率,强化硬折扣业态的货架坪效。

物美集团新闻发言人许丽娜表示,“物美超值”硬折扣模式不仅是物美集团在零售业态上的一次创新与探索,也是北京零售市场的一次首创突破,有望为北京市的消费注入新的活力。

02

精简SKU让商品更“超值”

在商品策略上,“物美超值”围绕“做减法”的策略,通过精选SKU、强化自有品牌、严控供应链等方式,实现“好货不贵”的承诺。

具体来看,“物美超值”全部商品围绕一日三餐与高频刚需,重点聚焦水果蔬菜、鲜肉鲜鱼、烘焙、3R熟食、生鲜、杂货等品类,且每个小分类只精选一两支TOP商品。这种聚焦高频刚需的商品组合,精准契合了现代家庭“每日采购、少量多次”的消费习惯。

生鲜品类,为确保品控高标准,水果、蔬菜、肉禽水产全程冷链直达;烘焙品类,通过独家配方与进口原料打造差异化,每日实行“小批量、多轮次”的现烤模式,确保全天供应新鲜的烘焙产品;现烤熟食品类,供应链可溯源,兼顾多种客群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去品牌溢价”的策略并非降低品质。据悉,在“物美超值”门店的1000多支商品中,自有品牌商品占比超过60%,这些商品直接对接工厂,减少营销成本,采用“工厂到超市直接可上架的包装”,省去二次分装成本,同时通过每年4-6次全品类检核、每周全渠道价格监测,确保品质与价格双重优势。

据许丽娜介绍,精选商品SKU不仅节省了顾客选购时的时间精力,也带来更高的周转效率、库存成本压缩、供应链流程简化,使得运营成本系统性降低,节省下来的成本直接让利给消费者。

此外,在服务模式上,“物美超值”彻底取消传统服务柜台,全面推行自助购物。消费者通过自助结算设备完成支付,节省了购物时间的同时,门店人效也可得到提升,将节省的成本直接转化为商品价格优势。

另据了解,目前物美大卖场、物美胖改店、“物美超值”三类超市门店分别由三支团队进行运营。其中,“物美超值”从规划到落地,全程得到一支德国Lidl背景专家团队的深度指导,该模式还拥有独立的运营团队,每家门店配备约20名员工,人工成本减少,会反哺到商品价格中。

接下来,“物美超值”将成为物美集团年内拓展重点,计划年底在北京开出25家门店,覆盖更多区域。

03

硬折扣赛道成“必争之地”

尼尔森报告显示,25%的中国消费者更频繁光顾折扣店;根据相关测算,2025年折扣零售业态行业规模预计为2.28万亿元,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这两组数据清晰揭示出,消费市场已全面进入“质价比优先”阶段。在此背景下,硬折扣业态成为了零售行业的蓝海,2025年上半年,这一赛道热度攀升,多方加速布局。

海外巨头奥乐齐走出上海,无锡首店创销售纪录,后续新店表现强劲;盒马NB下沉华东,近半年拓店近百家,年中门店总数近300家。奥乐齐与盒马NB的态势,进一步带动传统零售加大折扣业态投入,赛道活力持续升温。

国内商超龙头中,联华富德2024年底在杭州开首店,2025年上半年续开;中百集团6月28日焕新开业首家折扣店;物美6月底宣布改造北京6家门店为“物美超值”折扣店,如今终于正式落地;合力超市7月12日在贵阳开“惠民折扣店”首店;此外,沃尔玛深圳开出的社区小店,也明显对标盒马、奥乐齐。

今年2月,鸣鸣很忙集团首次推出“省钱超市”模式,在零食之上增加多元化产品,并推出自有品牌;万辰集团继来优品省钱超市与好想来省钱超市后,也推出了“全食优选”,扩充品类。同时,京东、阿里、美团等互联网平台则以“流量+履约”为切口,为硬折扣业态注入数字化基因。

各路玩家的密集布局,不仅彰显了硬折扣业态的市场潜力,更预示着行业将从“跑马圈地”进入“精耕细作”阶段。在这场较量中,企业需要在选品、库存、履约等环节实现深度渗透与优化,而最终受益的,无疑是对“质价比”有更高追求的消费者。

有分析指出,供应链效率已经成为折扣业态关键竞争要素,无论是传统商超的“工厂直供”“区域直采”,还是海外品牌的全球供应链整合,亦或是互联网平台的“产地直连+即时履约”,本质都是通过压缩中间环节降低成本,为低价策略提供支撑。

不过,国内硬折扣业态仍处于起步阶段,并在探索中前进。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这一赛道的市场空间仍在持续扩大,随着供应链的不断优化、本土化模式的成熟与数字化能力的深化,硬折扣业态将从补充性业态逐步成长为零售市场的主流力量。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西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