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7月10日
评论数(1)营销没有战略缺失期
夏季之痛的背后,其实是传统的淡旺季思想。由于多数行业进入淡季,企业在潜意识里会认为,消费环节出了问题,是消费左右了市场,加上宏观经济表现低迷,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
2012年第一季度,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增速纷纷下滑,未来低增长和高通胀的概率很大。从主要行业看,2011年中国汽车业产销增速创13年新低,重点自主品牌在2012年的产能扩张都为零;家电市场低迷,一些厂家为了自救开始与卖场联合,国家也希望用节能补贴来刺激家电消费,弥补“以旧换新”政策之后的真空;服装产业也面临压力,相比往年,摆在面前的是更加惊人的库存;3C零售业受消费电子产品市场整体萎靡的冲击,也在苦苦寻找活下去的办法,有著名3C卖场甚至开始涉足餐饮、百货……
天气炎热,上半年的营销热情和积极性,“很自然地”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这导致了一个很严重的结果,就是“目标意识”的缺失和淡薄。同时,企业投入的资源少了,产品周转和信息沟通也少了,对市场的判断也就模棱两可。更让营销总监头疼的是,队伍不好带了,服务放松甚至人员流失都是常见的。
实际上,在夏季多数企业并非不作为。促销、培训、走访经销商、梳理市场,甚至开发新品都是常规动作,相对成熟的企业,可能还会调整一下年度营销计划,做一些检讨。问题在于,多数企业并没有像旺季时那样,把这些事情做得更有针对性,夏季的举措,常常游离在营销战略之外。
如今,“少花钱多办事”在整体消费低迷的情况下,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营销的边际效应呈现递减的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说,“战略缺失”就更不应该。这时,夏季营销的“选择”就显得十分必要:有的企业会选择“内外兼修”,内部生态建设和外部市场一起做;有的更强调“补缺”;有的会打竞争对手的主意,希望在旺季打个翻身仗。
夏季之痛,可能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好转,但如果不能“标本兼治”,来年还会再次发作。事实上,在一个严酷的经济周期里,“挺一挺”可能还是“过不去”,这样的夏天,正在检验企业真实的营销能力和抗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