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6日
评论数(1)
今年的双十一网购节,依旧是猫狗大战打的不亦乐乎,而这个双十一前后,阿里和京东的技术传播主线却呈现出巨大差异,表现出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仔细研究分析这种鲜明的对比,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两家中国最大的电商企业各自不同的发展轨迹和方向,而对于这个已经趋于成熟的狂欢了六年的网购节,阿里和京东为何能在这场大战中持续获得节节攀升的胜利,他们凭借怎样的技术手段为自身的优势造势?很值得细细研究。
对于双十一的创造者阿里,双十一除了强势的营销和其他外力因素,单从技术传播角度来分析,有两个核心业务:其一是云计算,其二是大数据,在阿里上市后的首届双十一这两块业务也成为了其宣传的热点:
一、淘宝天猫的商家基本不可能也没有资金实力自己去搭建一个云端,因此,阿里云和亚马逊的思路非常相似,搭建云端,并将基础设施低价格转租给中小创业者和商户,提供一整套的CRM、数字一体化服务营销和服务渠道等云服务。而在双十一这天创造的517亿惊人数字的背后,阿里云计算处理了其中超过70%的订单量,从宣传上看,漂亮的成绩单和阿里云的强大密不可分。
但是,阿里想建立的生态圈局限性和不稳定性也非常的明显。阿里云的基础在于中小商户,对云计算了解并不全面,因而粘性很低。若想要将这个生态圈扩大,还需要更多的大型企业加入,但阿里云是将客户的用户核心数据存放在自己的服务器上,数据的安全性对于大型企业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加之阿里云11月份连续出现了两次较大的网络故障,阿里如何打破这种生态圈的局限性是一大难点。
事实上,云也很难成为双十一的主角,阿里的云计算目前还谈不到接管所有业务,双十一是各个系统的心血,只是这次的对外宣传上被云计算抢了风头,阿里实际上是希望借双十一的机会树立这个未来重要的业务云计算的品牌,吸引更多用户,从这个角度看来,其宣传意义要大于技术意义。
二、阿里的市场份额和每天上百万的订单量,决定了阿里每天可以获取信息量非常大的大数据信息,利用大数据来提升网站的效率和做线上的精准营销推送,应该说是优势非常明显。但阿里呈现出来的大数据只是基于线上的结构化数据,比如根据淘宝天猫的内衣购买者的消费数据分析后发现女生胸越大越败家、在中国比基尼销量最高的地区是并不沿海的新疆,在不能够分析出这些数据产生的原因时,这些数据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因此,阿里的大数据缺少的是线下和交互的部分,未来的大数据一定是基于社交关系的大数据,通过对消费者感官、情绪和通信等数据化的情感分析,为用户推荐更合适的产品,让商家的推广直接命中目标用户,做出精准定位和营销判断。而阿里在介绍大数据时往往走抢眼球路线,这些信息对于电商行业来说确实价值不高,难道是怕自己的武功秘籍泄露了吗?
而天猫在开放平台的模式上遇到的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京东,由于自采体系和自建物流网络的支撑,在技术的优势上和天猫相比路径不同难分胜负,但在宣传上,今年京东在双十一从运营、架构、交易、搜索等等角度把自己的经验和盘托出,明显摆出了电商技术老大哥的架势:
一、双十一前京东全面介绍自己的备战方案,当日还接受技术媒体专访,从各个方面介绍应对高流量的技巧,京东之所以这次这么强势,是因为有之前十年积累的扎实的基础做背书。京东的自采体系能够清楚的掌控商品的品质和库存数量,而在2010年推出POP开放平台后,继续对商品正品的态度坚持严防死守,从最初的一个监管严格的销售环境过渡为开放平台,同时根据销售数据可以预测销售趋势的变化和消费者的喜好,实现个性化的精准推送,对于商品的把控明显胜于淘宝,并且掌握了从进货到配送、服务的完整电商产业链数据,这个数据的价值和阿里相比显然就不是一个维度了。
而在物流配送方面,今年双十一通过对用户数据和历史数据的分析,京东准确判断了双十一的库存的构成,因此,在双十一前京东其实就已经把很多的货早早地放到了被精准匹配后的相近仓库里了。而全面备战过程中,在仓储物流方面进行了资源的最优储备、配送机制的优化,也体现出了大数据对于京东服务体验优化的效果。
二、京东目前发力的基于物流体系下的用户体验是在商品品质得到把控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到极致。大家都知道中国物流业的欠发达让淘宝天猫的用户体验差强人意,而京东一直以来的自采模式所有环节都必须对用户负责,加上后台技术的强大,使京东的物流配送能精准到小时来进行,才真正的实现了最后一公里的优质配送服务体验。这样一来,基于消费者的用户体验从出发到售后服务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客户体验优质,平台的流量自然会增加,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卖家入驻,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更方便获得服务。
但京东通过技术手段发力物流配送体验和阿里一样缺少了社交基因,并没有实现真正完整的大数据,在配送员与消费者接触的过程中,是很好的可以弥补这块短板的机会,如何转换为数据是一大难点。因此,京东可以是一家物流公司,也可以是一家零售公司,但成为一家由技术推动的公司才有未来。
刚才的优势分析中其实已经部分提到了两家技术比拼的劣势,所以劣势也就不再过多的赘述。阿里为了自己的生意而选择性传播,高举高打;而京东则踏踏实实拿出技术经验、让同行受益的干货做分享。因此,也不难发现两个公司技术人的不同,阿里像是一位想法活跃、满嘴外语的海归高材生,京东则是思维敏锐、稳扎稳打的本土学霸,海归稍显不接地气,学霸则有些木讷而疏于表达。但无论阿里和京东在相互比拼竞争中如何突出各自优势,对用户来说,踏踏实实干活,提升用户体验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