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07日
评论数(1)
让苏宁电商去死,估计让人觉得有点危言耸听,可惜市场就是这么残酷。看到苏宁云商发布的2014上半年业绩数据,苏宁仅实现营业总收入511.60亿元,去年同期555.32亿元,同比下降7.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49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7.34亿元。这些消息让我真心觉得像看到一个大笑话,遥想2010年,张近东蔑视地提前互联网只不过就是个信息平台,同时认为像京东这样烧钱亏损做电商是没有前途的豪言!
很遗憾的是京东在2013年销售额突破1000亿,并且在2014年成功上市并且从上市的200多亿美元的市值上涨至300多亿美元的市值,面对京东蒸蒸日上的势头,苏宁暴露出来的问题显得那么地刺眼。这篇文章并不是“落井下石”,因为从苏宁开始做电商到现在,我一直对于苏宁在没有明确战略下的盲打特别不理解,有三个事件让我在2012年就开始对苏宁及电商失去了信心:
一、请IBM来进行电商业务规划及技术架构的搭建,这件事从一开始就错了。电商是一个技术更迭特别快的行当,特别是在零售业领域,除非你做个品牌商,你的商城变化会慢一些,可是作为线下销售已经过千亿,面对像京东这种在2011年苏宁决定下大力气做电商的平台,已经有近10年的自主技术研发和团队积累的竞争对手,苏宁对待技术的态度居然是外包!在2012年苏宁电商意识到开放平台的重要性时,IBM作为在美国为传统品牌的电商外包服务商无法承接超大型开放平台的研发任务,特别是需要在短短半年开发出来更是不可能的任务。不足够重视线上技术的苏宁电商来说,这就是一个竞争中的灾难,把IBM整个换掉,重新招聘技术团队进行系统的开发,这个做法是“亡羊补牢”,为时却已经晚了。京东在深厚的技术积累下,POP一骑绝尘,苏宁已经不是对手,天猫乃至阿里集团才被京东放在眼里。
PC时代的电商已经没有苏宁什么空间,在移动时代苏宁在技术方面更是陷入茫然,在找不着北的背景下,腾讯入股京东形成联盟。苏宁能做的不再是放出豪言壮语,而是默默地想办法在微信上搞点动作,于是才有微信红包的动作,可惜这些只是“术”!
二、连续两年的0元购+声势浩大O2O同价+O2O购物节+贴膜的营销活动,苏宁想告诉消费者什么呢?京东战略清晰,就是通过营销告诉消息者我的物流快!苏宁在技术上的失误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如果在营销上也些突破,或许能够进行弥补,就像很多传统企业特别想说,电子商务要重商务轻电子,可以啊。那你商务做好了么?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玩法完全不同,你与进俱进了么?
三、收购策略和供应链:苏宁觉得自己有钱,也觉得电商公司不是拼命收购发展嘛,OK,那我也来这么干。可是收购好孩子增强了母婴品类的短板了么?似乎把人都裁完了,人把商家带走,收购回来的是什么?收购视频终端PPTV也是同样的做法,请问苏宁你在收购什么?难道你不清楚在互联网的收购案里最重要的资产是人才么!?供应链无法通过开放平台扩充,收购回来的自采团队又被血洗,自己组建忠诚度够,可是速度自然也就慢了。核心的大家电又被京东、天猫抢去大部分份额,其它品类又没有跟上,销售额的增长从哪来?
四、O2O实际上一直是我认为苏宁可以弯道超车的部分,可惜在战略缺失的情况下把线下的商家和导购员用了O2O同价策略折腾得半死,和搞了一个不知所云的O2O购物节,苏宁在O2O并无核心的做法和清晰的路径。
这四件事只能和一个“乱”字要形容,为什么会这样?
一、张近东实际上仍然是个商业地产商,电商做不做起来真心不是他最关心的,他重心仍然是拿地,要在购物中心领域和万达决一高下,这个或许才是战略重点,只是前期电商用力过猛了。
二、企业文化并没有在互联网和电商环境下真正再造,现在的高管团队仍然过于自我,不能放低姿态,学习心态不足,也不够开放,格局和高度不够。张老大是重感情的人,不像马云和刘强东,不行的人快速调整。当断不断,必遭其乱。也就是苏宁真正折腾电商三年,并没有过多带入互联网的思维,更没有通过互联网使自己的企业在文化上和管理上有突破性的提升。
三、线下的大家电、3C品类物流问题已经被快速解决,标准化程度又过高,购物习惯迁移特别很快,加上智能手机在三、四线城市的快速普及,苏宁成熟的线下业务很容易完全被电商取代。苏宁的实体店面积又特别尴尬,说小不小,说大又太小,多数都在3000平米左右。购物中心兴起很多都难见苏宁实体店进驻,这也说明购物中心这样最聚集人流的商业业态都不需要苏宁了,因为消费者根本不需要过多在线下体验后再购买3C产品,特别是像小米这样的品牌兴起,别说体验了,货没看到就好几万人在线上付款。体验之说才能购买完全失效!
这样一来,苏宁的O2O怎么做就成为一个大问题,倒不如关小店开大店,回到第一点去加快苏宁自己购物中心的建设,只是问题是战线这么长,每块会不会都成半吊子?这是张近东老大要深度思考的核心问题。
那不如让苏宁的电商去死,将有限的资源、人力、资金投入到乐购仕购物中心的建设中,通过购物中心这种能够和电商对抗的商业新业态来构建O2O,或许苏宁会有新生的机会,毕竟这是苏宁一直擅长的,而且这个业态大家几乎都在同一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