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访问:451
总访问量:8733114
2012年12月11日
评论数(0)外资便利店似乎正处于集体头疼期。
台资便利店喜士多陷入被日资便利店罗森收购的漩涡。
罗森便利店,仍在经历股权变化后一系列的“折腾”,包括总经理的换届。而7-11则在头疼其高毛利的快餐岛模式在其他城市如何复制的问题。
对比于本土便利店的小打小闹,外资便利巨头任何风吹草动,似乎都能引起业界一阵躁动,但是最近,外资便利巨头一个个口号响亮、目标宏大,却不得不面临长期亏损、盈利点收窄的扩张尴尬。
自己给自己画饼?
“纯属虚构。”喜士多上海总部一位高层这样回应被罗森收购的传言。
据了解,喜士多2001年成立于上海,与大润发卖场是同门兄弟,两者背后的大股东都是以纺织起家的台湾润泰集团。资料显示,十多年来,喜士多以上海为中心,在华东、华南门店数量总共有600家,其中上海300多家,广州100多家,剩下的散见于昆山、苏州、宁波、杭州等十多个城市。
而罗森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就进入上海,但目前在上海和重庆仅有350多家门店,罗森(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目前是罗森的控股公司,其媒体发言人林国辉也告诉记者,上演“蛇吞象”这样的戏码对罗森还有点难。
尽管收购风目前还在暗流涌动,对于目前有5000多家便利店的上海市场而言,这些外资便利店仍然看好这片市场,并早已定好未来的扩张计划。
“坦白说,仍然不便利,很多地区还缺乏便利店,市场空间还很大。”一位接近喜士多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喜士多未来仍然以华东和华南两个区域为发展重点。
而曾经计划今年开设300多家新店的罗森,终极目标是,希望未来10年内在中国市场门店总数达到1万家。
与罗森有着类似扩张计划的还有全家,全家曾预期在2020年达到8000家店的目标,但目前已拥有超过1000家店的它也还未取得盈利。
在北大教授鲍居武看来,这些战略也都没有错。他告诉记者,站在宏观的战略角度看,未来便利店的中心一定在中国,按5000人一个店来算,中国13亿人,将来可以容纳26万家店,目前中国各种便利店数量加起来最多5万家,市场潜力不可估量。
而且,他认为,收购也是未来便利店发展的一个手段,可以迅速打开市场,但是目前还为时过早,因为一方面收购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便利店普遍都还未盈利,还未到考虑收购的地步。
也正是盈利问题,让外资便利店忍受了十多年的亏损期,终于忍无可忍了。
盈利点窄
为了迅速止损,惟一的办法就是关掉长期亏损的门店,尽管这对于规模制胜的便利店是痛心疾首的决定,但是许多外资便利店好像“豁出去”了。
罗森今年的成绩是:签约60家新店,其中开业30家左右,同时,今年由于业绩不佳等问题关闭的门店也有30家左右,总门店数量仍然保持在300多。
全家方面同样表示,今年的确关闭和调整了至少几十家店,不过全家目前共有1000家店,且每年以200至300家新店速度扩张,净增数不低。
此外,有报道称,7-11今年在华东地区也已经或正拟关闭近20家店。原因仍然是,如今盈利是最关键指标,对于持续亏损和几乎看不到盈利前景的门店,当机立断止损关店。
“上海的便利店,目前仍然在奋斗中。”关于盈利,上述业内人士如此含蓄地表达。
鲍居武向记者分析,主要原因是外资便利店事标准比较高,门店装修、投入很高。尤其是总部,外籍高管比较多,管理成本也高,整体运作成本也会相应增加;再加上个别门店位置好、价格高,但销售有限,也就是说,销售高出的部分跟多出来的成本不成正比。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外资便利普遍比较重视服务、设备等,软硬件投入都大,包括第三方监控、神秘顾客调查等,当然,对经营压力也大,但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的基本的投入。
同时,外资和本土便利店同样会遭受到房租、人员成本上涨的压力,“而且人力会比本土竞争对手更贵,因为他们做得比较规范。另一方面,在税收方面,‘活动’的空间比较小。”鲍居武表示。
最新的消息是,上海罗森总经理松浦学即将被调回国,记者向林国辉也证实了此事,但是新一任的总经理由谁担任他并未透露。这正是令罗森尴尬之处,作为最先到上海开拓便利店市场的外资便利店,这十多年来因为股权问题几乎原地踏步,直到去年日方拿回股权,才开始进行新一轮的变革,改变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据了解,上海罗森今年为了提升定位,还在上海黄金地段巨资开设了奥特曼主题便利店,该店的租金是普通门店的至少3倍,这些都加大了上海罗森的盈利压力。而7-11在上海遇到的问题则有点儿客观。众所周知,北京7-11的快餐岛一直是其获取高毛利和高营业额的法宝,高达60%的营业占比令上海7-11决定引入快餐岛模式。
但据上海本地规定,如果店内有明火操作,一方面要拿餐饮执照,另一方面不能在民居楼下选址,也正是这方面原因,造成了上海7-11发展缓慢,而且与全家、罗森、喜士多相比,没有优势可言。
本土便利店醉翁之意
“盈利点窄,餐饮上又有客观条件限制,只能在服务方面挖掘增长点。”针对目前外资便利店普遍存在的情况,鲍居武这样分析。
为此,罗森没少花功夫进行各种营销,一方面利用微博等网络方式,例如,2012年下半年,罗森和时尚杂志MINA合作举办了店员制服设计活动,结合微博投票选出了粉红和粉蓝色的新版罗森制服。另一方面结合其他一些在罗森热卖的独家商品,并打造各种主题店,诸如奥特曼主题店和柯南主题店等,都是为了吸引年轻消费者,扭转罗森过去给消费者留下的形象。
而喜士多也在服务项目上找出自己的优势。上海便利店目前的服务项目除了基本的水电煤、电话卡、拉卡啦等。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喜士多目前还与顺丰快递联盟,让消费者在门店可以发顺丰,比如顺丰对个人的同城快递价格为12元,而在喜士多发快递则是9元。目前快递业务在上海喜士多门店基本覆盖,将来会推广到其他城市。
“加盟店很欢迎这个服务。这一措施带来了许多客流。”上述业内人士说,喜士多还有一个大胆的举动,与淘宝的天猫合作,在天猫上买东西,地址只需要填写身边最近的一家喜士多即可,消费者不用付给喜士多门店任何费用,单身女性也不用担心独自在家接受快递潜在的风险。不过,目前这样的合作也仅限在淘宝的大本营——杭州的喜士多即将试点运行。
与外资便利店各种新鲜的措施相比,同样位于上海的本土便利店,诸如快客、良友金伴、光明等便利店似乎对这些创新并不感兴趣。
这些本土便利店门店数非常多,但是在店面形象上甚至有些“土”,开店成本也低,店员服务意识也不强。“在外资巨头眼里,良友、快客等便利店并不是真正的竞争对手,他们觉得没有可比性。”鲍居武这样评价。
当外资便利店在挖掘餐饮、服务等增长点时,本土便利店却在做盈利模式的转移。“比如拿地盖配送中心,国家会有补偿,或者利用土地再做融资,产生第三盈利点。”鲍居武估计,未来这样的本土企业会越来越多。
(本报记者 赵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