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访问:902
总访问量:8726055
2012年09月25日
评论数(0)□ 本报记者 陈红杏
“下班去顺丰便利店取快递的时候帮我带两瓶可乐回来啊!”
住在北京通州新华联家园小区的张先生下班时收到了室友的一条短信。然而当他走进小区门口的顺丰便利店时却发现店里现在不卖东西了。
据悉,日前顺丰停止了北京部分便利店的零售业务。低调进京的顺丰便利店开业不过几个月时间,此时急刹车停止零售业务是经营不善还是回归主业?
零售给快递让路
几个月前,顺丰便利店悄然出现在了北京,这个民营快递大佬从“送货员”改做了“售货员”。就在业界期待顺丰能否抓紧“物流最后一公里”,进行飞跃性发展时,顺丰北京部分门店暂停零售业务的消息就见诸报端了。
对此顺丰表示,目前只是部分门店取消了零售业务,这是根据门店的快递业务量决定的。如果当地的快递业务量很大,工作人员更多的精力会放在主业务上,将无暇顾及零售业务。
然而,零售专家刘文烽则表示,顺丰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将零售与快递完美结合的好的模式,零售业务的成本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不仅是零售成本在增加,物流成本的上涨也让人压力很大。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最新数据,2011年中国物流成本8.4万亿元,占GDP比重达17.8%,远远高出发达国家水平。
高涨的成本让兼顾零售与快递的便利店的盈利成为一种奢望,但是早在顺丰便利店进京时顺丰相关工作人员就告诉记者:“便利店的布局是为了打造电商伙伴的物流大平台,并不是为了盈利。便利店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更加简单便利的寄件方式,目前主营依旧是快递。”
快递主业的热闹更加衬托出零售业务的冷清,在顺丰回龙观店,记者看到买东西的客人并不是很多,更多的是来寄件和取件的顾客。
物汉森世纪供应链管理咨询总经理黄刚也表示,从年初以来,顺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明显,显示其不再甘于只做快递运营商。
后院失火
便利店暂停零售业务也许是忙不过来,但是顺丰最近正在遭遇后院失火。
9月7日,阿里巴巴集团总参谋长曾鸣表示,公司正就年内斥资1亿美元收购若干物流公司的股份展开谈判。同一天,国家邮政局公布国际快递巨头联邦快递(FedEx)和优比速包裹有限公司(UPS)获批经营国内快递业务。
此外,淘宝网也在高校内推出“阿里小邮局”服务,采取智能化运作,方便学生收取快递,从而加强对物流末端的控制。
国际大佬进场,客户变对手都让顺丰感觉危机重重。或许零售业务给主业让路成为顺丰当务之急。顺丰集团副总裁黄伟就坦承,未来很可能会受到不小影响。
不仅是主业受到威胁,一向“不差钱”的顺丰因为一条微博引发了人们对其资金的怀疑。深圳触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龚文祥微博爆料:顺丰已经在考虑融资事宜,已经见了国内几家顶级PE了,包括有弘毅、 中信几家。或许顺丰要大力做电商缺钱了要融资了。
虽然顺丰速运官方微博当即作出回应表示,“一直以来都有资本找顺丰洽谈,但顺丰并未与任何资本签订任何协议。”而顺丰掌门人王卫不喜欢被资本左右也早已人所共知。他曾经说过:“未来也不会为了上市而上市,为了圈钱而上市。”
话是这么说,但是接连上线三大电商网站“顺丰E商圈”、“尊礼会”、“顺丰优选”,这对顺丰资金链的考验也确实不小。业内人士表示电商目前就没有盈利的,大家都在烧钱,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电商要花钱,顺丰的快递业务却出现了下滑。据相关媒体报道,顺丰今年的增速仅有30%,而去年顺丰增速近50%。同时,在顺丰的高速增长回落之际,四通一达的降速并不明显,还维持在40%,个别企业如韵达快递甚至还保持了近100%的增幅。
回归物流
黄伟表示,顺丰正在考虑转型为综合物流商,介入整体物流供应链服务,给客户提供仓储、分拣、配送一站式的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
此外,一向走高端路线的顺丰面对压力也不得不走下神坛。据悉,自8月1日起,顺丰推出了首款经济类快递产品“四日件”,以北京地区为例,快件的首重价格从22元降低至18元,续重价格则从14元/公斤大幅降低至7元/公斤。
业内人士认为顺丰“四日件”产品体现了差异化战略。顺丰此举有利于从很少介入的淘宝、京东等电商业务中分一杯羹。
然而,顺丰暂停北京部分零售业务是否意味着零售与物流不能结合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刘文烽就认为,顺丰与零售商通过合作的方式布点还是比较靠谱的。
顺丰也早就这么做了。据了解顺丰与深圳的100多家7-11门店从2011年10月16日起开始合作,顺丰授权后者为快件业务代办点,而后顺丰与广州8字连锁店的48家门店展开合作,但是随着顺丰试水便利店之后,就再无与其他便利店合作的消息传来。
就在北京部分便利店暂停零售业务之后没多久,黄刚透露,顺丰在昆明和社区服务站低调试点合作,合作方式是只收件,不派件,收件首重18元,顺丰快递员每天到服务站取件,发件费用会直接交快递员,月底把单号上报社区便民服务公司,公司和顺丰统一结算,该服务站每天能收20件左右。
看来,从快递到电商再到零售商,零售业的不景气对应快递业良好的发展态势,内忧外患的顺丰还是决定做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