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之

牧之

公告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660

总访问量:3235141

2018中国零售八大关键词:是时候回归本源了

2019年01月03日

评论数(0)

联商网消息: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2018年的中国零售行业格外精彩。

李嘉诚正式退休,马云计划交棒,张文中清白归来,王填回归零售,刘强东深陷风波,王兴剩者为王,王健林安全上岸,黄峥剑走偏锋……这些人,这些事在2018中国零售这幅雄伟画卷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这风云变幻的一年中,有新生有消亡,有进击有败退,有欢喜有忧愁,有旧巨头没落,也有新势力崛起……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资本和市场的喧嚣与狂热之后,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意识到:回归零售本质,聚焦主业才是正途。

2018,尘埃落定;2019,风声渐起!

作为《联商网》特别策划“复盘2018零售”系列报道之一,本文梳理出了八大关键词,以此记录2018中国零售。

一、交棒

2018年5月10日,90岁高龄的李嘉诚正式退休,规模达千亿美元的商业帝国交棒长子李泽钜。在很多人眼里,作为商界神话的“李超人”退休,是一个时代的终结。李嘉诚一生经历了诸多大风大浪,做生意可谓做到极致,其眼光之精准、布局之深远、决断之犀利,无不让人赞佩不已。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李嘉诚还是退休了,但他那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必定薪火相传。

同样作为商界神话的马云也有了交棒的打算。教师节当天,马云发布公开信宣布传承计划:阿里巴巴20周年之际,即2019年9月10日,将不再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届时由现任集团CEO张勇接任。张勇在阿里的11年,成绩亮眼到无可挑剔。将阿里交棒给给张勇和他领导的团队,对于马云来说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对企业来说,创始人当然很重要。但是,基业长青的企业,依靠创始人,却又不依赖创始人。创始人终将退休,企业永远在路上。

2018年,哀牢山上,褚时健迎来了他90岁的生日。他终于退休了,他把褚橙交给了儿子和孙女管理。这些年,褚橙的广告语一直是:“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当褚时健的光环消散后,褚橙是否还可以卖的那么贵,卖得那么好?

这两年,不少80后、90已经开始接班或浮出水面,最多十年,中国零售民营企业七成将完成接班,不是子女,也有经理人团队来接,他们决定中国零售的未来。如何建立起接班人体系,是任何企业现代化治理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二、流血上市

2018年,小米、拼多多、美团、海底捞、蘑菇街等知名企业扎堆上市,然而在股市低迷的大环境下,这些估值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美元的独角兽们流血上市成为常态。

2018年7月9日,小米在香港正式挂牌上市,成为港交所“同股不同权”第一股。不过,小米IPO定价为17港元,然而开盘破发报16.4港元,开盘市值约468亿美元。此次小米上市正值在中美贸易战的关键时刻,国际资本市场风云变幻,道路堪称波折。市场估值由当初的1000亿美金,到上市开盘的468亿美金,可谓流血上市。

2018年7月26日,拼团电商拼多多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每股发行定价为19美元,拼多多总市值达240亿美元。从一家普通的拼团购物小电商,到成为一家GMV过千亿在美股上市的公司,拼多多走得异常快。达到这个水平,阿里用了10年,京东用了6年,而拼多多只用了3年。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社交电商的快速崛起,预示着电商新时代的到来,同时也使现有电商形成了新的格局。

2018年9月20日,美团点评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IPO定价69港元。美团也成为继小米之后,又一家采取“同股不同权”方式上市的公司。首日开盘价72.9港元,较IPO发售价69港元上涨5.65%,市值一度突破4000亿港元,超过京东、网易和小米,成为国内继阿里、腾讯、百度之后第四大互联网公司。

2018年9月26日,海底捞在港交所上市。上市首日开盘价报18.8港元,较发行价17.8港元上涨5.6%,市值达996.4亿港元。海底捞的上市意味着:餐饮市场开始进入正规军、集团军全面收割地方市场的阶段,未来连锁餐饮最终会呈现出三种状态——并购他人、被人并购、没有价值。

2018年11月27日,母婴电商宝宝树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国内母婴电商类企业第一股,开盘报价6.8港元,当日收盘市值达115.32亿港元。宝宝树的成功上市,成为了国内母婴电商类企业的第一股,标志着母婴电商领域即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18年12月6日,蘑菇街正式登陆纽交所挂牌上市,开盘报价12美元,较14美元的发行价下跌14.3%,总市值为13.32亿美元。同样是“腾讯系”电商公司,蘑菇街与拼多多的境遇有所不同。单从市值来看,两者就不是一个数量级。上市之后,蘑菇街还需要面对同质化竞争加剧、用户增长放缓、商业模式变现盈利等诸多考验。

由于A股上市的硬性条件限制,不少电商企业纷纷选择港股、美股上市。上市背后,除了有资本推手外,还有企业自身诉求以及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如今,资本市场已经渐趋理性,用讲故事“流血上市”的方法已经不灵了。登陆资本市场,意味着更严格的监管,这就要求企业要应对同质化竞争、用户增速、商业模式变现等考验。

三、社区生鲜

小业态市场空间广阔,发展迅猛,是近3年来连锁业态中增长幅度最高的。社区化、连锁化、面积小是小业态最主要的特点,社区生鲜店便是其中典型代表,而生鲜传奇又是社区生鲜店的典型代表企业之一。

2018年10月10日生鲜传奇再开两店,门店数量达到100家。同时,生鲜传奇也完成B轮融资,该轮估值30亿元,融资3亿元,稀释10%的股份,该轮融资由IDG资本领投,红杉资本、黑蚁资本、天使湾创投等资本跟投。毫无疑问,社区生鲜已经成为了资本和行业追捧的新领域。

另一方面,2017年10月成立的蚂蚁商业联盟,当初由12家中小企业发起超市联盟已经扩展到34家成员企业,年销售总额突破450亿元,门店数1500余家,其中也包括生鲜传奇以及与阿里合作的福建冠超市。这一批由众多区域中小零售商组成的“蚂蚁军团”,开始受到业界的极大关注。

此外,京东、苏宁、永辉、家乐福、沃尔玛、物美、天虹、华润万家、联华超市、苏果等行业巨头也都纷纷试水并发力小业态。未来十年,小业态或将成为中国零售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业态。

四、归来

2018年5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在第一法庭公开开庭宣判原审被告人张文中诈骗、单位行贿、挪用资金再审一案,改判物美集团创始人张文中无罪。2009年,张文中被“错判”有期徒刑12年。张文中清白归来,是正义的胜利,也是物美全新的开始。

2018年10月26日,步步高在湖南长沙召开了步步高全球供应链峰会,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在致辞时正式宣布,2019年1月1日起回归零售,回到集团快消品业务,将重新担任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CEO。据了解,除王填董事长本人回归零售业务外,步步高集团的战略也将回归到零售业务。

2018年12月4日起,永辉分家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简单的说,就是云创业务被剥离出永辉,不再对其合并报表,这也说明永辉要加码线下商超回归超市主业了。新零售业务大规模扩张被认为是拖了永辉业绩的“后腿”。慢下来,对于永辉超市而言,或许不仅仅是为了控制亏损,也意味着一种对零售本质的回归,让门店管理走向精细化,进而提升服务能力和获客能力。

可以看到,2018年,不少零售企业开始回归本源,聚焦主业。回归,并不意味着后退,而是蓄势提升,破浪前行!

五、撤退

2018年4月-5月间,韩国乐天把北京区域和华东区域的乐天玛特门店分别卖给物美和山东利群,乐天玛特在入华11年后基本退出中国市场。

不仅如此,不少外资企业似乎也陷入“退出魔咒”,继2016年关闭中国内地10家店铺后,2018年1月,马莎百货发布公告宣布关闭天猫旗舰店,将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梅西百货宣布天猫国际Macys官方海外旗舰店从2018年12月3日起停止接单,而梅西百货中国官网早在2018年6月9日停止运营,天猫国际官方旗舰店的关闭,意味着梅西百货在中国的最后也是唯一渠道终被掐断。

此外,英国快时尚品牌New Look、韩国化妆品品牌思亲肤、英国简餐品牌Pret A Manger、美国餐饮品牌澳拜客等等都已经或即将退出中国市场。

除了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一催化剂之外,水土不服是它们在中国遇阻的共同原因。中国市场的巨大消费潜力的确让人眼红,但想要分一杯羹却并不是那么容易。中国市场竞争激烈创新多变化快,许多外资企业有其固有的规矩无法完全本土化,进入中国市场很难适应,往往因为业绩不佳不得不退出。

六、便利店

如今,便利店成为零售业一个最佳流量入口,吸引了阿里、腾讯、苏宁等巨头“围猎”,同时也吸引了各路狂热的资本。据不完全统计,从2017年至今,便利店行业融资已达60余起,资金涌入超过80亿元。巨额资金涌入,门店如雨后春笋,估值水涨船高。仅苏宁小店,不到一年时间内,全国布局超过2500家。

然而,便利店行业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2018年8月1日,邻里家(北京)商贸有限公司的供应商收到告知函称,公司将于8月1日起停止总部各项业务,并陆续停止门店营业。随后在短短4个月时间,已有邻家、131、全时等多个便利店品牌因资金问题深陷泥潭,他们或裁员、或断货、或关停,甚至卖身。

资本的狂热和市场的追捧,很容易让部分便利店创业者膨胀,从而不顾品牌自身情况在单店尚未盈利的情况下盲目扩张,深陷开店越多失血越多的尴尬境地,最终难逃失败的命运。

七、双十一

2018年,双十一购物节迈入了第十个年头。在这十年期间,不管是淘宝/天猫还是其他电商平台都纷纷参与其中,联同消费者共同创造了一个全民购物狂欢节。当然,双十一也成为观察中国经济走向和电商巨头发展的晴雨表。

数据显示,天猫双十一成交额达到2135亿元,比2017年的1682亿增长26.93%。双十一当天,共有237个品牌天猫成交金额突破1亿元,其中,更有华为、小米等8个品牌成交突破10亿元。京东双十一累计下单金额达到1598亿元。苏宁双十一全渠道订单量同比增长132%,双十一期间,苏宁易购门店超过5000万人次进店购物。拼多多双十一成交额9小时超去年全天。

与往年相比,2018年双十一少了一些硝烟味,同时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更加明显,天猫、京东、苏宁都开始联动线下门店,新零售成为新爆发点。

当然,关于双十一的质疑声也未曾停歇,虚假活动、刷单、被退款、定金不退、红包不能兑现、预付定金被绑定消费等问题仍在困扰着消费者,而且增速也开始放缓,如何重新燃起消费者的更多热情,是双十一接下来要面临的挑战。

八、消费分级

2018年,关于消费升级还是降级的争论在业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一方面,低线城市乃至农村居民更多的追求物美价廉,那些被主流电商平台边缘化的商品重获市场空间,拼多多的崛起就是明证。低价、山寨产品大行其道自然是消费降级,但如果考虑到消费者是低线城市乃至农村居民,又可以看做是另一种消费升级。这些消费者也愿意为更好的服务和质量买单,但这还需要一个过程,解决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培养消费习惯需要时间。

另一方面,一二线城市消费者越来越追求精品,更看重商品的品牌溢价和情感价值,高品质、重体验消费仍然盛行。但同时消费也从追求商品的附加值回归高性价比,既要质量优良,又要价格合理。高性价比产品在一二线城市也仍然大有市场,四年开店2600多家、主打“优质+低价+高效”策略的名创优品是最好的例证。

同时,大家也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低线市场消费者不等于穷,有些甚至很有购买力;高线市场消费者也不等于有钱,有些甚至很拮据。

这是一个多维度的世界,高度复杂。正是这种复杂,决定了消费市场的多样性。很难简单判断是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不如说是消费分级。复杂的维度里暗藏着最真实的需求、最广阔的商业机会。商业之所以丰富多彩,永远是朝阳行业,因为它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结语:

总体来看,2018年,中国零售在一片喧嚣之下,开始变得理性,变化就是唯一的不变,零售行业没有风平浪静,没有闲适安逸,唯有不断负重前行。少点吹嘘的概念,多点脚踏实地的行动,才是行业永葆生命力的关键。

(本文为联商网策划“复盘2018零售”系列报道,文/联商网张占英,编辑/联商网诸振家)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