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连锁杂志

中国连锁杂志

公告

《中国连锁》杂志是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管,售点传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出品,《中国连锁》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全国目前国惟一一本面向连锁创业创富精英的高端杂志,打造连锁行业及相关联企业精英人士的泛财经类行业标杆读本。 《中国连锁》以“复制成功与财富”为主导思想,诠释连锁行业精英思想与连锁企业发展模式。全力以赴推动中国连锁企业及其相关行业变革发展。在内容设置上,以市场需求为宗旨,以解析品牌为目标,以宣传创富为方向,以推动创业为基准,以运营推广为前提。在编辑风格上以高端、深度、理性、前瞻、时尚为基本理念,以关注企业和人物为主线,用财经写作手法对行业、企业和人物的发展进行白描式记录。全面揭示行业的发展现象、轨迹及趋势,做到新闻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悬念化。 读者对象从群体上分面向连锁行业、企业高层决策者,中层管理者,连锁店铺的加盟创业者,从业态上面向包括零售、医药、汽车、餐饮、地产、金融、IT、食品、服务、物流、供应等20多个产业或领域的潜力群体。 在内容上《中国连锁》杂志将定位于中国连锁业原创内容的“生产与制造者”,在传播连锁这种先进的经营方式的同时,把杂志打造成为中国连锁业的“财经”,打造成中国连锁业的“商界”。 《中国连锁》杂志,全彩轻图精美印刷,每册128页码,发行采取邮局订阅、自办邮发、机场及精品报摊零售三个渠道,面向全国渠道发行,定价15元每册。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209

总访问量:1051895

专卖连锁:本土品牌重塑的“支点”

2011年10月24日

评论数(0)

  目前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崛起,橄榄型社会正在形成,这对于有一定影响力的本土化妆品牌是个绝好的机会。品牌专卖店正成为中产阶级心目中理想的消费场所,也成了本土化妆品培育品牌的场所。

  在中国,有个很特别的现象,走进百货的一层,满眼都是洋文,这些洋文中,很大一部分是化妆品的牌子缩写,OLAY 、CLINIQUE、MAXFACTOR、LOREAL……眩晕的你可能还以为是到了国外,猛然间看到“安全出口”四字,你才意识到,你还在中国。

  这也是本土化妆品行业的现状。郎咸平介绍,“中国90%以上的化妆品市场都已经被外资品牌占据,国内的4000家企业只分食10%的市场份额,我们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本土品牌只有不到50家。”

  “我很害怕谈这些数字。”郎咸平担忧地说,“一不小心,这10%就可能变成了5%,国外的品牌在研发与市场推广上的投入,销售额只有一亿的本土品牌根本比不了。”

  LotionSPA创始人解勇也表示,外资是巨人,本土品牌是婴幼儿,在广告投入上本土化妆品根本比不过化妆品国际巨头,好多本土企业现在都感觉到,打广告对本土品牌来说是“开进去一辆雷克萨斯,开出来一辆桑塔纳,最后连桑塔纳也没有了”,本土化妆品最现实的做法是把产品做好的基础上,把终端渠道做扎实。

  渠道之痛

  外资的高端品牌具有上百年的历史文化内涵,大众品牌具有上百亿的出货量,而本土品牌则是一穷二白。

  俗话说人穷志短,所以本土品牌往往很急功近利。

  “本土化妆品牌大都追求的是销售收入的高增长,而外资的化妆品品牌则注重的是研究消费者。本土的渠道策略是找代理商操作市场,但国际品牌宁愿慢一点也一定会自己操作市场。代理商会给您培育品牌吗?代理商要的是利润。”解勇表示。

  “现在国内的品牌一说到开店,往往都很起劲,但如果今年开了,明年不赚,则会迅速转型,本土品牌往往更喜欢赚快钱。”家美乐原总经理候晓波也深有同感。

  在本土品牌急功近利,利用代理商打市场的时候,我们的一些本土品牌却被大浪淘沙,给淘汰掉了。

  “原来的索芙特、雅嘉、雅倩、东洋之花、郑明明等等品牌现在主流市场已经难觅踪影。”解勇表示。

  与此同时,外资化妆品牌占据了80%的销售渠道,本土化妆品赖以生存的渠道优势正在越来越狭窄。

  百货店是外资化妆品牌的天下,而超市的日化区也逐渐被外资化妆品牌占据。中华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会长马娅表示,在大多数超市,外资品牌的化妆品摆放的位置都很靠前,这些产品包装漂亮,价格也贵。但很多本土化妆品或者难觅踪影,或者被放在了犄角旮旯。

  郎咸平表示,本土化妆品由于没有品牌影响力,一般价格都很便宜,海鸥、蜂花才五六块钱,而超市的进场费、场地费、上架费等渠道费都很高,哪能交得起。

  与此同时,民族化妆品企业引以为傲和赖以为生的中低端市场渠道优势,正在加速消失。近年来,外资品牌正快速渗透三四线城市。

  “原来外资认为在中国有两大难以逾越的瓶颈,一个是人才,一个是物流,但现在优秀的物流公司正在涌现,所以外资品牌未来的低端渠道的渗透力不容忽视。人才与物流瓶颈一旦突破,好多本土品牌赖以生存的日化店在未来的便利优势将不复存在。”解勇表示。

  此外,外资化妆品专营店、药妆店也形成了遍地开花之势。已进入中国的丝芙兰以及香港的屈臣氏和莎莎都是在海外相当成功的化妆品专营连锁品牌。尤其是屈臣氏,在低调蛰伏了七年后,这两年忽然加速。在中国所有大中城市攻城掠地,疯狂扩张。

  “而丝芙兰更有可能成为化妆品行业的国美苏宁。”解勇表示。

  记者注意到,目前百货大楼一层的化妆品专柜正在减少,大都进入了丝芙兰等专营店。

  在韩国,由于零售渠道都掌握在韩国本土的大集团手中,所以韩国的化妆品牌得以不断壮大。而中国的连锁零售渠道大都掌握在外资手中的今天,本土品牌该如何进行渠道突围?

  专卖连锁:我的地盘听我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妆品市场,但是中国人没有自己的世界级品牌,小护士被雪藏,大宝被强生收购,丁家宜被科蒂集团收购,中国化妆品品牌有被一步步边缘化的危险。

  郎咸平表示,本土化妆品牌要战胜外资,关键是要掌握时尚话语权,像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当时号称东方巴黎,掌握着时尚话语权,所以才有孔凤春风靡一时,现在上海没有时尚话语权,所以这些化妆品牌也会受到冲击。

  在渠道已有80%被外资控制时,本土化妆品牌根本没有话语权。

  “但我对中国本土化妆品牌还是很有信心的,本土品牌如孔凤春等都曾经辉煌过,20世纪20年代,孔凤春在中国占据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超过所有外资品牌。现在有些本土品牌的化妆品产品功能性、安全性有的是外资品牌所达不到的。关键是要推广出去。”马娅表示。

  伽蓝集团董事长郑春影也认为,本土化妆品和外资化妆品的巨大差,其根源不在于品质,现在有很多国际品牌大都是在中国生产化妆品,甚至有些还是在中国义乌等地代工的,根本原因还是品牌的培育与推广。

  业内人士大都表示,中国化妆品要创立世界性品牌,必须掌控“6+1理论”中的附加值较高的零售渠道。而基于目前的现状,化妆品专卖连锁是现在中国本土化妆品杀出重围的一条比较现实的途径。

  “如果说丝芙兰是化妆品行业的国美苏宁的话,单品牌化妆品专卖连锁就相当于格力空调的自建渠道。虽然开专卖店盈利很慢,但现在大家一说到空调,首先提及格力,而不是别的牌子,这就是专卖店终端的力量。”解勇表示。

  记者了解到,在韩国,化妆品的销售渠道除了商场、超市,另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就是单品牌专卖店,甚至目前化妆品单品牌专卖店已经成为韩国化妆品的主流渠道,但在国内,主流渠道则是百货、大卖场、化妆品专营店,单品牌的专卖店则屈指可数。

  LotionSPA为何会冒一定风险,不断深入拓展这一渠道呢?

  “虽然很多原来也做专卖连锁的品牌都转型了,但我们还在坚持。是的,开专卖连锁店投入期很长,但我们更关注的是消费者。相对于百货和超市渠道,专卖店能为消费者提供完善的服务,也能提供更细分更丰富的产品,让消费者有更好的体验。如我们在我们的店里就提供了游泳时的防晒化妆品,含有精华成分的化妆水,甚至冬天依然提供滑雪时的防晒化妆品。这些小众群体用的化妆品是主流渠道不可能提供的。”解勇表示。

  “你认为品牌是谁的?”解勇反问记者。

  “品牌是消费者的,不是老板的。”记者还在犹豫中,解勇就斩钉截铁地回答。

  实际上,品牌专卖店是大型商场中的商品经过市场区分之后再加以细分化的结果,起着商品集中展示、提升品牌、便利消费、售后服务等主要功能,这对于缺乏世界影响力的本土品牌来说是个良好的推广渠道。

  业内人士介绍,相对于专营,专卖连锁可以实现品质可控。就像麦当劳进行连锁经营一样,你在任何店里都能享受到同样的优质服务,你所购买的产品品质是统一的,这样就能逐渐培育出自己产品的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其次,专卖店由于没有不同品牌返点不同等利益诱惑,服务人员会基于平和心态推荐最适合顾客的产品。

  一个好企业需要不断重塑自己的商业模式,因为太迷恋曾经的成功路径就会失去创新的动力,错失蜕变的机会。一个行业也是如此,化妆品专营模式虽然已经成功,但在产品日益同质化,消费者对个性化服务需求日益强烈的今天,品牌专卖无疑是本土化妆品真正创立世界性品牌的一条虽然艰难,但却必须走的羊肠小道。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zgls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