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访问:209
总访问量:1333241
2011年09月27日
评论数(1)李敖与柏杨可能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坛上两位最能骂的两外“骂才”,但李敖好像技高一筹,把柏杨给骂了,说柏杨“没种”。理由是柏杨只会骂老百姓这个弱势群体,看我李敖,我专门找达官贵人骂,我骂蒋介石、骂李登辉、骂陈水扁,骂连战,谁有权势我骂谁!你敢跟我拼吗?
有种!柏杨无语。
在营销界我们也经常开骂,骂谁?骂企业,骂企业可以引起企业的关注,随着你开骂的频次加高,关注度也越高,你也就越骂越红。
但是无一例外的我们都在骂国内的企业和品牌,为什么,一是因为国内企业的漏洞多,二是因为只有骂国内企业,才会有生意。骂了不能白骂!第三是外资企业洋品牌的确没什么好骂的,人家的确做的好,研究了半天你只能一个劲地佩服!
所以对国内多数营销人来说,最好的立场是拿洋品牌的样板骂国内品牌。要求国内品牌向洋品牌看齐,“你看人家宝洁是怎么干的,可乐是怎么干的,你再瞅瞅你自己那副德性,你行吗?不行就乖点儿,交些学费,让我来告诉你宝洁是怎么干的!”让人感觉他好象是在宝洁干过多年出来的。
回想一下1941年那会儿,一个留着中分头,抹着桂花油,鬓角上贴着拔毒膏、身披丝绸马褂,斜跨着“盒子炮”,满口烟牙的形象,冲着老百姓嚷叫“跟皇军作对死料死料地!”,基本上是如出一辙。
老外真的没有缺点吗?我们真的就“没种”吗?不可能,老外也是人,是人就一定有弱点,那今天杨某人就拿最NB的可口可乐开下刀吧!
当然我开骂的不是骂可口可乐要全资收购“汇源”果汁,因为那只是资本主义垄断整个产业链的最后一部!虽然我们吃了很大亏,但人家做得高明,我们不能骂。骂了人家反而又说我们是“暴民”。
老外不是擅长品牌建设吗?咱就拿老外最擅长的品牌工作开刀!
首先我们肯定一点,老外搞品牌建设工作的确比咱们牛,可以说是技高一筹!你想想,一个代表上百年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若要按国内的操作思路,没跑了一准儿是“你能听到的历史是一百几十年,你能看到得历史是两百几十年,你能喝到得历史是三百几十年!”又搞沉重了!
我们时常说可乐代表的是美国的文化,这要搁国内某企业,早就开始玩起了自恋,“是呀!我是代表本国文化呀!你咋这么了解我呢!”于是乎到处宣扬自己代表自己是中华文明源流的正统。搞得你喝饮料比喝农药都沉重!
老美可不傻,不会轻易被你忽悠了,他深刻地知道一瓶饮料承载不了那么沉重的东西,即使承载了,也极有可能变成美国的“老古董”了,老美知道饮料必须时时刻刻跟这个时代同一不掉!就如同一个女人,你要说历尽沧桑、阅人无数,她可不见得高兴。你要说她那么地年轻、稚嫩,说她肤浅都没所谓!时尚这玩意儿,就是个女人!你要玩时尚,你得先把自己当成个女人!上百年可乐的品牌写真不是“马未都”式的历史老人,而是个“舒淇”式的“肤浅女人”!
所以可乐举重若轻,把自己上百年的品牌,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的这么个饮料随意地处置了!随意地处置给两个字——“畅爽”,俨然一副没有理想的状态。
这又让我想到了里斯&特劳特的另外一句话——一词定义品牌!真的,如果你的品牌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而是用一句话或者几句话来概括,你的品牌一定是“精神分裂”者。
可乐——畅爽
雪碧——凉
七喜——透
德芙——丝滑
万宝路——豪迈
利维斯——反叛
喜力——激情
麦当劳——欢乐
省省吧!别做哪些无谓的品牌建设了!别把自己弄得那么富有内涵,在杨某人开来,内涵不如肤浅!因为肤浅容易理解,内涵则莫衷一是。
并且,经过杨某人苦思冥想,发现品牌有两种,一种是“名词”品牌,一种是“形容词”品牌,举例如下!
名词品牌:
诺基亚-手机;
格力-空调;
格兰仕-微波炉;
王老吉-凉茶;
海飞丝-去屑洗发水(洗发水的细分品类)
形容词品牌:
可口可乐-畅爽;
德芙-丝滑;
万宝路-豪迈;
耐克-强势;
飘柔-柔顺;
大多数成功的品牌都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为什么成功的品牌都与词语有关,研究过心理学和语言学的人知道,人的思考活动绝大多数时间是用语言来思考的,我们中国人用汉语来思维,美国人用英语来思维,日本人用日语来思维,所以我们的思维都是有套路的,是有局限的,为什么六祖慧能的思维跟我们完全不同?能说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种超然物外的佳句?因为六祖不认得字。
但我们多数人都不是六祖,我们的思维也就难脱窠臼。既然难脱窠臼,那语言词组就发挥了功用,你说雄性豪迈我们就难免想到万宝路,你说凉茶,我们就想到了王老吉,你说丝般柔滑,我们就想到德芙!
品牌占领了这个词的意义就在于,它在你大脑的这个思考路径上对你进行拦截,而不是在某些超市里,销售人员对你进行拦截。你跳不过去!你极有可能就买了!
有先哲说,人类的战争无非是两种,第一种是资源的战争,第二种是语文的战争,第一种战争我们很容易理解,但第二种就比较抽象了,我们只能用文化战争来理解了,就如现在美国文化对我们的文化输出,犹太教对我们“拜金主义”的培养,事实上我们在现代的文化战争中几近输掉了!这个话题就又远了,我们再扯回来!
所以说语言是多么地重要,如果你还不相信,我再举例互联网上淘宝的“AD word”竞价排名你就知道了。在现实的世界里做生意,我们知道最重要的是商铺的“地段”,而在网络的世界里做生意,这个所谓的“AD word”才是最值钱的,一个“韩版女装”的词组一年所能卖的钱要一年的铺租要贵!
如果把我们的大脑比喻成电脑和互联网,你就知道大脑里的这个词值度少钱。同样人的大脑也有搜索引擎,当大脑的搜索引擎要找到这个词的时候能第一个想到你的品牌,这说明你为你的品牌在消费者大脑里投注了大量的心力和财力!
万宝路为了抢占“豪迈”这个词,花了多么大的心血才找到了牛仔、大峡谷的形象,同时又花了多少钱到处打广告,并且几十年如一日地经营才终于抢到“豪迈”这个词!
那可口可乐呢!放下了上百年的成功累积起来的“我执我相”,放弃代表美国文化这个“大帽子”,而依然把每年近10亿美金的广告费用砸在了“畅爽”这两个字上!这是需要何等的决心和勇气!
当然可口可乐可能习以为常,因为他们认同这样的操作!而国内的企业通常不认同这样的操作,那么即使让他们花一万元去做,他们都会嫌贵!
看看国内企业怎么做的吧!
水溶C:相当于5个半柠檬!
营养快线:15种营养素!
农夫果园:更多营养,更多健康!
就知道做“产品”,而产品是有生命周期的,品牌却没有!等着吧!长江后浪推前浪,把前浪派在沙滩上,立足于产品力的推广,注定会被“后浪”给拍死。
说了这么多,好像仍然在表扬可口可乐,并没有开骂的痕迹,其实讲了这么多是作下铺垫,好让您明白我是朝哪里骂的!不是我贡高我慢,而是骂起来的确有些复杂,不太容易骂。
万宝路找到了“豪迈”这个词,也找到了表达这个词的“典型画面”,没有比牛仔+大峡谷这样的人和景象更能代表“豪迈”了,就如同没有比宝宝的笑脸更能唤起女人的“母性”了!
人的大脑分左右半脑,简单地说左脑负责语言,右脑负责联想画面,比如万宝路,左脑会说:“哦!是豪迈这个概念啊!”,而右脑会说“哦!是牛仔+大峡谷啊!牛啊!”左脑是理性的,右脑是感性的,当左脑的概念与右脑的图画产生链接后,理性的认知与感性的冲击会形成一个坚固的概念和意象,难以磨灭!
万宝路绝对不会把“豪迈”这个两个字印在自己的广告上让人感受,人们看完这两个字会说“哦!你说的是豪迈呀!这个我懂!”然后就无动于衷了,而桀骜不训的牛仔与苍凉的大峡谷在广告上就不一样了,它会让人看得雄性荷尔蒙上涌、热血蹿腾,特想打人,特想英雄救美!左脑里“豪迈”这个词只是对右脑里这种情绪感受的高度总结而已!
“豪迈”这个词是“体”而已,“牛仔峡谷”才是“用”。有“体”无“用”是没有用的。
为什么王维的诗那么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呀!为什么诗歌那么讲究“意象”呀!因为没有图画的语言只是表述,不会激起人的情绪反应,而没有情绪反应,就难以激活人的购买冲动。
好吧!我们说说“畅爽”,“畅”是副词,“爽”是关键,我们就说说“爽”,王家岭矿难获救的一位矿工刚洗过头后,记者问他什么感受,他就一个字“爽”,汶川地震的可乐少年获救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想喝口冰冻的可乐,大概也是想体验一下这种“爽”的感觉!
看来可乐与“爽”有种天然的关联,而现代人最想体验的就是“爽”,于是可乐就与我们大多数人的切身体会通过“爽”字进行关联了!
什么是“爽”呢?
“爽”就是我饿了,你手里有肉包子,我就觉着你挺爽,爽就是,我想上厕所,就一个坑,你在那里蹲着,我就觉得你比我爽!
爽就是运动得满头大汗后冲凉!
爽就是烟瘾犯了,刚好递过来一包软中华!
爽就是蹲了三年牢,刚一放出来就遇着老情人了!
爽就是抽完白粉再上床(这个没体验过)
总之,生活中到处都有爽,每个人对爽的理解都不同!所以可乐就对爽进行了规范,可乐是液体,液体是流动状态的,就叫“畅爽”吧!
万宝路的豪迈有“牛仔峡谷”表现,强生的母性有“宝宝的屁股”来激发,而可乐的畅爽用什么表达呢?每个人理解不一样,很难统一呀!于是可乐就发明了自己独有的方式,
是通过“五感”来表现自己的“爽”,在听觉上,用王力宏的音乐来表现“爽”,在触觉上用4°C的温度,在味觉上用可乐的味道等,多角度来表现“畅爽”的感觉!
因为根据左右脑思考方式的不同,右脑的思考模型与左脑不同,左脑的思考方式是“单感”的,而右脑的思维是“共感”的,举个例子讲:听古曲《高山流水》你能感觉到画面的:“巍巍兮如高山,洋洋兮如江河”这就是共感,而你只听到音乐没有画面联想就是单感!
我们听到小虎队的《蝴蝶飞呀》就会联想到过去跟初恋情人缠绵悱恻的情景与画面,这就是共感!颇有“见微知著”、“触一发而动全局”的味道!
而单感就显得枯燥,它的最大感受就是:“这个音乐我听过!这个人我见过!这个气味我闻过!”不会因嗅觉而涉及听觉,也不会因视觉而涉及味觉,属于典型的“就事论事“型。
文学手法上的“通感”典型属于共感思维。概括起来是“听到了某画面,嗅到了某音乐”等等。
可口可乐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为了“触一发而动全局”,你听到王力宏的激爽音乐,你就想起了可口可乐,就想起了冰爽的滋味,就想起来挥汗如雨后的畅饮,就想起了沙滩排球,就想起了沸腾火锅大快朵颐后的举杯欢祝!
或者倒过来,一跟人分享可乐,你就想起了火锅,继而又想起了沙滩、排球,蓝天白云、冰爽滋味、激情音乐!反正“触类旁通”一股脑全来了!
哦!可口可乐,真够你忙的!
我再次引用里斯特劳特的观点:一词定义品牌!
同样在表现这个词的元素上,我建议用一感来描绘品牌!就像牛仔代表着豪迈。
共感原理可以运用在艺术创作上,而绝对不能应用在品牌传播上,因为艺术作品内涵越丰富迷彩越多,越能吸引人。而在品牌传播上却恰恰走的相反的路子!越简单越单纯也好!
因为越简单越单纯,才会在消费者的“瞬间决策”( 瞬间决策详见:http://baike.baidu.com/view/2871575.htm)模型里起到作用!
然而,“畅爽”这个词,用什么来表达呢?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就象对“幸福”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对于“受虐狂”来说“受虐”或许是最幸福的事!
“畅爽”这个词,没有统一价值观的意象可以表达!而可口可乐必须卖给所有人!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畅爽”,就如同一个“孤魂野鬼”永远没有投胎的躯壳!投到哪里都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