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访问:880
总访问量:2437123
2011年10月31日
评论数(0)粤商文化具有崇商、重利、低调、务实、自强、知足等特质,这些特质具有浓厚的岭南文化特色。多年来,粤商凭借广东的地理优势和灵活善变的思维,一次又一次地走在了产业的前端,但这样的特质也造成了该群体过于重战术性短期利益,而忽略战略性长期运作,使他们在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当中,面临着新的瓶颈。 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粤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先庆谈及过去,表示“如果在十多年前,那个时候大家都很自豪,一片阳光。但是,30多年过去后,我们重新审视和反思粤商的优势和不足,他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面对如此多的挑战,我们还没有意识到或者说自身还没有找到一个方法去突围,现在整个粤商群体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面对华东等其他区域的竞争,许多优势在渐渐消失,而粤商的不足,却在短期内无法弥补。”下文由《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阮一闻采写,发表于该报 2011年10月28日 第24版 ,原标题为:“升级”新粤商 。
粤商文化具有崇商、重利、低调、务实、自强、知足等特质。这些特质具有浓厚的岭南文化特色。但这样的特质也造成了该群体过于重战术性短期利益,而忽略战略性长期运作,使他们在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当中,面临着新的瓶颈。
作为中国历史上古老的通商口岸,广州向来都是商品云集、出口繁荣的地区。明嘉靖之后,政府实施“海禁”政策,广州相当长时期内是中国唯一一个通商口岸。当时以广州十三行为代表的广东商帮初步形成了以外向型经济为特色的经济形态,将当时西方领先的贸易模式、结算方式率先引入。
外向型经济的历史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1979年,中央批准广东“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先走一步”,开创了“前店后厂、三来一补”的模式,形成了包括澄海的玩具、东莞的鞋业、服装业等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
多年来,粤商凭借广东的地理优势和灵活善变的思维,一次又一次地走在了产业的前端,但是在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中,却面临着新的瓶颈。
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粤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先庆谈及过去,表示“如果在十多年前,那个时候大家都很自豪,一片阳光。但是,30多年过去后,我们重新审视和反思粤商的优势和不足,他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面对如此多的挑战,我们还没有意识到或者说自身还没有找到一个方法去突围,现在整个粤商群体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面对华东等其他区域的竞争,许多优势在渐渐消失,而粤商的不足,却在短期内无法弥补。”
路径依赖
以制造业为主的珠三角,云集着一群经营灵活的小型企业,它们围绕产业链的上下游,制造出物美价廉的商品。
根据《粤商发展报告》的统计,在广东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400多个建制镇中,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专业镇占了1/4强,经济规模达到20亿元的有130多个,大的达到100亿—150亿元。例如中山古镇,拥有灯饰企业至少在2500家左右,是世界上四大灯饰专业市场之一;西樵纺织企业则近2000家,年交易额近200亿元。而以深圳、东莞、惠州和广州为主体,形成了著名的电子信息产业走廊,经济规模近4000亿元,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区。
以中山市小榄镇的制锁业为例,一把小小的锁,看上去并不起眼,但它却要求多种小五金与之配套,涉及到制锁业的整个价值链,而小榄镇五金产业集群的主体均是中小型企业,企业资源薄弱,倘若某一企业涉足整个价值链的每个环节,该企业将面临很大的压力和经营风险。因此,集群镇的概念诞生。
这些产业集群区的产品多数以外销为主,上下游各中小企业的相互合作,使得集群内的广东企业最先获得市场信息,采购成本、生产成本长期以来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十五”期间,广东外向型民营经济成为全省实施外向带动战略的生力军,成为拉动全省外贸尤其是一般贸易出口的增长点。
30多年来,广东外贸的成绩有目共睹。不过,由于其外向型的特点,广东的外贸商人并不看重国内市场,不做广告宣传,不将产品内销,而将目光盯在广大的国际市场上。绝大多数厂家都实行订单式生产。
客观来说,广东制造产业集群区又普遍存在问题,比如依靠低端产品、技术水平低、专业化分工程度不高、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凝聚力不强等等。此外,粤商普遍单打独斗、很少合作,使粤商中很难找到积极主动的战略联盟式的并购或合作案例,也很难找到大兵团作战式的对外扩张经验。几乎所有粤商都信奉艰苦的个人奋斗,凭借个人或家族的实力而打拼。由于粤商这种合作稀少、孤军奋战式的风格,企业最后都做不大。“小富即安”这个词就经常用来形容粤商的决策保守和安于现状。
由于这种个性使然,粤商大多敢于进行从无到有的尝试、开拓,但发展成长到一定阶段和程度后,就十分茫然,进退维谷,停滞不前。
转型“大考”
“三来一补”一直都是广东省的外贸特色,大量的低附加值产业走进广东,给广东带来活力的同时,也使广东的产业结构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除此之外,大量的贴牌生产,让广东企业虽然成为众多知名品牌的生产基地,却并未带来更多的实惠。反而随着内部竞争的加剧,利润空间逐渐缩小。产业结构依赖性强,产业内单个企业竞争力不足,利润在内部竞争中流失,这些问题日益突出。
相比之下,浙商做生意从小处着手,往往可以在服装皮衣、建材、陶瓷、灯具、印刷、电器甚至汽车、房地产等任何行业发现商机,逐步扩张。如今以宁波、义乌、杭州、温州等区域为代表的浙江商帮,其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皮鞋、服装、化纤、轻纺、低压电器等轻工产品制造业占有重要地位。例如,万向集团已成为美国三大车企的配件供应商,还有很多浙商走出国门,设立自己的品牌。
王先庆认为,如今粤商转型,应从原来的大工厂主变成大商人、大资本家。广东有很多动辄就达10万工人的大工厂,但是销售型、做品牌的很少,多以生产为主,“我们应该把过去那种善于管理工厂、善于建工厂、善于制造产品的能力,进一步扩张、提升,自己学会卖东西,将销售能力和制造能力相匹配,带动周边的生产。”在王先庆看来,粤商此前的模式习惯于订单式生产,被动地根据订单来安排生产计划,现在需要培养出一批商人,懂得如何打开市场,同时善于资本运作,能通过并购等资本手段,实现产业升级。
而资本运作一直是粤商较为薄弱的环节。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所所长林平凡认为,“面对转型升级,现代企业运营最关键的一项工作是怎么样配置资源来获得商机,谋求成功,当一个企业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要形成的一个良好的运营系统,但在这块,粤商就显得不足。”
在很多人看来,无论是企业,还是整个粤商群体,尚缺乏足够的现代市场运作的观念。王先庆认为,“我们现在的制造业应该是建立在先有市场,后制造的基础上,要改变过去原来依赖的两头在外的状态。因为现在是扩大内需,因此要联合建立我们的产品销售渠道,然后我们还要抢占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渠道,我们不能总是让别人来帮我们卖东西。”的确,发展现代服务业首先就是要发展现代流通业,因为只有流通业才能解决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即你的产品卖不出去,只要你的渠道畅通,再把这个渠道建立成一个网络体系,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林平凡认为,市场经济要用新的市场观念、新的市场运作模式,而这种模式一定建立在对市场构建的理解之上。粤商要控制市场,占领市场的主导权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渠道。渠道为王,用渠道说话。相比之下,“浙商就非常畅通了,因为它有自己的网络体系和渠道,粤商经济转型是否成功,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标志,当我们有自己的商品渠道,有我们自己的控制权以后,我们粤商的转型就成功了。”
总结来说,要能顺应升级转型之潮流,新粤商所要具备的有以下四点:一是要有战略思维,务实须理性,眼光放长远;二要适当包装、宣传、推广,要有品牌意识,并贯穿到企业的全流程里面去;三要有现代资本理念,在现代条件下进行资本运作;四要有现代市场运作的观念。
呼唤“批判精神”
广东人知足常乐,小富即安。王先庆表示,这种特点导致出现“有订单就生产,没订单就关门”的现象,“我们在思想上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转型的困难 ”。
对此,林平凡也颇为认同。在他看来,现代的粤商身上缺乏了反思精神与自我批判的勇气。“首先,粤商经营理念创新不足,只遵循原来的营商理念;其次,战略谋划的底气不足,这和粤商精神的底蕴有关。变革的时代,粤商有善于抓住机遇的那种灵气,或者是经营的灵活性,但相对缺乏长期战略谋划的文化底蕴。”
林平凡在对粤商的研究当中发现,岭南文化跟中原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岭南文化偏于精细灵巧,缺少中原文化的雄浑厚重,而战略谋划本身需要一个大气的文化来做支撑。粤商要认识到自身在这一点的不足。
粤商尤其要警惕的是,重战术性短期利益,忽略战略性长期运作。长久以来,粤商普遍重战术、轻战略,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往往过于关注眼前所能实现的利益,至于企业形象、品牌宣传、战略布局、阶段推进、资本运作等战略性考量则不够重视。粤商往往以为战略思考“太虚”,不够务实,不如把眼前的事办好,走一步看一步,进而对行业和企业的发展缺少理性思考和战略关怀,导致出现全局性的行业短视。
广东的发展模式延续至今,可谓根深蒂固。如今处于艰难的转型期,需要将内源与外源结合发展,内销与外销结合,这些都不会一蹴而就。王先庆认为,“过去几十年,我们没有把内地销售渠道建立起来,突然要在这样一个没有网络的基础上去销售就很有难度,转型的基础已经偏弱。”
而当下,粤商首要的是正视现实,鼓起勇气,坚定转型的决心。然而,相当部分粤商讳疾忌医,王先庆对此直言不讳,“整个粤商的文化基因中缺少一种批判精神,讲究宽容,多说好话,缺少批判和反思的精神,把一些问题掩盖了,缺少集体反思的力量。”
可以说,这些问题不是短期内形成的,部分问题甚至根植于数千年来的岭南文化,其中需要理性的批判与反思。而今正是大转型的时候,社会转型、经济转型与文化转型结合到一起,如果不应时而变,粤商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百舸争流千帆竞,粤商们又将经历新浪潮的洗涤,假使没有及时进行观念“升级”,兴盛百年的粤商概念一样可能会日渐消殆。
(特别感谢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粤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先庆、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所所长林平凡接受采访并提供宝贵资料,文章部分内容援引自《粤商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