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访问:671
总访问量:2436876
2011年06月08日
评论数(1)5月6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网站发布消息,称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利华”)因“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秩序”的价格违法行为,被处于200万元的罚款。随后,联合利华就此事发表声明称,表示“尊重国家发改委及上海市物价局的决定”,愿意接受处罚。这是继今年3月底国家发改委约谈联合利华,并要求其暂缓原定4月1日执行的调价计划后的最新动作。而此次拿联合利华开刀,也是发改委今年以来针对“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开出的首张高额罚单。然而,20天后,这种涨价居然成为事实。它不仅给发改委一个大耳光,而且也给中国民众上了深刻的一课,即跨国资本如何从各个领域与中国玩“价格战”的。原文由《南方日报》记者牛思远、欧志葵采写,发表于该报2011年5月7日A03版,原标题为:200万!联合利华吞下高额罚单。
高额罚单
发改委重拳砸向联合利华
今年3月下旬,联合利华有关负责人多次接受采访发表日化产品涨价言论,新闻媒体多次报道联合利华等品牌的日化产品将于4月份涨价。相关报道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上海等部分城市甚至出现抢购日化产品的现象。
国家发改委的消息称,现已查明,今年3月,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向各大超市发出调价函,通知联合利华品牌部分日化产品4月1日起涨价。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自3月21日开始,多次接受新闻晚报、上海商报、第一财经电视台、每日经济新闻、新华社“中国网事”、新京报、新民晚报、广州日报等新闻媒体采访,发表“日化行业进入涨价周期”、“不排除第二次涨价的可能性”等言论。
随后,日化产品涨价的信息被广泛传播,增强了消费者涨价预期,引发部分城市发生日化产品抢购,个别超市联合利华的产品日销售额超过正常时期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联合利华公司的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构成了‘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价格违法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该负责人表示,联合利华公司提前散布涨价信息,如不及时制止,很可能导致行业内企业纷纷调价,推动日化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事实上,联合利华公司确定4月1日调价,立白、纳爱斯等其他日化企业也确定4月1日和4月6日调价。后由于多种原因,这些企业又纷纷暂缓或取消调价计划,日化行业涨价风潮才得以平息。
昨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文,以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秩序为由,对联合利华处以200万元行政处罚。据了解,这是政府价格主管部门针对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开出的首张高额罚单。
敲响警钟
告诫康师傅调价幅度过高
国家发改委在关于联合利华处罚决定的消息中表示,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六条第(一)项的规定,属于“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价格违法行为,情节较重,社会影响较大。
发改委表示,对散布涨价信息引发市场波动,特别是造成抢购等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都将严肃查处,予以严惩,决不允许不法经营者肆意破坏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利益。
国家发展改革委强调,所有经营者特别是占市场份额较多、在行业内影响较大的企业,要切实引以为戒,增强价格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严格依法行使自主定价权,切实规范自身价格行为,自觉杜绝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秩序等价格违法行为。希望所有经营者自觉规范价格行为,共同维护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保供稳价,安定人心。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曾派出了调查组,对康师傅公司调整方便面价格行为进行了调查。该负责人透露,3月27日,国家发改委约谈康师傅后,其主动配合国家稳定物价的调控政策,暂缓原定于4月1日执行的调价计划。
今年3月中旬,康师傅公司计划调整部分容器面价格,同时增加部分原料(肉粒加倍或面饼克重稍许增加),开心桶出厂价调价幅度为12.6%。“调查结果表明,康师傅公司作为具有市场优势地位、在行业内影响较大的企业,其调价幅度相对过高,是不妥当的。为此,我委已经对康师傅公司予以了提醒告诫。”该负责人称。
■专家点评
政府杀一儆百
广东省流通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认为,发改委此举对稳定物价会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这也是国家对国内物价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将更好地推动有效惩罚体制的市场形成。
王先庆表示,目前中国市场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很脆弱的阶段,一旦听到市场上有与涨价相关的风吹草动,消费者就会草木皆兵。如果商家是利用消费者这种心态,散布一些不实信息,引起恐慌,推动价格的变相涨价,就会造成很坏的后果。这就需要政府采取杀一儆百的态度,对违规企业重罚。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邬金涛认为,透过发改委此举,可以看出国家稳定价格的决心。在此事件中,联合利华受到的处罚,除了来自政府方面的,还将受到来自市场的惩罚,“消费者会因此降低对联合利华的信任和喜爱程度,其品牌声誉、企业商誉会因此受损。”
■名词解释散布涨价信息
《价格法》第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行为;《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六条明确规定,经营者违反价格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0万元至3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回音壁
昨日,联合利华因散布涨价信息被罚一事曝光后,各大媒体和网站纷纷给予高度关注:
对于涨价,经营者一般采取提前高调发布涨价信息等手段,试探市场反应,并希望竞争对手跟进涨价,进而达成价格协同行为,在保持市场份额不变的基础上实现行业集体涨价。
——— 新华网
(联合利华)此类行为增强了消费者涨价预期,引发部分城市相关产品的抢购,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 网易
面对价格变化,消费者要心中有数,保持冷静,不盲目跟风,不抢货囤货。
——— 光明网
http://epaper.nfdaily.cn/html/2011-05/07/content_6957454.htm
附:发改委"约谈"稳市场 洋奶粉顶风领涨有望告一段落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欧志葵 2011-05-11
在我国稳定物价的宏观调控政策下,发改委的“约谈攻略”延伸到消费者对其价格最为敏感的婴幼儿洋奶粉领域。记者昨天从美赞臣、惠氏、雀巢等洋奶粉巨头处证实,上周五发改委“约谈”了在华的多家洋奶粉企业,而约谈内容主要是了解企业们的价格成本问题、进口数量、生产情况等。业内认为,此举将对近年来频繁波动的国内奶粉价格有积极的稳定作用。
有业内人士指出,占据中国婴幼儿中高端奶粉半壁江山的洋奶粉们,近年来“涨潮”不断,而且每次洋奶粉涨价在调价时间段、涨幅等方面均有多处“不谋而合”,洋奶粉们有私下结盟操纵价格之嫌。日前国家发改委表示,将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动态,对于行业内企业一段时间内集中涨价、占据较多市场份额的企业频繁调价或不合理调价等现象,及时介入调查,依法查处合谋涨价、哄抬价格、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违法行为,坚决制止不合理涨价行为。
多家洋奶粉证实被“约谈”
记者昨天从国内多家洋奶粉企业处证实,5月6日,发改委价格司约谈了美赞臣、雀巢、澳优、雅培、多美滋、惠氏6家“洋奶粉”企业。
据一家被约谈的外资洋奶粉企业有关人士称,相关部门约谈该企业主要是了解该公司有关乳品进口、数量、价格、生产等情况。据透露,相关部门并没有要求企业做出涨或不涨的承诺。
另一家外资乳企则认为,被发改委“约谈”很正常,“2008年后,每年发改委都会与我们进行沟通、座谈,属于例行工作。”该人士认为,当前人们对“被约谈”过于敏感。
据了解,截至目前,国产奶粉生产商暂时未收到约谈通知。记者昨天采访了部分国家婴幼儿奶粉企业,他们均表示未收到相关部门约谈通知。有业内人士指出,上月底,在中国奶业协会组织下,三元、伊利、蒙牛等35家内地乳企已承诺不加价。据中国奶粉协会表示,乳企应通过改进生产经营管理及优化产品结构等方式节省成本,并保持乳制品市场价格稳定。若乳企违反承诺涨价,或上报发改委处理。
市场价格将趋于相对稳定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认为,在通胀持续的大背景下,发改委约谈六家乳企,主要为了保持市场奶粉价格稳定。“之所以约谈洋奶粉企业,与洋奶粉在中国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密不可分,近年来奶粉市场上出现的涨价潮几乎由洋奶粉主导,洋奶粉价格的稳定对整个奶粉市场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年3月,海关总署的一份报告显示,当前洋奶粉已垄断一线城市市场,美赞臣、雀巢、惠氏等洋品牌已占据国内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80%以上的份额。显然,洋奶粉价格的稳定对国内奶粉市场稳定有中流砥柱之作用。
经济学家叶檀认为,这次约谈后,洋奶粉价格肯定会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对于奶粉价格稳定期能维持多长则很难说,“那需要看发改委的整顿效力。”
广东省流通研究所所长王先庆指出,经过约谈后,奶粉价格稳定情况相对会好些,“约谈只是临时措施,治标不治本。”他建议,相关部门应该规范涨价限期、幅度,纠正企业不正当竞争。
周思然称今年国内奶粉市场价格将趋于相对稳定。
新闻延伸
近年洋奶粉“说涨就涨”
近年来,洋奶粉“说涨就涨”,在高毛利率之下仍然多次借“原料、运营等成本上涨”之借口,调涨价格。今年四月份,在国家大力调控物价的大环境下,仍有部分洋奶粉“顶风涨价”。
此前,记者走访广州市场发现,包括美素佳儿、澳优两品牌洋奶粉确实价格有上调。其中美素佳儿方面称,自3月1日起部分900克罐装奶粉上涨18元—31元。澳优方面则表示,该公司“能力多”系列产品建议零售价从298元上调至328元,原因是结束促销、恢复正常市场价。
记者昨天获悉,苏州市价格监测中心近期对市场上销售的雀巢、雅培、惠氏等品牌听装奶粉价格进行了采集比对,结果显示,与今年3月份相比,部分雀巢雅培听装奶粉价格已上涨,平均涨幅在8%左右。听装美赞臣、多美滋、贝婴美、伊利、惠氏等奶粉目前价格稳定。
不过,昨天惠氏、雅培、美赞臣、雀巢等均否认近期他们的产品价格有调整。上述洋奶粉企业表示,在出厂价层面,他们的产品价格没有调整,是稳定的。而终端市场产品价格的波动,估计是经销商自行调整。
业内人士指出,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洋奶粉在国内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得到进一步提高,其提价频率也逐渐增加。该人士表示,纵观奶粉涨价潮,其涨价理由不外乎是产品更新、包装更新或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
国内乳业资深人士王丁棉认为,“洋奶粉调涨,与实际成本无关,只与其追求的高利润、高利益有关。”有专家认为,洋奶粉毛利率高达60%,即便当前有成本上涨、高通胀指数等外因,但对于这些乳企来说,完全可以自行消化。
记者早前查阅多家上市婴幼儿奶粉企业2010年财报,发现毛利率均高达50%—60%,其中澳优毛利率为52.28%,雅士利毛利率为56.9%,美赞臣毛利率为62.3%,贝因美(002570,股吧)毛利率为65.1%,飞鹤为40.2%。
“婴幼儿奶粉拥有这么大的利润空间,即使是原料价格上涨,企业也可以自己消化。”王丁棉如是说。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乳业分析师陈连芳指出,目前全国奶粉市场销售总额在450亿元左右,而洋奶粉占有我国中高端奶粉市场60%至70%的份额,基本掌握了我国中高端奶粉市场的定价主导权。
业内质疑
洋奶粉有价格操纵嫌疑
多位观察人士对于近年来洋奶粉频频发起调涨早已生疑,认为多家龙头洋奶粉企业在历次的调涨中,无论调价时段、调价幅度、调价品类上多有相近之处,有专家质疑洋奶粉之间可能存在价格联盟。
据王丁棉介绍,从2005年以来,几大外资婴儿奶粉巨头每一二年就发起一轮涨价潮,近年这种涨价潮发生的频率还有加密迹象。每次涨价,都是某个外资婴儿奶粉巨头率先发起,之后的一至几个月内,其它外资奶粉巨头也先后完成提价,提价的幅度也大多相近。
营销专家李志起也表示,从旁观角度来分析,他感觉到洋奶粉们私下可能有价格沟通、潜在的操纵价格的共识,“但在现实中又难以找到证据证明。”该人士表示,在国外市场,婴儿奶粉的波动相对平稳,而国内奶粉价格波动大,波动频繁。
上周五,国家发改委对涨价信息扰乱市场秩序的联合利华中国公司开出巨额罚款单200万元。据悉,这是政府价格主管部门针对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开出的首张高额罚单。同时,发改委还对在方便面市场具有优势地位、在行业内影响较大的康师傅予以了提醒告诫,认为该企业3月份拟调价部分产品的行为,调价幅度过大,不妥当。
日前,发改委表示,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加强价格监督检查,是维护价格秩序、保持价格稳定、保护群众利益的重要手段。并宣称,将“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动态,对于行业内企业一段时间内集中涨价、占据较多市场份额的企业频繁调价或不合理调价等现象,及时介入调查,依法查处合谋涨价、哄抬价格、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违法行为,坚决制止不合理涨价行为。”
参见:http://www.rongzicn.com/index.php/news/news/id/38858
后记:
约谈会有效么?
人家外资企业认为在你中国只要提条件,就应该可以满足。
他们习惯了在中国的横行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