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庆博客www.kesum.com

wangxq

公告

王先庆,教授,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粤商研究中心主任、广州市商贸流通现代化重点研究基地主任等职。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中国流通研究网》总编辑。兼任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被聘为安徽省商务厅等20多个政府部门和企业顾问。曾任湘财证券基金投资部经理、广东省商业联合会研究部部长等职。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广东流通业三十年贡献人物”等称号。自1986年以来出版各类著作30余部,专著10余部,发表各类论文300余篇,承担各级各类课题60余项,为130多家企业和70多个各地各级政府部门进行咨询服务。

统计

今日访问:715

总访问量:2439684

王先庆:双汇“火腿肠门”与企业诚信危机

2011年03月21日

评论数(0)
  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在过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仍然相当不完善,于是,有些企业,不论是跨国知名企业,如通用汽车、家乐福、沃尔玛,还是国内知名企业,如双汇、国美等,都不同程度地利用这种种种机会,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牺牲企业的诚信和品牌。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这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中国的消费者正在成长和成熟,中国政府的市场监管能力也在不断加强和提升。因此,面对企业普遍的“诚信缺失”,必须穷追猛打,决不能手软。这也是市场经济体系完善和中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过程。这里,我尤其要向央视315、、央广“天天315”等中央媒体栏目大胆揭露和曝光这些企业的不诚信现象致敬。下面是我接受《南方日报》记者谢梦、欧志葵等采访时谈的一些看法,转载于此,供参考。全文发表于该报2011年3月16日A08版,原标题为:“瘦肉精”再度来袭,问题肉流入“双汇”。

      “瘦肉精”再度来袭!15日,央视315特别行动节目抛出一枚食品安全重弹,曝光了双汇在食品生产中使用“瘦肉精”猪肉。一时间,市场哗然。

   新闻曝光的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济源市,是河南双汇集团下属的分公司,主要以生猪屠宰加工为主,有自己的连锁店和加盟店。据销售人员介绍,他们店里销售的猪肉基本上都是济源双汇公司屠宰加工的,严格按照“十八道检验”正规生产,产品质量可靠。然而,按照双汇公司的规定,十八道检验并不包括“瘦肉精”检测。风波一起,双汇股价午后一路下行至跌停。双汇方面表示,正在调查济源厂,一定会给消费者一个交代。

 消息传出后,广州多家卖场紧急排查,部分卖场紧急下架相关商品。“瘦肉精”问题屡禁不止,其背后究竟暗藏着怎样的利益链条?又该如何监管?

  应对:广州部分卖场下架双汇火腿肠

 “双汇肉品可能含有瘦肉精”的消息传出后,各大超市卖场一片紧张,对其场内销售的双汇猪肉产品进行紧急排查并急召供应商。“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公司先将双汇火腿肠下架了。”昨天,广州某大型连锁超市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旗下超市没有销售双汇的冷鲜猪肉,但有双汇火腿肠销售,虽然供应商方面解释,供应给该超市的双汇火腿肠非央视曝光的问题厂家生产,但为了消费安全,该公司还是决定先行下架。

 广州家乐福昨天也向记者表示,全国家乐福旗下所有超市的双汇新鲜猪肉均决定采取下架处理。不过,家乐福广州区内的超市没有销售新鲜猪肉,至于目前在售的双汇火腿肠、香肠类产品,则尚不下架,正在与供应商进行沟通。

 “据供应商方面解释,他们供应给超市的是清远双汇分公司和河南漯河产的,并不是媒体所提及的河南济源双汇公司产的,与央视所说的事无关”。广州华润万家宣称,该公司对这起事件很重视,将会加强自检,请第三方检测机构来检测猪肉及相关产品“瘦肉精”问题。

 双汇:一定给消费者一个交代

  使用“瘦肉精”被曝光,双汇又有什么说法?记者昨天就此联系了双汇集团,据该集团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已知悉此事,正在调查济源厂情况。

 双汇集团副总经理杜俊甫昨天也向媒体表示,该集团对此事件非常重视,他正在回公司召开紧急会议,目前暂时还没有结论。他还表示,农业部对瘦肉精有着严格的管理规定,“双汇集团同样一直对瘦肉精有严格的管理和检测规定,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事情,所以集团一定会严格核实,了解具体实情,一定给消费者一个交代”。

 进展:农业部派督查组赴河南严查

 “瘦肉精”风波突起,农业部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责成河南、江苏农牧部门严肃查办,严格整改,切实加强监管,并立即派出督查组赶赴河南督导查处工作。

 多年来,农业部一直将“瘦肉精”监管作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持续增加投入,强化监管措施,严厉打击添加使用“瘦肉精”的违法行为。2002年2月,农业部会同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出台了《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品目录》,将“瘦肉精”列为禁用药品,禁止在饲料生产和饲养过程中使用,并将“瘦肉精”列入年度例行监测计划,对于发现的违法行为,要求监管部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针对此次新闻报道中反映的问题,农业部将在彻查的基础上,责成有关地方和部门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并随后向社会公布结果。下一步,农业部将会同卫生、工商、食药、商务、质检、公安等部门进一步加强瘦肉精监管,切实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探因:多头管理终致谁也没管好

医学资料表明,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使人产生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早在2002年,农业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瘦肉精”。而近几年来,各地“瘦肉精”致人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还是时有发生。

为什么食品市场“瘦肉精”问题屡禁不止?央视特别行动曝光的一些养猪户称,他们铤而走险偷偷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无非就是为了使养成出栏的猪看上去卖相好、更容易出手。“使用瘦肉精比不用瘦肉精的猪,每头能多卖几十元钱。”然而,这条黑色利益链条的背后,流通监管体系疏漏和品牌企业诚信缺失问题也难逃其责。

据了解,一头喂养了瘦肉精的猪要从猪圈走到餐桌上,要经历养殖、收购、贩运、定点屠宰、市场销售等多个环节,经过这层层把关,各环节监管要求本该非常严格,但最终却堂而皇之一路顺利过关,这其中存在哪些问题呢?有专家称,正是监管部门层层使用障眼法漏洞百出才催生了这种现象。

广东大同律师事务所朱永平律师表示,我国食品生产流通属于“分段管理”,仔细算下来,有7部法律与8个部门在管着猪肉,但往往最终却是谁也没管好,追究起来也不完全是某一家的责任。

 “我们的监管往往就是玩猫捉老鼠的游戏,而且这只猫还经常打瞌睡。比如说在生猪流通渠道,所谓的抽检往往是流于形式,交钱放行。”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理事、高级畜牧师梁皓仪说。他还指出,监管部门除了要加大抽检力度,还应当重点加强对猪贩子的监管,“有些猪贩子要求养猪户喂养(瘦肉精),不用‘白粉’(对瘦肉精的称呼)不收猪,即使收了也会压价!”。

 “瘦肉精的使用应该是比以前收敛了很多”,梁皓仪昨天对记者表示,2009年广州曾发生市民食用含瘦肉精猪肉中毒事件,一度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后,给生猪喂养瘦肉精行为受到一定抑制。但他也指出,瘦肉精出现了替代品,在某些饲料添加中仍存在,这些要检测出来有一定难度。他建议有关部门重点加强对猪贩子的监管。

 梁皓仪向记者透露,瘦肉精以前通常指的是盐酸克伦特罗,这种使用少量效果就很明显,但也较容易被查检出来。现在使用更多的是莱克多巴胺,通常出现在饲料添加剂中,比如少数饲料店卖的“后期料”。梁皓仪还表示,使用后者检测起来更加难,他建议有关部门到猪舍突击检查。

 出路:政府监管媒体监督敦促企业诚信

 有网民称,随着欧典地板、三鹿奶粉等名牌企业在市场的检验中应声倒下,产品假冒伪劣、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现象严重地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双汇“诚信立企、德行天下”的企业信条如今就倍显尴尬。

  针对名牌企业诚信缺失现象,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造成。其一,现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是国内国外企业存在大量不诚信的现象的主因。政府之前没发现是因为监管力量不均衡造成的,而监管不到位,就不会给企业提供诚信的土壤。其二,目前中国经济体制面临转型,过去粗放不完善的经营模式,迟早会遭遇滑铁卢,企业早一点觉醒和发现问题,可为品牌再造达成好的基础。“相信双汇现象不是个案。奶粉也好,粮食也好,食品领域频频曝光的安全问题一直是消费者最大的担心。”

 王先庆表示,名牌企业要树立诚信,未来还要靠政府、各种行业协会、媒体监督等力量多管齐下,矫正企业因利益驱动而产生不诚信的行为,各方督导让企业自觉回到关注社会责任和企业责任的层面上来。

来源:http://epaper.nfdaily.cn/html/2011-03/16/content_6937296.htm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wangxia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