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04日
评论数(0)文 | 曾响铃
来源 | 科技向令说(xiangling0815)
人工智能的发展进程在央视的聚焦下往往更具跨越性与总结性。从早期《机智过人》的兴趣向科普到今年第一期《对话》邀请百度、浦发银行、明阳集团等产业领导者共议产业智能化,可见AI技术驱动产业智能化转型的路径已经逐渐清晰。
(从左到右: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百度CTO王海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陈伟鸿,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副董事长、行长潘卫东,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张传卫)
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在《对话》上表示,“经济的运行正在越来越多的走向数字化,所以你不理解科技,不理解数字化,你也很难理解经济的运行。就跟你今天不理解疫情,你很难预测全球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道理。”
经济运转的模式在发生改变,多态融合已经是一种时代趋势。在今年,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指出,我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从政策层面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
在《对话》上,百度CTO王海峰也对此表示,“发展到这个时间点,恰好是人工智能技术,包括相关的云计算、大数据等等这些技术到了一个突破的临界点。”
因此,在2020年5月,百度智能云便进行了全新的战略升级,“以云计算为基础,以人工智能为抓手,聚焦重要赛道”,融合云计算、百度大脑、大数据等百度核心技术,为产业智能化升级输送AI技术。
诚然,当时代处于技术突破的临界点,市场与社会逐步明确的产业智能化也将反馈一些更加显著的发展信号。
产业智能化的痛点,正在浮出水面
2020年总归有些特殊,新基建与双循环的叠加推动使得产业智能化的呼声远比过去要高,传统产业求变,科技企业应变几乎成为这一年的常态。
此次《对话》邀请的浦发银行、明阳集团与百度等便是产业智能化的求变者与应变者。跟随央视的视角,聚焦这几家头部企业的转型实践,大抵可以理清目前产业智能化已经付出水面的诸多问题。
1. 在传统行业,懂行而不懂技术,是产业智能化需要面对的基本问题。
2018年,浦发银行基于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在业内率先提出“开放银行”的概念,期望为客户打造一个银行服务与生活工作场景高度结合的体验。但是,这样的概念落地必然需要AI、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支持。
而这恰恰是浦发银行的弱项。“没有手段和方法”是阻碍浦发银行行长潘卫东打造智能经济时代新式银行的关键因素,他表示,“实体经济在数字化进程上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底层的数字化程度太差。因为我们所有的实体企业科技能力其实是很弱的。”
另一方面,对于大部分实体企业而言,科技研发是很难承受的。因为这需要持续长期的团队搭建与企业资源投入。譬如,百度智能云为了满足AI新基建需求,便计划在未来十年内投入500万台服务器;同时,在5年内投入100亿打造百度云平台及生态体系。
因此,在传统企业懂行而不懂技术的前提下,产业智能化的基本路径往往呈现为传统企业与技术服务商的携手推进。在未来,这也会成为一种跨界融合的常态。
2. 技术逻辑如何转变为商业模式,是产业智能化需要呈现的价值反馈。
潘卫东表示,“数字化对我们意味着就是新模式。”简单来说,传统产业与前沿技术的融合发展是一种商业新模式的构建,其本质在于商业逻辑的递进与商业价值的反馈。
因此,在谈及浦发银行携手百度智能云打造的“智能客服”与“智能外呼”项目时,潘卫东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我们把我们的客服中心叫做第38家分行。”
原因便在于,基于AI技术的应用,浦发银行现在每天可以智能呼入呼出30万通电话,占每天客服业务量的86%,准确率达到了95%,而这相当于节约了每年1000人的工作量。同时,标准化的服务交予AI,进一步解放了客服中心的人力资源,原来的客服人员可以做更加复杂的销售服务。
也就是说,传统银行的客服实现了从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的转变,银行模式的底层商业逻辑实现了递进调整,新的商业价值得以发掘。
因此,产业智能化作为传统产业与前沿技术的融合,其核心还在于对传统产业的逻辑重塑与价值反馈。
3. 跨界而不“越界”,赋能者不能是传统行业的“抢劫者”,科技企业的底线需要界定。
产业智能化是产业端与技术端两者跨界合作的结果。如此以来,两者之间的边界必然需要探讨。
此前,社区团购大火,互联网技术的赋能者摇身一变成为中小摊贩的跨界竞争者。人民日报口中的“几捆白菜的流量”尚且如此,涉及利益更大的传统产业又将如何?
正如朱民所思考的,“每个行业都有它自己的护城河,其实都有它的边界,这个护城河和边界在哪里?科技企业的自我约束点在哪里?企业能需要科技和自己做的均衡点在哪里?这个都是我们在往下走特别需要考虑的。”
因此,在产业智能化的进程上,科技企业的底线是需要界定的。这甚至不能只是简单的从道德的层面上来探讨约束,它需要多方的推动,譬如市场监管的介入、传统企业的判断以及科技企业的自我认知,等等。
王海峰对此强调百度的使命感在于推动技术平台化,构建新型基础设施,做好底层赋能。而这也恰是浦发银行寻求与百度智能云共同探讨产业智能化的考虑之一,潘卫东说,“我们跟百度合作很重要一点,百度是一家纯技术公司。”
显然,科技企业的边界影响着传统企业的安全感,未来产业智能化的推动与发展必然需要科技企业继续弱化跨界“侵略性”,增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信心。
4. 技术的赋能需要常态化,“量身制衣”在于技术服务的标准化、自动化、模块化。
任意的模式最终的思考都需要落于可持续性发展的探讨。对于产业智能化而言,亦是如此,这样的常态化结果需要技术赋能能面向复杂多样的市场需求,找准服务的通用逻辑。
百度智能云一直以来便强调向各行各业输出AI技术的能力。那么,如果把AI技术看作像是电力技术、机械技术一般的通用性技术,未来AI赋能所要达到的便是后两者的通用性特征,即标准化、自动化和模块化。
事实上,百度智能云目前也正在通过构建技术底座来实现AI赋能的通用化。譬如,在AI核心的深度学习领域,飞桨从组网、训练到预测,对底层语言和重要算法模型进行封装,极大降低了研发门槛,是典型的共性技术平台。
在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董事长张传卫的思考中,不难总结,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非常需要AI、云计算、大数据、甚至包括机器人等前沿技术的支持,但同时也需要科技企业理解行业逻辑,提供“合体的衣服”。
因此,百度智能云在输出AI技术过程所打造共性技术平台,无疑是提供了一个“量身制衣”的模板,为各行各业开展智能化转型提供了一个最基础的技术底座支持。
技术服务者,唯有“下潜”
如今,产业智能化的探索逐步深化,发展中的问题也逐步呈现、明确。而对于科技企业而言,作为产业智能化的主要服务者,需要做好的不外乎两个方向,其一对技术领域的专研,其二对产业模式的理解。
1. 做服务即是做技术,赋能的基础是技术领域的专精。
产业智能化,前沿技术即是驱动。科技企业,是服务者,更是技术的赋能者。浦发银行在打造开放银行、全景银行的进程上,智慧客服、智能呼出、AI虚拟员工等新功能实现的关键在于百度智能云的技术底座支持。
事实上,处于智能经济时代,诸多高效便捷的产品皆来源前沿技术的支持与驱动。作为科技企业,必然需要锚定技术领域,才能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中,快速升级迭代技术能力。
随着智能经济时代AI-Native新阶段的到来,百度智能云便基于多年的AI布局与应用,率先在业界打造出AI-Native服务架构及产品方案矩阵,全面覆盖数据中心、云服务器、网络、存储、数据库、智能移动边缘等领域。
可见,做好产业智能化赋能,科技企业的第一要义理应是做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完善与夯实技术底座,以成为各行各业智能化转型的承载基础。
2. 跨界即是融合,跨行业赋能的导向是生态圈层的深度融合。
产业智能化,基本表现即是跨界。科技企业,是跨界者,更是生态的赋能者。与过去的技术服务不同,如今技术赋能的价值链条显然要更长,也就意味着传统企业与科技企业之间不是简单的一次性服务,而是一个生态圈层的融合。
在2020年7月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百度与浦发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优势互补,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落地和赋能,共同打造金融企业智能化升级新范本。
很显然,基于与浦发银行的深度合作,未来百度在金融行业必然需要继续深化技术赋能对行业服务的理解,进而才能打造更多适用于金融科技领域的新功能与新产品。
结语
在《对话》的结尾,王海峰如是说道:“科技创新的大潮,这个是势不可挡的,而相应的为我们的生产带来的升级,社会带来的改变也是大势所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起合作不只是我们双方会受益,我们的能力,我们产生的这些价值也会辐射到各行各业......”
百度所理解的产业智能化正在走向一个多赢的局面。做好这一切,不简单,至少目前对于百度智能云而言,所面临的行业性问题正在不断浮现,也只有专注下潜,做好技术领域的研发,携手其他合作伙伴打造深度融合的大生态,进而才能将技术的价值辐射到各行各业。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科技向令说】原创,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完】
曾响铃
1钛媒体、品途、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多家创投、科技网站年度十大作者;
2虎啸奖评委;
3作家:【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等畅销书作者;
4《中国经营报》《商界》《商界评论》《销售与市场》等近十家报刊、杂志特约评论员;
5钛媒体、36kr、虎嗅、界面、澎湃新闻等近80家专栏作者;
6“脑艺人”(脑力手艺人)概念提出者,现演变为“自媒体”,成为一个行业;
7腾讯全媒派荣誉导师、多家科技智能公司传播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