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响铃

科技响铃说

公告

1钛媒体、品途商业评论等2016年度十大作者;

2 虎啸奖评委;

3 AI新媒体“智能相对论”创始人;

4 作家:【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等畅销书作者;

5 《商界》《商界评论》《销售与市场》等近十家杂志撰稿人;

6 钛媒体、界面、虎嗅等近80家专栏作者;

7 “脑艺人”(脑力手艺人)概念提出者,现演变为“自媒体”,成为一个行业。

8 现为“今日头条问答签约作者”、多家科技智能公司传播顾问;

统计

今日访问:3619

总访问量:5972434

“8K+AI”成三星电视高端标配,把握“长期价值”电视行业仍有故事可讲

2020年05月19日

评论数(0)

文|曾响铃

来源|科技向令说(xiangling0815)

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电视机从无到有,逐渐走入人类生活,并给家庭娱乐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回望电视机的发展历程,不只是简单归结于“屏幕”的进化,其中还包含了太多来自技术、文化、生活以及艺术的结晶。在科技和经济的双重驱动下,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越发趋向品质化,电视产品成为了“生活品质化”趋势的代表。

回归到市场层面,这些年各大品牌围绕电视产品的竞争越发激烈,一方面是关乎行业内部“生死存亡”的竞速;另一方面,则是消费市场对于电视产品诉求的进一步升级,“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下,品牌方一刻也不敢闲着。

正如,三星在5月18日,举办2020 QLED 8K线上新品发布会,再一次将电视产品推向了新的维度。


一、进击的8K,2020需要一个爆点

其实,近两年国内各大电视品牌的日子并不顺心。

2019年我国彩电市场持续低迷,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零售量4772万台,同比下降2.0%,零售额1340亿元,同比下降11.2%,行业均价2809元,创十年最低。

加上2020年“疫情”的影响,市场进一步收缩,一季度中国彩电市场销量规模共计995万台,同比下降20.1%;零售额规模238亿元,同比下降33.9%。

业内人士预计,这一情况在可能会在中长期延续。也就是说,寄希望于市场回暖,已经太过被动,品牌方需要主动出击。

从年初开始,各大品牌纷纷将目光放到同一方向,那就是“8K”,2020年注定将是“8K进击”的一年。

2019年的8K电视市场,可以说三星8K电视是一骑绝尘。不错的市场表现,似乎是震撼到了众多品牌,从2020年1月CES2020开始,8K电视已经成为所有目光的焦点,除了有三星第二代8K电视,其它品牌包括外资LG、索尼、夏普,亦或是本土玩家TCL、创维、海信、长虹等都纷纷跟进,将重心放在8K产品上,一时间围绕8K电视的竞逐直接拉开。

各家在国内的春季发布会上,这一情况得以延续。3月31日,索尼举行2020年索尼电视春季新品发布会,8K是主打;4月16日,2020年海信电视春季发布会,8K同样是重点;4月22日,长虹举行5G+8K全球发布会,8K依旧显眼。

再到5月18日,三星QLED 8K线上新品发布会,三星新一代8K电视将竞争被推向顶峰。


8K电视的发展进程其实可以参考4K。在技术成熟到一定程度,价格、产品种类、功能性等各方面都会有一个整体“提升”,但如果那时候再动手,显然就为时已晚。

厂商们执着于8K,一方面肯定是其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在于早期市场占位,其逻辑就要向市场、消费者乃至竞争对手显示自身8K技术实力,树立品牌形象。

但是,8K能不能“拯救”市场仍旧是所有人的一个疑问?

毕竟,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19年8K电视零售量不足1万台,占比接近0.1%-0.2%之间。显然,8K在零售市场还处于市场培育阶段。

但是,任何产品从入世到普及,由少到多是一个必然过程,没有谁能一蹴而就。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爆发,大屏设备多样化等大环境趋势下,8K有望成为打破平静的那颗“石子”。

2020年,电视市场需要一个爆点。在新基建政策、5G网络、品牌等各方协同下,今年8K产品或将迎来“肉眼可见”的大幅提升。


二、“压力”下的比拼,三星始终领先

虽说,8K市场依旧处于培育阶段,但在市场竞争层面,由于布局速度,投入程度的差异,品牌间已经开始出现“先来后到”。

三星电视作为彩电行业的领导者,其在8K电视领域的一系列动作对于整个行业都有里程碑的意义。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凡是在有竞争的领域,“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话就一定没错。

8K电视作为高端系列产品,除去价格差异外,决定其市场占比的还有“技术积累”和“品牌效应”。

怎样才能占得“技术”和“品牌”的先机?说白了就是“早”和“快”,三星能够脱颖而出,原因正是如此。

在技术布局上,三星绝对是最快的玩家之一,早在2018年的德国IFA上三星发布了首款8K电视,到2019年初三星量产型8K电视率先进入全球市场销售。首先入局为三星赢得了在技术和产品层面“反复验证”的时间。

一步快,步步快。不到半年时间,三星在2019年初公布了其量子点8K处理器芯片,实现非8K片源在视觉上的提升。此后,三星延续了“快进快打”的战略,在2019年3月在中国推出了全新QLED 8K电视。整个2019年,三星8K系列产品一骑绝尘,始终是整个行业绕不开的话题。

今年,三星第二代QLED 8K电视正式上线,相对于其他品牌勉强为之的“一代产品”,三星电视在8K市场与后来者的距离越来越远。


2、打破“千篇一律”,实现能力上的“差异化”

三星的“快”不仅体现在布局上,还不足以使三星完全忽略身后的竞争者们,于是三星又拾起了另一个武器“差异化”。

当每个品牌都宣称拥有8K产品时,产品本身的独特性就消失了,反而会引起市场“疲倦”。

为了打造产品差异化,三星开始注重在细节上的提升,以三星新一代的QLED 8K电视为例,三星将AI影像增强与深度学习融于一体,在视频优化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在画质呈现上做提升,不论视频的原始画质和分辨率如何,都可以借由人工智能技术尽可能地还原真实所见。

对于市场而言,这绝不止是画质提升这么简单,8K内容的缺乏一直都是行业的痛点和市场的槽点,三星电视通过自还原技术,正在破除电视产品对于“内容”的依赖性,也就是说同样片源的视频内容,通过三星的呈现效果将会更加真实。

包括音画追踪OTS+、智能控声AVA等技术的应用,在声音优化上的颠覆,为三星开启了在音效、画质、智能化等全方面的提升,使三星的产品在市场形成明显的“差别化”。

3、品质等于价值,让用户形成“复利”

电视产品的最终目的是在为用户赋予更多的价值,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产品带来的体验价值已经非常有限,这时候需要品牌去挖掘更深层次的价值,也是需要“高于生活”。

在这方面,从去年The Serif系列产品的推出,就体现了三星已经在布局重构价值、体验和生活。The Serif系列电视打破传统电视观感,加入环境屏等创新功能,让电视成为家居艺术品。

今年的QLED 8K电视Q950TS更进一步,超感全视屏、平滑背板设计,使其能无缝贴合墙面;倾斜式的支架设计,则提供了更强的观看沉浸感。

将电视与艺术划上等号,也让消费者得到的不止是一台电视,为消费市场真正实现了“复利效应”。

可以看见,三星电视的8K发展之路并未被8K本身束缚,“多管齐下”造就了三星如今的领先。


三、当电视跳出“单一产品”,市场的G点又在哪?

在行业和市场升级的背景下,品牌要在8K市场站稳脚跟,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我们认为“长期价值”和“产品矩阵”将成为突破口。

1、电视产品也要把握“长期价值”

高端化是电视市场追求的必然方向,但高端指的是“价值”而非“价格”,同样“价值”也有高低之分,“长期价值”无疑最为重要。

简单理解,“长期价值”主要体现在品牌自身的“价值定位”。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许多平价8K产品,不能否认的是,平价产品在短期内对于市场开拓必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所谓“平价”的战略,无非又是一场“价格战”,这对于行业本身是没有任何长期价值的。

反而,在8K产品爆发后,“平价”定位的品牌还会落入被动。品牌价值的沉淀,没有品牌价值背书,任你如何标榜市场是不会认可的。

再看三星等品牌在电视市场的布局,从来不是依靠价格在竞争,而是将技术、设计、对于消费市场的理解,以及在产品端的突破视为“安身之本”。长此以往,市场形成深刻印象后,三星的品牌价值才得以体现出来。

2、满足需求差异化还需依靠“屏幕矩阵”

在“长期价值”外,品类也需要跟上。

像三星在8K领域的布局,从2018年首次发布8K电视产品开始,到2019年实现8K产品的全尺寸覆盖,再到2020年新一代QLED 8K产品Q950TS在国内上市,“屏幕矩阵”已经构建完成,这将成为三星占领未来8K电视市场的关键一步。

“屏幕矩阵”也能理解为全场景布局,其优势已经无需多言,不止给市场提供了更加多元的选择,也让三星产品能够渗透到更加多元的场景之中。

5G、AIoT的来临注定无法阻挡,那么该考虑的就是如何融入,三星依托“屏幕矩阵”分别抓住了不同的市场需求、不同的应用场景,在这种“饱和攻击”下,消费市场总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产品,三星已经稳操胜券。

8K电视的布局对于三星而言,既是立足现在,也是放眼下一个时代。

总结

在以三星为主要力量的众多玩家推动下,8K电视普及已经步入正轨。在创新升级的背景下,电视行业已然迎来巨变,行业内部的主流声音都认为2020年8K电视销量会大幅提升,本就“不平凡”的2020年,对于8K电视而言或将再添新意。

*此内容为【科技向令说】原创,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完】

曾响铃

1钛媒体、品途、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多家创投、科技网站年度十大作者;

2虎啸奖评委;

3作家:【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等畅销书作者;

4《中国经营报》《商界》《商界评论》《销售与市场》等近十家报刊、杂志特约评论员;

5钛媒体、36kr、虎嗅、界面、澎湃新闻等近80家专栏作者;

6“脑艺人”(脑力手艺人)概念提出者,现演变为“自媒体”,成为一个行业;

7 腾讯全媒派荣誉导师、多家科技智能公司传播顾问。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科技响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