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响铃

科技响铃说

公告

1钛媒体、品途商业评论等2016年度十大作者;

2 虎啸奖评委;

3 AI新媒体“智能相对论”创始人;

4 作家:【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等畅销书作者;

5 《商界》《商界评论》《销售与市场》等近十家杂志撰稿人;

6 钛媒体、界面、虎嗅等近80家专栏作者;

7 “脑艺人”(脑力手艺人)概念提出者,现演变为“自媒体”,成为一个行业。

8 现为“今日头条问答签约作者”、多家科技智能公司传播顾问;

统计

今日访问:891

总访问量:5973617

“TCL智显”押注“新风口”,能否成为另一条大腿?

2020年04月10日

评论数(0)

文|曾响铃

来源|科技向令说(xiangling0815)

这两天关于“屏”的话题持续引爆网络。

先有,4月8日TCL智显举行了2020年春季发布会,“高调”宣布借势“新基建”风口,布局“智慧城市”的多个领域。

紧接着,在华为春季新品线上发布会上,新一代“智慧屏”产品亮相。

图片1.png

相对“智慧屏”或者“电视”产品来说,“商显”的公共认知或许较弱,但就业内而言“商显”产品的市场价值正在逐步放大,在市场、政策、技术等多因素驱动下,商显市场已然成了香饽饽。

市场痛点突出、现有解决方案还不足够好,商显价值进一步被激活

其实近几年,在“智慧化建设”的推动下,商显市场一直保持着不错的势头。

以“屏”为媒介所建立起的泛链接,已经贯穿在“人与人、人与屏、屏与智能设备”的交互中,然而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革新,给整个行业又带来了新的变量和更加广阔的市场。

图片2.png

1、交互需求爆发,线上会议、学习成趋势

就“会议”这一非常普通的办公场景来说,就“难倒”了许多白领。

会议室难预定、会议设备五花八门、操作复杂、资料共享和视频画面抢屏幕,或者只能二选一、跨国会议需要专业同声传译等诸多问题,已经成为线下会议的通病。

这最直接的结果便是,企业原本花高成本投入的会议室,并没有获得相应的体验与效率。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线上会议一跃成为万千企业的唯一选择,既是无奈,也是趋势。但线上会议碍于专业化设备缺乏和使用场景的碎片化,体验仍远远不及预期。

同样“饱受痛苦”的还有孩子们。疫情促使线上教育全面铺开,但显然市场准备的并不充分。在缺乏专业设备的情况下,手机、电脑、电视等成为主要工具,这一方面使得学生的行为轨迹无法追踪管理,也无法实现与老师顺畅的沟通;另一方面,老师也因为缺乏专业教学设备和应用软件,再加上对五花八门的软硬件难以完全熟悉,学习也始终缺乏仪式感,导致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可见,针对智能交互场景专业化的硬件与内容,已经成为刚需。

2、安全+服务,行业需求各不同

公共服务与安全市场,是一个前景广阔的领域,涵盖了许多细分场景,比如医疗、指挥调度、智慧交通等等。

而这些领域,商显所体现的价值更丰富,例如在传统指挥调度层面,信息不对等是“老毛病”,比如警察出警后或交警在外执勤时,调度中心就无法实时掌握每个人员的具体位置。但商显则可以通过相应的软件平台,如指挥调度平台将数据采集后,在后台以可视化的方式进行呈现。

再比如事故现场,虽然目前城市摄像头布局很多,但也因固定摄像头没法在物理空间进行移动而产生盲区;如果移动摄像头和执法仪的协助,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这些设备科传至后台,再由商显呈现,指挥调度中心由此再及时做出决策。

医疗场景也是,由于医疗系统碎片化、医疗信息孤岛化、医疗资源供不应求等等问题,更好的“智慧医疗”方案一直在大家的期盼中。目前看,落地到具体解决方案上就是“商显”,可以帮助医院实现“信息可视化”、“平台开放化”、“管理智慧化”等。

3、商业场景多元化,商显还可以做更多

在商用市场,智能化、可视化的需求也日益繁盛,但整体商业场景并非一成不变,不同行业对于智能化的需求也不相同,使得整个业态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

例如,在餐饮市场,用户需求是点餐、结账、开票等环节;在服装行业,需求则变成了成列、展示、换衣等场景;在银行等机构场所,需求又变成了从门楣显示到海报橱窗再到信息公布等不同功能的一套整体解决方案。

图片3.png

对于品牌而言,需要消费者实际及时调整或升级营销策略,却因为商业场景的多元化、碎片化,使其在“智能化”的道路上一路坎坷。不过也正因如此,给商显留下了巨大的可挖掘的市场。

目前看,商显市场现有的解决方案并没有给出完美的答案,例如针对会议、教育场景,很多品牌无法完成软硬件加细分场景的一体化;又比如在智慧商业场景中,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一直未达预期。

市场在等待更好的解决方案。

TCL押注“商显”,直戳痛点

在“智能商用显示”的市场机遇趋于明朗之前,各品牌方其实早已蠢蠢欲动,TCL、三星、LG等在“屏”领域有所耕耘的巨头早已卷起了袖子。

从此次TCL智显2020年春季发布会看,有一个明显的信号,一起准备就绪的企业在发力点上越来越有针对性。

1、以点至面,深耕6大细分领域

以具体场景作为切入,把产品融入到场景需求中,更好抓住用户,从而实现以点至面的全方位渗透,也可以称之为“精准打击”。

“2020年,我们将focus在智能交互(智能办公、在线教育);智慧商业;公共服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公共安全四大主场景,六个细分场景。”这是TCL在发布会上给出的路径,可以发现这与前面提到的需求市场不谋而合。

图片4.png

TCL智显紧盯几个市场痛点明显的场景,也反映出企业的市场目标清晰,定位明确,这也能很好的发挥出商显的价值,例如TCL智显针对在线学习场景的商显终端,就具备有效解放双手,过滤多余信息,营造健康、多元学习环境等优势。

不过,相对于其他企业的布局,选择深耕6大细分领域,也显示出TCL智显的魄力,从发布会透露的信息来看,TCL智显的此次布局并不同于以往玩家的“浅尝辄止”,而是会在这些领域进行持续挖掘,借此进一步提升其商显市场的领先地位。

2、标准化+模块化,完善综合解决方案

有了场景,接下来还要有产品。对于商显企业而言,怎样的模式才能适应当下的市场需求?

TCL智显给出答案是“1+1+N”模式,即1个标准化硬件平台+1个模块化软件平台+整合生态链合作伙伴资源,形成N个细分场景解决方案。

TCL智显针对每个细分领域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在硬件部分,以拼接屏、交互屏、专显屏和智能商构建出4大硬件终端矩阵,以及分别作用在智能会议、智慧教育、智慧商业和指挥调度场景的4TS软件系统。

对比之前的模式,能够发现这在商显市场是不多见的,既满足了常规化的标准需求,也能作用于碎片化市场,就目前来看这是较为完善的解决方案。

3、开创商显新时代,TCL是认真的

在完成场景和产品的布局后,就是看“力度”。智能家电品牌做商显的其实并不少,康佳、海信、创维、长虹等都在做,但都不是他们的主赛道。

TCL在这个时间点发力商显,原因在于。第一,都知道TCL在消费电子领域一直是头部玩家,其在国际市场更是排名第二,受疫情影响,目前全球的形势都不容乐观,C端市场必然遭受较大打击,TCL“未雨绸缪”,先自己做好Plan B,通过主动拓展B端市场开创商用市场新格局;其次,深耕家电市场的TCL在供应链方面有着较大优势,集团中的华星光电能为其提供稳定的“屏产品”和“屏资源”。此外,在智能商检领域,TCL也有一定的积累和沉淀,让其具备了先天条件;再加上政策层的推动,使其有了足够动力。

所以说,过去TCL可能至少有基础有实力有准备地进入商显市场,现在是时势推了一把,也可说是顺势而为。而且可以肯定的是,TCL这次将商显这一边缘业务,逐步移至中心舞台是来真的。

TCL引领平台化趋势,未来的竞争属于“圈”与“圈”

从TCL智显的战略布局来看,商显市场的变革已经开始,接来将是比生态以及持续输出能力的时候了。

但最终这场仗要怎么打?

过去,商显市场的玩法,一直都是以非集中的形式存在,基本就是各玩各的,不过接下来这一局面可能会被颠覆。

TCL电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TCL商用信息科技(惠州)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志伟在接受“科技向令说”采访时谈到:“我觉得未来能够变成巨头的核心条件之一,是看它是不是能够平台化去运作?这个平台化是指它的硬件能不能够平台化?它的软件能不能模块化?”

简单的理解就是上面反复强调的能否拥有“满足标准化市场和碎片化市场的能力”。

于是,我们看到TCL智显提出了他们的“1+1+N”战略规划,重点就是这个在“整合生态链合作伙伴资源”下的“N”。只有在生态链合作伙伴足够多且强大的时候,才能覆盖所有市场,说白了要在商显市场取得胜利,最终看的将是“生态圈”。

TCL智显也确实最先迈出了这一步,我们了解到,如在教育领域,TCL已经与上百家培训机构达成合作;在会议场景,也与阿里钉钉、腾讯会议、会畅、好开会、章鱼云等完成了深度融合,TCL商显已经显示出“平台化”的雏形。

当企业既能是软硬件供应商,又能充当应用服务商、集成商的角色时,企业就已经步入平台化。就目前来看,市场也只有TCL在走向平台化。

最终商显市场将呈现一个怎样的态势?或许如张志伟所说“商显市场将走向生态链和生态链的竞争,生态圈和生态圈的竞争,巨头和巨头的竞争,这是未来!”

总结

商显市场在疫情、商业数字化升级等多方刺激下,迎来了高光时刻。行业“生态化”进程加速,也意味着行业竞争将进入一个新的维度,在成为行业巨头的路上,目前来看TCL智显棋快一着。

*此内容为【科技向令说】原创,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完】

曾响铃

1钛媒体、品途、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多家创投、科技网站年度十大作者;

2虎啸奖评委;

3作家:【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等畅销书作者;

4《中国经营报》《商界》《商界评论》《销售与市场》等近十家报刊、杂志特约评论员;

5钛媒体、36kr、虎嗅、界面、澎湃新闻等近80家专栏作者;

6“脑艺人”(脑力手艺人)概念提出者,现演变为“自媒体”,成为一个行业;

7腾讯全媒派荣誉导师、多家科技智能公司传播顾问。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科技响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