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几度

吳儁宇

公告

作者系独立撰稿人,钛媒体、品途网2016年度十大作者,腾讯科技2015年度最具影响力自媒体。关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以及数码家电的产业融合,文章在界面新闻、今日头条、搜狐科技、腾讯、新浪、网易等30余家平台发布。

文集

科技(5)

统计

今日访问:2717

总访问量:6066892

阴阳师的自由主义实验

2019年02月02日

评论数(0)

1961年哲学家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曾写到:

在理想的公共领域中,人们可以进行理想的交往行为,只按照那些通过所有交往者平等商谈并能够被普遍遵守的规则交往,因此任何人都可在没有任何强制的条件下,平等、自由地进行对话。

在这样的空间中,哈贝马斯进一步认为,团结作为一种社会一体化的力量,不再是仅仅来源于交往行为,它必须通过自主的公共领域以及民主意见和意志在法治国家制度中的形成程序进一步释放出来,并且在面对金钱和行政权力的时候能够捍卫自己的地位。

作为一个亲历了二战和希特勒统治的德国哲学家,他后来的哲学巨著或多或少都和反思纳粹有某种关联。他对自由主义、公共空间的思考,很大程度就是在提出遏制“希特勒式”人物诞生的解决方案。

我们今天的网络空间同样离不开哈贝马斯这个理论框架。

粉丝群体之间的自治与博弈充满了某种神奇的魅力。在某些网络社群的博弈中,我们甚至可以看到网络中的“希特勒”是怎样诞生又怎样遭遇制衡直至灭亡的。

我们或许可以通过一场游戏从中思考,到底什么才是自由,怎样才能真正捍卫自由。

应援板里的博弈

1月初,《阴阳师》发动了一个名叫“为崽而战”的应援板活动。这个应援活动或许有了某种“公共空间”和“自由主义”的实验性质。

这个活动中,充满了不同群体粉丝之间的博弈、权衡、妥协。甚至里面还能看到某些来自外部的强大破坏力以及粉丝们的自净力。

活动规则很简单。

1、每个玩家都可以以像素点的形式在应援板上添加像素点,每次最多添加五个;
2、添加次数用完后需要等待回复,大家可以用像素点绘制出喜爱的形象;
3、不能破坏他人的劳动成果,比如在别人画好的图案上搞破坏,这是完全不允许的。

这个活动发起之后,原本纯黑色的应援板上迅速覆盖了一个又一个形象。

我从1月11日到1月28日活动结束的18天间,一共截了52张图,平均每天3张截图的样子。

1月11日截图的第1张图是这样的。

这张图之中还有很多黑色的空白空间可以由应援者们作画。中部则是密密麻麻形成了很多像素点——我们还看不出这些像素点到底要画出什么样的内容。

仔细再看细节可以发现这些内容。

哔哩哔哩的logo(不过只有一个b,缺了后面的字母),小米的logo(右边还写着雷军的名言ARE U OK),小米的上方还有一个正在作画但还没成型的Redmi(小米旗下红米品牌的logo),海尔兄弟的logo(左边还有洗衣机的滋养)当然还有阴阳师里的大天狗、青行灯等式神,以及SSR这种阴阳师专属“梗”,甚至还有人写了“高考加油”,以及圆周率π=3.1415926…….

但是最后一张图是这样的——密密麻麻绘制满了图案,几乎没有任何黑色空地可以由应援者作画了。

哔哩哔哩的logo被彻底消灭了,应援板左上角的圆周率π=3.1415926已经被西米露、芋圆、闲花落地这些文字所取代了,小米logo右边那个ARE U OK被挪到了logo内的橙色色块中,小米logo 上还多了两个爱心,原本Redmi logo的位置变成了绿色的酷安logo(一个安卓极客党社群),海尔兄弟的脸变糊了,内裤也变成了条纹状,下方还多了一行CCTV的字眼,左边的洗衣机文字也被一只杰尼龟占领了。

我们再感受下动图吧。

这些现象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图案也很幼稚,但在应援板上绘图其实是有难点的。

1、每一个参与者能掌握的只有像素点,每个人能做出的改变都有限;

2、参与者一旦抱团准备绘制一个图案,力量就是无限的,集体行动才能绘制成图;

3、绘制成图还需要尽量避免不破坏别人的图案,尤其后期没有空白空间时,甚至需要在别的图上上绘制自己的图案;

4、图案是可能会遭到破坏的,一旦遭遇破坏之后,还要及时修复图案,因此图案与图案之间会形成复杂的博弈关系;

5、不同相邻的图案板块之间都会有扩张的意图,但最终图案与图案之间会形成默契和平衡,不再侵占对方的范围。

每次看到一个个图案不断发生变化的时候,我都能想象到一个个QQ群、微信群里,某个群体的粉丝们协同指挥,如同出征一般维护者自己的区域。一旦出现“侵略”时,还需要修复自己,反击敌人。

我们甚至可以从应援板中抽象出这样一个社会模型。

1、每一个图案,背后都代表了每一种社会思潮以及人群主张;

2、不同社会思潮和人群主张之间会存在强弱博弈,较强的甚至会吞并较弱的;

3、不管是什么社会思潮、人群主张都需要在规则之下运行;

4、所有思潮、人群在其中都是自由的甚至是流动的;

这多像一个社会啊。不同阶层具有不同的利益和要求,构成不同社会思潮、人群主张的主体。各种思潮、人群都力图扩大自己的影响,争取到更多的受众和支持者。于是,各种社会思潮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冲击、相互碰撞。

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之中,正如罗素所说的,“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所有粉丝、群体都能够在其中获得一席之地。

“希特勒”的诞生

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就不存在任何对价值多元的威胁了吗?显然不是这样的。我们可以以小米的logo举例,看看这18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再回过头去把52张截图重新看了一遍。

当然,为了方便大家,我截出了小米logo附近的小图。上面用红色的数字标注了这12张图中的变化。

第1张截图,小米的logo还算正常,米粉们大有占领三块区域的势头,让雷军的名言、Redmi logo能够同时站稳脚跟;

第2张截图,小米的logo中的MI字变成了两个连写的MM,Redmi logo画了一半,雷军的ARE U OK名言依旧岿然不动。

第3张截图,米粉们的领土遭到了侵略,小米logo中的MI字不见了,变成了一只三花猫咪,Redmi logo也被其他像素点抹花了,ARE U OK也不见了。

第4张截图情况发生了变化。米粉们收复了失地,让logo中的MI字恢复了,但是Redmi logo依旧难以修复,只能看到R这个首字母,ARE U OK则是彻底回不来了。

第5张截图中,米粉们的大本营小米logo虽然还在,但上面的Redmi logo被酷安所取代了,有趣的是,酷安logo还没画完,周边就有一圈红线,我想这可能是酷安粉丝们在告诉其他人,这是我们未来需要占用的地盘,闲人勿扰。

在第6张截图中,酷安logo彻底成型了,甚至比小米logo占地区域还要大。

在第7张截图里,酷安logo在进一步横向扩张,上面甚至还写了酷安的英文字母,小米logo则是似乎收到了积压,远本方方正正的logo边缘被绿色像素点侵占了不少。

在第8张截图里,ARE U OK名言的修复被米粉们提上了议事日程,它被写进了小米logo中的橙色空白处,旁边还有一个爱心163的logo。看来网易的粉丝和小米的粉丝是真爱,可以在一起了。

在第9张截图中,小米的粉丝们又在小米logo右上角加上了mi.com的网址。嗯,这么折腾大概是希望帮雷军大大多卖几台手机吧。

在第10、11张截图中,小米logo似乎又遭遇了一次大危机——全盘变花了。

其实这不仅仅是小米一家的问题,是所有图案都在遭遇的问题。我们可以亮出这张大截图。

原因是斗鱼某朴姓主播,在直播的时候带节奏教唆粉丝去毁坏应援板,看到粉丝们都听话的去毁坏板画的时候,主播还在主播间吼加油,整个画板基本都被画上了各种的彩色的小点,基本上也是面目全非。

这张动图基本显示了这个过程。

我在看到这一幕时,第一反应竟然是文明社会遭遇“纳粹铁蹄”的侵略,多元化的自由社会遭到了破坏。

毁画的狂欢持续了一天之后,《阴阳师》官方出来警告了这种做法,并且还封禁了那些毁画ID,朴姓主播估计也是意识到了自己的节奏带得太大了,在微博上公开道歉。

多元化的自由社会重回正轨。

接下来的日子风平浪静。所有行为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小修小补小修饰。在第11张截图中,小米的logo上被添了颗爱心,整个阴阳师应援版都进入和谐文明的状态。

这次事件足以给我们一个警示:

卡里斯马式的领袖人物往往可以通过振臂高呼,直接破坏原有的社会秩序,而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把这样的人物关在秩序和规则之中。

自由主义的实验

这个活动的意义是什么?我觉得这是一个社会实验,一个“自由主义”的实验——它在测试文明社会,能否进行自我管理、自我重塑。

哲学博士段伟文在《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一文曾提到:

网络社群不仅是一个"电子的新边疆",也是一个"伦理的新边疆"。与真实空间中的新边疆差异之一是,网络社群是一种由各异的旨趣决定的区位化的社群,因此网络社群的伦理建构应该是一种区隔的场域中的微观伦理建构,而不是整体场域中的宏观伦理建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社群中的微观伦理是一种自治伦理。

在一个自由的空间中,互联网的自治伦理,某种意义上也展现了真实社会的自治伦理。

但是,这种自治伦理能不能符合规则?能不能尊重多元价值?其实是存在疑问的。

游研社在2017年4月曾经也报道过这样一个类似的话题。

2017年的愚人节,欧美最大的社区之一Reddit在/r/place/版块做了一个活动:他们在这个版块的顶部设置了一个1000x1000像素的巨大空白画布,并交由每一名社区成员任意涂抹。

当时游研社写了这篇稿件——《你会创造还是破坏?记一场成了社会学实验的大型在线游戏》。

这是游研社当时的截图。

游研社对这个社会实验的结论是:

对于我们人类而言,作为具有更高智慧和拥有更强的学习、交流能力的生物,在无序中建立有序,进而产生文明与艺术几乎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虽然这个过程必然也会伴随着很多困难,但是在前方必然是文明之光。

不过,在我看来,游研社的这个结论显然是太乐观了。实际上,自由主义的空间同样是会遭遇破坏的。

虽然在这次应援板上,仅仅只是一天便恢复了原有秩序。但是我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没有《阴阳师》官方的声明,这次破坏还会持续多久?三天、五天?无法确定。

我更想说的是,“破窗效应”和“希特勒”式人物的关联。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

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

“破窗效应”告诉我们,社会必须要有规则,另外必须要从身边做起,抵制那些不良信息昂——否则“希特勒”会因此诞生。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个人的作用看似渺小,实则巨大。

所以应援板中充满了自由,你可以选择破坏,你也可以选择建设,在你破坏的时候别人会对你进行制约,当外部力量动员破坏的时候,集体的力量又会出来发挥作用。

这就像一个社会需要具有法治体系。法治体系有一种“自净”的功能,这种功能就是通过修法调整社会利益关系,以法治方式解决社会矛盾。

在应援板上,“法治”就是事先规定的规则,所有人都需要在规则内行事。成熟社会往往有着完善的法治体系,社会成熟度高,因此也具备自省自净的力量。

斗鱼某朴姓主播则像是一个“希特勒式”的人物,他带头破坏规则,利用个人主义煽动其他人也来破坏规则,自然应援板成了一片狼藉。

但好在规则还在,阴阳师官方是一个更具有规则、正确的牵制力量,它能够发动粉丝把原本被破坏的规则重新拉回正轨,让正确的伦理得到公众认可。

在这里面,真正重要的问题是,各个图案的粉丝们真正信仰自己所信仰的东西。

这其实也是哈贝马斯一贯主张的内容:

政治系统是一个依靠集体决策的系统,公共领域的交往结构则是一个范围极其广阔的感应网络,它们对整个社会问题的压力作出反应,并激发起许多意义重大的意见。

公众团结在一起才能发挥"宰制力量",把权力引导到一定的路线上来。

----------------------------------------------

作者:吴俊宇,独立撰稿人。微信号852405518,公众号“深几度”,欢迎署名转载。

钛媒体2015年、2016年、2018年度作者。品途网2016年度十大作者,腾讯科技2015年度最具影响力自媒体。

关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数码家电的产业融合,文章在界面新闻、今日头条、搜狐、腾讯、新浪、网易等40余平台发布。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吳儁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