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几度

吳儁宇

公告

作者系独立撰稿人,钛媒体、品途网2016年度十大作者,腾讯科技2015年度最具影响力自媒体。关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以及数码家电的产业融合,文章在界面新闻、今日头条、搜狐科技、腾讯、新浪、网易等30余家平台发布。

文集

科技(5)

统计

今日访问:2717

总访问量:6066892

海尔驾船,带中国制造业穿越历史三峡

2018年08月03日

评论数(0)

1970年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在《Future Shock》一书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的设想:以类似于标准化和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时间,提供客户特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后来国际工业理论界斯坦·戴维斯、约瑟夫·派恩等一批专家不断针对这种方式提出各式观点,“Mass Customization”——大规模定制(MC)这个词也因此而诞生。

上世纪70年代,阿尔文·托夫的梦想由于时代局限性,很难真正实现。不过,大规模定制在今天正在被海尔的COSMOPlat以及大规模定制生态联盟实现。海尔正在联合大规模定制生态联盟中的中国制造业企业,一起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它就像是一个船长,带着联盟内的制造业伙伴们一起航行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历史三峡之中。

海尔为何会成为船长

1993年约瑟夫·派恩在《大规模定制:企业竞争的新前沿》一书中写到:

“大规模定制的核心是产品品种的多样化和定制化急剧增加,而不相应增加成本;其范畴是个性化定制产品和服务的大规模生产;其最大优点是提供战略优势和经济价值。”

在约瑟夫·派恩看来,大规模定制之中要有统一的市场、稳定的需求、低成本以及质量稳定的标准产品。在这其中,必然要有一种新的生产范式来适应新经济形势。

能够组建起这样生产范式的企业,必然是能够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已经形成生态平台的巨头。

这样的巨头不仅仅要有成熟过硬的技术,还要被国家层面认可接受,能够牵动企业界和行政层面的资源,为制造业升级提供理论基础以及产业支撑。

去看这次7月30日海尔主办的大规模定制生态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大规模定制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新论坛会发现,海尔恰恰能够扮演起这样的角色。它在产业链之间长袖善舞,把各个要素都牵到了一根线上。它几乎是被历史选中的“船长”。

从技术的角度去看,海尔很早就建立起了COSMOPlat,为国内制造业企业提供了一个“操作系统”,提供了一个支撑成立联盟/建设服务的平台。

这样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为企业提供互联工厂建设、大规模定制、大数据增值、供应链金融、协同制造、知识共享等等一系列一条龙的服务。在此基础上,海尔身边早就团结起了一批制造业企业。

从社会资源的角度来说,海尔作为国内制造业的翘楚,有能力聚合产、学、研、用、资、政等各方资源,实现联盟成员互动、资源共享,促进产业之间的交流合作、经验共享、人才培养等。制造业升级不仅仅是工厂们的事情,制造业升级本质上应该是科研成果落地,在企业中得到推广,并得到国家层面支持的问题。

从国家层面的维度去谈这个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代表的国家层面希望海尔能够作为牵头者出现在联盟之中,推动国内制造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海尔过去几年在产业中的探索已经给国家提供了一整套供给侧改革以及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法论。国家层面希望海尔能够继续带着其他制造业企业共同推动产业前进。

抱团作战的四大目标

从这次大规模定制生态联盟的规模来看,万余企业争相报名,仅消费品及轻工业领域,就有二百多家企业积极参与。按照规划,未来还会有十多万家轻工企业上平台,实现大规模定制转型等。

去看几家加入联盟的代表性的企业就可以发现海尔以及这些企业们所扮演的角色。

比如说浙江爱仕达电器,这家典型的小家电公司产品线很长、多品种少批量生产,这导致供应链管理很困难。但是加入COSMOPlat后,原材料、工艺、智能制造、柔性化制造都可以更精确完成。

宜宾五粮液创艺酒产业有限公司则是专注酒业的高端定制领域,它希望在深度定制方面能通过COSMOPlat展开更贴近用户体验的创新。

可以说,海尔组建的联盟,是以COSMOPlat为支撑成立联盟/建设服务平台,大规模定制生态联盟是服务平台的资源纽带。这样一个联盟可以打造一个全球化的合作平台,形成制造业中国模式。

简单说,在这个联盟中,可以实现的目标大概是四点。

1、可以迅速弥补单一企业大规模定制生产时各种生产要素不同,联盟内企业还能利用各自的优势来整合内外部资源,通过优势互补来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联盟内很多企业其实是互补的。比如说一些零部件企业和家电制造企业,它们本身就处于产业链上下游,它们在COSMOPlat的云端可以发现产业中可以和自己互补的那些因素。

2、实现企业-用户-产品的实时连接,推动制造业企业适应消费升级趋势,通过更精确的供需预测帮企业快速解决库存高、产品利润低,资金周转效率慢等问题,让企业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国内市场。比如说家电企业可以根据前端的用户需求,在平台上发布自己的原材料需求,另一端的原材料供应企业可以迅速响应,在这样一个微循环系统中,所有需求都可以得到及时满足。

3、整合国内国外高校创新资源、咨询机构、行业专家等专业资源,在深化产业研究的同时,为一个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统一行业标准。目前国内制造业升级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各个中小企业都有自己的生产标准,但是想要让产业做大做强,比如要“车同轨、书同文”,海尔在整合这些资源的目的,也恰恰在于此。

4、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在贸易战的环境下愈加严峻,这需要国内制造业企业抱团一起解决。大规模定制生态联盟以及COSMOPlat的组合正是在解决供需对接实现转型升级,支撑国家战略落地,推动供给侧改革,实现行业新旧动能转换。

在这样一个紧密协作的系统之中,制造业企业可以获取更多“情报”,根据“情报”来对自己做调整——就像是一个在健身的人,他必须搞清楚自己的体脂、体重以后,才能够针对性训练。

登上转型升级的大船

工业想要高度发展,必然会走向全产业的联合作战。这也是欧美工业制造业发展带来的启示。

一个世纪前,早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德国、美国工业界就曾经诞生过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这些工业协同组织、联盟。

这些组织、联盟或是从价格、股份、商品销售和原材料供应等方面展开了高度合作,但是这些毕竟都不是为了用户,而是为了企业自身的利润着眼。

如今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口,企业,用户、资源共创共赢的新型生态体系才是让产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最佳联盟”,海尔恰恰是希望建设这样的联盟。这也是让中国制造得到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

过去这些年,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仍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

“中低端”的概念指的是,中国制造业企业始终没有话语权,尤其是东南沿海的中小工厂,他们缺乏品牌,死活全靠国际代工的订单。它们虽然有着扎实的制造功底,但是却依旧只是全球工厂,或者换句话说,它们只是国际大厂的“打工仔”。

今天的制造业再一次面临考验。太平洋彼岸的冲击、国内去杠杆和供给侧改革的要求,这一系列的考验,让中国中小企业再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大部分制造业企业缺乏对市场趋势的把握能力。它们站得不够高、看得不够远——但是海尔正在通过这样一个联盟让大家一起乘上“大船”,穿越转型升级的“历史三峡”。

----------------------------------------------

作者:深几度,微信号:852405518,公众号“深几度”,欢迎署名转载。

作者系独立撰稿人。钛媒体、品途网2016年度十大作者,腾讯科技2015年度最具影响力自媒体。关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数码家电的产业融合,文章在界面、今日头条、搜狐、腾讯、新浪、网易等30余平台发布。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吳儁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