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落商业评论

鲸落商业评论

公告

更美的商业评论


文集

原创(0)

统计

今日访问:242

总访问量:441844

谁是新媒体时代的“马丁·路德”?

2022年08月08日

评论数(0)

作者 | 李北辰

来源 | 鲸落商业评论

技术固然是中性的,但人类却可以为它赋予灵魂。关于此,没有再比马丁·路德通过古登堡印刷机开启新教改革更好的故事。

某种意义上,马丁·路德是自媒体的鼻祖,在16世纪初,他就懂得借助当时的“新媒体”——印刷机,起一些类似这样的标题:“一句话告诉你为什么赎罪券是骗人的”“一句话戳穿教会真相”,“一句话告诉你为什么天主教禁止人们读《圣经》是错的”,等等。

这个故事令人痴迷,因为它为我们展示了新技术与灵魂交汇时的力量。

这个故事令人汗颜,因为哪怕是在新技术不断涌现的时代,我们也太久没有看到类似级别的故事。


新技术:从作恶到行善

在古登堡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初,它是一项用来“作恶”的技术。

当时欧洲人识字率很低,且纸张成本非常贵,活字印刷术刚发明时其实没赚到钱——古登堡用它来印《圣经》,印出来的《圣经》很精美,但他自己却赔了钱。

在当时,最适合这项新技术的生产领域,是天主教会印发的赎罪券,它是被用来“抵消”人的罪责,让你的灵魂进入天堂的门票(“当你购买赎罪券的金币落入钱箱发出叮当一响,你的灵魂就会瞬间升入天堂”),因为赎罪券往往只有一页纸,且售价远高于纸张成本,能够低成本大规模复制,与印刷机这项新技术可谓天作之合。古登堡印刷机在1440年左右被发明,到了1500年,全欧洲赎罪卷订单就以10万起步。

古登堡没有赚到钱,但他的合伙人与教会做生意赚了大钱,因为赎罪券确实是最符合当时技术进步的产品。

但有一个人改变了一切,他就是马丁·路德,他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技术的走向,将印刷机拽至历史的正确一侧。

马丁·路德深谙印刷机企业的经营模型。与赎罪券一样,他的《九十五条论纲》也只有一页——何谓“论纲”?其实就是今天自媒体的标题党,比如第13条讲的是人的原罪不能被救赎,第14条讲的是赎罪券根本不能帮你改善自己的道德,第16条讲的是与其通过捐助修庙,不如通过努力工作来帮助他人……

事实上,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主要内容其实与自己此前的神学论文一样,旨在反对当时腐朽的经院神学,但其中的赎罪券主题,恰好蹭到了那个时代最大的热点。以前他一直把神学辩论限制在学术范围内(大多没有任何反馈),现在他倏然意识到,人民的支持更有利于他的思想传播。

于是他决定走群众路线。

为了匹配活字印刷术的传播特点,马丁·路德很少写大部头著作,大多数都是像《九十五条论纲》一样的小册子,且使用人民喜闻乐见的“大白话”(德语),而非佶屈聱牙的拉丁语。

这批小册子短小精悍,自带流量,言简意赅,标题惊悚,博人眼球,恰似今日自媒体惯用的套路。

人民喜闻乐见,他的作品大卖。到1517年,马丁·路德就已经是古登堡发明印刷机之后销售量第一的作者,并将这一记录一直保持到16世纪末。

可以这么说,倘若不是马丁·路德善用活字印刷术,新教改革不会那么快就发生,古登堡活字印刷术正是在马丁·路德的影响下,变成了一项服务于思想解放,服务于提升大众灵魂的技术,而非一项用来禁锢思想的技术。

所谓“科技向善”,莫过于此。

我们必须承认,以新教改革名垂史册的马丁·路德,是一个真真正正的营销天才。放至今日,他绝对是一位专业素养极高,且善于“操纵舆论”的自媒体大V。


不合时宜的问题

但与今日大多数自媒体大V不同,马丁·路德是有灵魂的。

马丁·路德的小册子为印刷商带来了丰厚利润,但他本人并未从中谋取一分钱收益。尽管当时没有著作权的概念,但确实有书商愿意付给他钱,以获得优先印刷的资格,但马丁·路德拒绝了这些请求,他不愿意被书商的利益绑架,他只想借助新技术,传播新思想。

你可能会感慨,我们这个时代,迎来的新技术变革之多,远胜于新教改革的时代,但为什么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何种意识形态,都没有诞生“新媒体时代”的马丁·路德呢?

这是个稚气的问题,在流量至上,娱乐至死的时代,甚至显得矫情和不合时宜。

而我能给出的答案,也因为问题的宏大,显得苍白和模棱两可,那就是我们一再论述的——马丁·路德是有灵魂的。

事实上,就像《技术与文明》一书的作者张笑宇所言(我就是从这本书读到的这个故事):“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人类这一物种的生物属性,但反过来人类也可以赋予技术以灵魂。这种特定关键点上的技术突破,对于有着足够信念、勇气和技术洞见力的人来说,就像是一个能够翘起地球的支点。在1517年这个历史关节点上,马丁·路德翘起了地球。如果不是他,而是教会利用活字印刷术不断生产没有灵魂的赎罪券和宣传手册,新教革命也许根本就不会发生,而遑论随后的历史变革……今天,宣传技术在不断进步,却少有人关注如何利用技术‘真正’提升人类的灵魂。”

是啊,在这个年代,在时时刻刻与“广告”,“合作”,“变现”等词汇相伴的新媒体环境下,谈论“信念”,“勇气”,“灵魂”,确实有些过于严肃了。

因此,除了发几句不合时宜的牢骚,没人能改变什么。亦或者,没人觉得这样的环境需要被改变。

作者:李北辰(微信公号:鲸落商业评论)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鲸落商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