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3月26日
评论数(0)这段时间,关于“日本家电业已经没落”的说法屡屡见诸报端,给人以“日本家电快不行了”的感觉,好像全世界的家电就等着中国去拯救了。
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子呢?我们来分析看看。
全球家电按品牌源地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四大板块,即:日本板块、韩国板块、中国板块、欧洲板块。美国基本上退出了家电制造,已经不成为一个完整的板块。
单就2011年业绩看,四大板块的表现可谓“有人欢乐有人愁”,其中日本板块表现最为糟糕,松下亏了102亿美元,索尼、夏普都亏了30多亿美元,其他家电企业也多在亏损之列。欧洲板块次之,我们暂时未看到西门子的成绩单,但是飞利浦亏了10亿多欧元。韩国板块出现了分化,LG是亏损的,但三星是盈利的,三星电子的盈利主要来自智能手机,这一点和苹果相似。
与其他三个板块相比,中国板块堪称“一枝独秀”,虽然中间不断传出美的大规模裁人及志高空调可能全年亏损的消息,总体上看还是“阳光明媚”。表现最扎眼的当属格力电器,营业收入超过800亿元,较2010年增长30%多,盈利与纳税双双突破50亿元。其他企业如海信、TCL表现也不错,海信集团实现营业收入716亿元,同比增长12.29%;实现利润42.85亿元,同比增长16.74%。TCL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08.34 亿元,同比增长17.28%;实现净利润16.71亿元,同比增长253.73%。
虽然暂时没看到海尔、美的年报,相信应该会有不错的表现。
这么一比较,日本家电业的确有点惨不忍睹,大家用“没落”、“沦陷”来形容,并非毫无道理。如果我问:日本家电当真没落了吗?你会怎么回答,“是”还是“不是”?
对于2011年的糟糕表现,日本家电企业将原因归咎于日本大地震、欧美债务危机,及泰国洪灾。但是在我看来,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
我认为,除了上述客观因素,日本家电企业的集体性没落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首先要归咎于日本“企业精神”的集体性堕落。和中韩企业相比,我们发现日本企业越来越显现出暮气,1970、80年代那种锐意进取的精神越来越难以看到。相反,日本企业的“大企业病”越来越明显,一个看得见的事实是:每当日系产品在中国发生危机事件,我们都很难看到它们奋力扑火的身影,僵化、呆板的企业战略及危机管理能力让人摇头。一个看似巧合的事实是:日本企业日趋僵化的二十年,恰恰是日本经济停滞不前的二十年。
日本企业给人最强烈的印象就是:老了。
以彩电为例,索尼和松下都曾经是“全球彩电老大”,而今已被三星取而代之,如今的索尼、松下在全球彩电业的排名,一个暂居第三,一个已被挤出前五之外。
但是,如果我们因此而得出“日本家电已经没落”的结论,则未免过于草率。
仔细研究日本家电产业的发展轨迹,我们会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日本家电企业的没落,不完全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也有日本企业主动转型的成分在内。换言之,日本在传统家电领域的没落,在一定程度上和日本家电企业实施战略转型有关。
近十年来,中国与韩国家电板块在全球迅速崛起,与1970年代日本家电板块在全球的表现十分相似。而此前,全球家电是美国人的天下,GE、惠而浦就是那个时代的老大。日本家电在全球的崛起,直接导致美国逐步退出家电制造;而今,相似的一幕又出现在日本人面前。于是,日本家电企业慢慢得出一个结论:与其这么和中韩家电企业死拼下去,不如另辟蹊径,转战新产业领域。于是我们看到,松下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未来发展重点之一,而日立则将工程机械、发电设备作为主攻方向,索尼前不久宣布退出普通液晶电视制造,将产品转包给中国企业代工,自己一心一意做OLED电视,一种被称为“后平板时代”的电视产品。我们看,这些新进入的产业领域,要么和家电毫不相干,要么是我们没有见过的家电新品。
我们必须看到,日系家电企业多年积累起来的技术与品牌优势,中国企业短期内难以超越,即使三星、LG也畏惧三分。以电视为例,市场上刚刚开始流行的3D电视就是索尼发明的,而预计三年之内必将流行于天下的OLED电视,也是索尼发明的。再比如,日本于1992年即已实现变频空调全面普及,而变频空调在中国的普及才刚刚开始。根据技术优势具有延展性的特征,我们可以断言,短期内日系企业不可能全面落后。因此,在我们尚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研发体系及品牌影响力之前,就轻率地得出“日本家电已经不行了”的结论,未免有失谨慎。
因此,日本家电产业近年来的下行,一半是没落,一半是转型;我们不可只看到前者,而看不到后者。
也许再过五年、十年,我们会发现有些日本家电企业已经不在“家电企业”的名单上,但不要奇怪,他们会出现在另外一张名单上。
(供IT时代周刊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