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友清 品牌升格占位

林友清

公告

    林友清--品牌学者、策划人,略高品牌创始人,品牌升格占位策略体系开创者。

    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以“品牌强国”为精进目标,长期从事品牌策划与咨询工作,拥有丰富的品牌策划实战经验和原创理论。

  提出了“品牌宗教化”、“品牌定位导图”、“心智文件夹模式”、“消费者联想测试模型”、“品牌定位三步转化”等品牌理论及分析工具。林友清认为,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有如传教士和教徒之间的关系,企业在传播行为中应当像传道士一样,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把品牌信仰传递给消费者。同时,“品牌宗教化”是在同质化的市场竞争中建立品牌长期竞争优势的最佳途径,致力于让更多中国品牌搭载中华五千年文明精髓,把中国品牌推向世界。

  林友清在品牌实践中推崇品牌故事营销,提出“低端产品造场景、高端产品讲故事”的基础诉求及创意模式。主张在创意诉求中基于消费者的需求,将品牌诉求可视化、可感知化,让消费者愿意成为我们品牌故事中的主角,从而实现对号入座。

微博:http://weibo.com/linyouqing

个人微信号:qixiyoumu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林友清品牌沟通”



统计

今日访问:451

总访问量:2730897

林友清:“用人十难”与“品牌十难”

2014年09月12日

评论数(3)

  《申鉴》描述了考虑任用贤能之士方面有十难:一时知人之明,而是知人而不能积极推举,三是举人而不能善用,四是用人而不能始终信任,五是因小小的嫌隙而否定可贵的品德,六是因小小的过失而抹杀大功,七十因小小的缺点而掩盖他整体的美善,八是因奸邪之人的攻击而伤害忠正之士,九是因邪说而扰乱了正规的法度,十是因谗言嫉妒而废弃贤能之士,这就是所谓的十难。这十难不除,贤臣就不能起用;贤臣不起用,国家也就难成了。

 

  这一段话具有强大的警醒之用,对于企业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知易行难。所有的企业领导都知道知人善任是管理首等重要的大事,但所有企业的失败与灭亡又无不是因为用人不当所致。可见知道不代表能做到,做到不代表能一直做到。我们不妨观察我们的身边,有几个领导人真正能够懂得知人、善任、不因小嫌隙小过失而始终相信?

 

  十难之说适用于企业的管理,也同样对品牌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品牌与用人一样,短期内很难得出好坏的结论,要向长远要效益,要善于选择、要懂得坚持、要克制沉淀。

 

  在品牌管理层面上,有几个错误的思维或做法非常致命,我们姑且将他们命名为“品牌十难”。

 

  1、缺乏品牌意识,认为品牌只是虚无之事。做销售或技术出身的领导常常存在认识的误区,这是“首难”,如今得品牌着得天下,此难不除,终难做大做强。

 

  2、开始有了品牌意识却不能坚持,随主观意愿做事。要求把品牌作为一种惯性思维,把他作为思考的源点和出发点。

 

  3、把品牌部门当成销售或其他部门的下属机构。品牌部门非常需要独立的思考和话语权,如果成为销售部门的下属机构,则很难保持其思考的独立性。

 

  4、被眼前的小利所吸引,不遵守品牌规范与原则。很多时候因为一些有利益诱惑力的营销活动而忽视了对品牌规则的遵守,这是得不偿失的做法。

 

  5、用短期销售目标来要求品牌,导致营销活动偏离品牌体验初衷。多数情况下品牌利益与短期销售目标是存在矛盾的,一味的强调短期销量则难免丢失了品牌体验和品牌积累。

 

  6、短间内看不到回报,轻易放弃品牌化经营思维。把目光放长远,坚持品牌化经营思维,在不远的未来总会得到巨大的回报。

 

  7、不能坚持一个品牌主张,经常变化以寻找更好的。还有没有更好的?这个方向对不对?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对的,但是品牌是一个需要累积和坚持的东西。

 

  8、频繁更换品牌经理,导致品牌方向变化不定。当短期内看不到效果,换人是企业领导容易采用的措施,但很多案例都证明了频繁换人是个最差的决定。

 

  9、用人而不能信任,强加个人的喜好和意愿。如果凡事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上去,那企业的架构就简单了,老板加若干个执行人员就可以了。品牌是思维系统、是系统工程,过多的外力干预只会产生负面作用。

 

  10、利益最大化思维,缺乏品牌沉淀、做百年品牌的精神。多元化、投资其他高收益的领域,这是生意人的正常逻辑思维,但我们需要更多的企业家,有做百年品牌的精神。

 

  “用人”与“品牌”都是企业经营的重大课题,也是企业领导人面临的艰巨挑战。林友清认为,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独到的眼光、判断力、预判力”固然重要且可贵,但“信任、坚持、沉淀”却是企业领导人更大的智慧。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林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