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AIL IS DETAIL

江南鸥影

公告

问题的背后也许就是答案。

统计

今日访问:11

总访问量:617656

便利店手记7-第五十家开业

2013年09月15日

评论数(16)

   随着工作的深入和不断的思考,很多看法和想法有了改变,所以暂时停下了在这里分享的脚步。在终于开到50家的时候,回头望去,依然不敢轻松。有句话叫做“千金难买回头看”,现在也是要回顾总结的时候;同时,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也需要提醒我们的创业团队,骄傲、忽视和想当然正在蔓延,我们还没到论功庆功的时候。

  首先,在苏北3线+的城市做便利店,模式本身就是风险。没有做便利店的管理人,甚至基层员工都没有;社会招聘和培养的人,成本和代价极大。没有支持便利店共同发展的供应商,在配送、供应结构、报价规则等领域的分歧较大。第三,没有依附于便利店业态的足够的客人,素质、习惯和人居环境等都有待培养。

  其次,相较于我们的对手,我们的优势并不明显或者叫有实效。在购物习惯、场地租金、地段优势、社会关系等领域,我们较为被动。所以我们不得已的采取了追随者的价格策略,通过环境和价格优势换取光顾的动机,而代价是利润。

  再次,是配送的瓶颈。苏北四线城市,堵车紧跟一线;限行和限时的规则,让配送环节有诸多不便。除了成本的增加,还有人力的超时超配、送货频次的下降、周转的增加、库容率的下降,等等。

  最后是选址的困难、整合专卖商品证照的困难、服务项目开发困难,区域审批许可进度低于预期计划,异业联合的开发进度很慢。

  作为职业经理人,就是在压力下完成使命。老板出题目我们给答案,如何在限定的时间内,整合资源达成目标;同时整合的过程、方法、效率、冲突和走形、突发因素,以及整合后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都是不可忽视的环节。我和我的同事都在尽全力而慎小节,努力与12个月80家门店的目标(加上之前的20家,财务年度内达到100家)。

  新的瓶颈:营运干部,有多少店长,就能开出多少门店。我们到50家时,很现实的问题就是短兵却将。很多缺乏训练的干部被提拔重用,而部分年轻毕业青年,正在不感恩和自大的情愫中陶醉。

  商品结构,最明显的调味品系列,成为我们区别门店的重要类别,也许就是所谓的商务区和社区店的差别。其次,非食品和百货类别并没有认为的那么重要和必要。几乎没有特点的文具、玩具、家用是一个问题。缺乏市场和标准操作的热食,因为销量和技能的原因,热食的推广和成本让人纠结不已。服务类刚才已有提及,例如IBON之类的整合设备,内地缺的是放权,硬件和软件都不是问题。

  配送问题,80%的厂商难以及时全部供货,需要进入配送仓;而诸多一线厂商的效率却比我们更高,这样的情况下,为维持配送成本的就必须扩大配送规模,出现了重点商品配送效率低下的问题,愁闷不已。

  在看完所有的店,都需要5天的情况下,如何控制和管理,维持效率和服务水平,是一个挑战。7月中旬,因为高温和吸入大量灰尘,加上我还抽烟,不小心感染肺炎(被社区医院误诊)。躺在医院的15天里,反而静下心来,考虑被忽视的工作和改进的办法。比如,迅速的总结编写SOP手册,落实到培训店作为干部集训的标准;比如,新店确认过程中,核算租金客流、客层时可用现有门店样本进行比对分析;比如,比对AKL、SG等对手的商品结构和价格,开辟特色的常规商品类别,既作为竞争特色类别也能成为毛利贡献来源,最好还能黏住青年客人;比如,选定装修工艺和材料时耐用性考虑和成本考虑的而结合(用10年和用3年的差别);比如战略区域双保险甚至三保险,防止3-5年后,被恶意驱逐。

  本周几个重点栽培的小伙子,因为公司关照的疏忽,心态巨变。将买房子等人生目标的困难归结于入错行,按年轻人的激进思维加以发酵,等到我们发现挽回时已不可收拾。看着他们冷峻的神色,我知道因为我的疏忽,公司忽视了入职新公司6-12个月的次骨干的心态扶持。祝他们好运,也希望他们能在零售业之外的地方打拼出自己的未来。

  接下来的24周,需要拓展48家门店,并维持现有门店的运营标准,并不是刀山火海,唯你我共同全力以赴,祝公司好运。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jnoy。

上一篇:便利店手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