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10日
评论数(0)有人预测无人货架会成为下一个“共享单车”,大量资金涌入会导致市场极度扩张,但同时因为低门槛,缺少差异化,也很容易陷入同样的烧钱大战,大战过后是否又是一地鸡毛.。
猩便利被曝所有三四线城市撤站
近日有知情人士在社交平台脉脉上爆料猩便利资金链断裂,所有三四线城市将撤站。该爆料称:“猩便利全国BD放假,同时开始给销售放假,货架停止补货,有石锤!”
此外,据猩便利某作战群中爆料:“因战略性收紧,决定要把全国所有的三、四线城市撤站。”并告知员工,接下来可以找下家或转岗,截止今天的薪资会正常结算,但是没有提成。
值得注意的是,刚刚开业3个多月的猩便利上海天玥桥路店在近日被证实关店。对于猩便利二三线城市撤柜、资金链断裂这一说法,有知情人士透露,猩便利已经出现拖欠供应商货款情况,并且在各个城市库房断货情况十分严重,情况好的勉强也只能支撑到月底。两个月前招聘大批员工,目前已经有很多人离职。
对于以上爆料消息,猩便利方面回应称,该门店的关闭属于猩便利迭代迁址。而对于“资金链断裂,三四线城市将撤站”的消息,猩便利也给予否认。不过自从2017年6月份成立以来,猩便利一直负面消息缠身。
去年12月21日,猩便利宣布其办公室无人值守便利架上12小时产生的订单数已经突破100万大关。猩便利还表示已经成为及时便利行业中的第一家日订单破万的企业。
不过该消息随后遭到业内人士质疑。有行业人士表示,按照一个覆盖30-50人的货架计算,猩便利要想达到100万的订单,那货架数应该需要至少10万台。被指出百万订单水分多,疑似“官方刷单”只为找融资。
关于猩便利负面信息是否属实不得而知,但是总能引发一些我们对无人货架的思考?
1.货损问题难控
从现有货损率数据看,5%以下,10%以下,20%以上,30%甚至最新消息称50%以上的都有,货损率不好控制。之前就有媒体报道,很多无人货架企业从一开始入驻企业,打着为公司谋福利的口号,甚至为了抢占点位,BD团队直接告诉企业员工,只要能入住就可以免费吃,如此一来货损率大大提高了。一些创始人也说,白领的素质不一定高。依稀记得,几个月前的一篇文章《我们已经吃垮两家货架了》还在脑海里飘荡。
对于猩便利的发展,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忽略损耗和丢失的前提下,无人货柜单次补货成本及货物成本在400元左右,而单柜日收入则不超过100元,再算上公司的运营成本,渠道成本以及自助智能便利店的租金运营成本,毫无疑问,在短期内,猩便利是无法盈利的。
和猩便利一样,大部分无人货架都是开放式,通过自主扫描二维码结账,所有过程全靠信用。也有一些企业他们采用不同方式,比如提供技术为B端客户打造智能货柜的深兰科技,还有最近出现的阿里美的小卖柜,采用不同的技术,通过封闭式柜子来解决货损的。
不过很多无人货架企业前期并不Care技术,对于货损他们心中有杆称(货损率低于10%),他们也认为前期占点位会更加重要,可是实际运营和理想差距还是很大的。
2.高成本问题
无人货架因为低门槛,所以容易导致恶性竞争抬高经营成本。比如:抬高入驻费,临期商品恶意掉包等。铺设一个无人货架点位的初始成本从几百元,1000到1500元,目前抬高到2000元以上了。铺10万个点位,初始入驻成本需要几个亿。
这些还不够,据无人货架行业从业者透露,在行业内部存在其他恶性竞争现象,为了快速铺量,挤垮竞争对手,部分无人货架企业竞品商务BD私下接触多家竞品商务BD,以金钱利益为诱惑,明码标价购买竞品点位及数据:办公室100人以上的,2500一个货架,然后进行疯狂铺设无人货架。
一些BD为了业绩,会把货架摆放在美发店,或者游戏厅,或者企业员工人员不足30人的地方,这样点位零散,货损高,送货成本也会大大的提高。
如此高成本的无人货架真的是低门槛的生意吗?
3.低人效问题
前期如果没有竞争,一个BD人员用一天时间铺设一两个无人货架或许就能搞定,但是当竞争对手纷纷入局的时候,强有力的BD团队就尤为重要,要在几个月的时间迅速超越几十个竞争对手,就得下血本拉队伍。
全国地级市以上城市近300多个,要布局全国市场进行BD推广不得有几千人的队伍?
按照现有数据,假设一个点位日销平均50元,铺10万个点位,日销500万,按照250个工作日,年度销售12.5亿。10万个点位,天天补货维护终端大致需要2000人,这种商超商品年均产值几十万的人效是养不活新零售企业高人工成本的。
何况目前很多无人货架企业都是初创公司,人员架构和管理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纰漏,要高效率、快速抢占市场在人员调配和管理上还是很艰难的。
4.商业模式OR技术模式
对于贪婪的人性或许高估的年代,在缺乏高强度的社会监督下,单纯的靠人的自觉性的生意真不好做。
无人货架之所以被称作下一个共享单车模式,是由于玩家和资本大量的涌入,门槛低的缘故,也或许是共享单车狂风刮过之后他们需要寻找下一个风口,如此相像的商业模式无疑是他们的囊中之物,一些资本也把这种新零售和无人货架模式联系在一起,他们看好无人货架模式。目前,已经有小e微店、老虎快购、果小美、哈米科技、猩便利、零食e家、领蛙、七只考拉等多家无人货架创业项目。
无人货架究竟有多疯狂?根据媒体梳理不完全统计,目前无人货架项目被披露获得融资的近30家,累计投资金额近30亿人民币。资本追逐的速度令人咂舌。今年刚成立的猩便利便已在天使轮拿到1亿元投资,11月初又获得红杉等机构的3.8亿A轮投资;同样,成立才半年的果小美也接连拿到了近5亿元的投资,无人货架的商业模式似乎被神化。
然而另外一些资本持反对意见,他们更加追捧为新零售等领域提供AI技术的企业,比如,旷视科技,商汤科技,深兰科技等人工智能企业,他们认为在商业模式和技术的对决中,商业模式永远是不堪一击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017年是人工智能”从概念进入了落地期,也是无人零售的元年,利用AI技术解决无人零售行业问题也颇受关注。深兰科技用图像识别技术和刷手支付等技术赋能冰柜,让冰柜可以自主卖东西,实现了刷手开门,拿了就走的体验。
旷世科技为无人便利店企业提供人脸识别,增加了身份验证功能,对防盗起到了震慑作用。
很多行业人士都认为,无人货架,无人零售企业要快速领跑,还需要提高技术壁垒。
科技的进步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产业结构和行为结构变迁逐渐加快,解决最起码的防盗问题,货损可以得到控制,盈利就有了保障,企业只要有盈利,就可以轻松谈成本控制,人效问题等问题,这一系列连锁问题逐一突破,距离胜利的灯塔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