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超市周刊

超市周刊媒体专栏

公告

《中国商报·超市周刊》是连锁的专业报纸,其前身是《名牌时报·超市周刊》(于2000年正式创刊)。作为全国首家连锁专业周刊,本刊始终秉承服务于连锁业的宗旨,在关注连锁业趋势走向、报道业内新闻热点焦点、传播先进经营理念、介绍实用管理方法与技术、提升现代商业文明、促进商品供需双方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并成为国内连锁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平面媒体,同时也是业界沟通和交流的信息平台。 《中国商报·超市周刊》目前已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及全国20多个地方协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也是这些协会每年重大活动的指定媒体及日常信息的专业发布渠道。 《中国商报·超市周刊》具有丰富的专家顾问资源,广泛的连锁界企业家的人脉积累,以及成熟的行业市场化运作经验。基于以上条件,本刊拥有自己的市场专业培训团队,并在全国业内专家和学员的支持下迅速成长。 此博客为《中国商报·超市周刊》官方授权行为。

统计

今日访问:880

总访问量:3392766

李燕川:引航超市发

2011年05月20日

评论数(1)

  你们不应该采访我,应该去采访我们那些一线的员工,特别是那些负责一线的店长,没有他们,就没有超市发今天的成绩。

●本报实习记者 胡若言

  他拉了一条椅子,坐在了记者的对面。点燃了一支红双喜,把他那老式的摩托罗拉手机调为了震动,开始了我们之间的对话。

  为企业 披肝沥胆

  “你们不应该采访我,应该去采访我们那些一线的员工,特别是那些负责一线的店长,没有他们,就没有超市发今天的成绩。”这是北京超市发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燕川在采访中的第一句话。

  诚然,他把功劳都推到了员工身上。却忘却了自己在超市发的力挽狂澜。

  1998年,超市发面临股权结构改制,公司产生振荡。每个人在那种情形下,都会考虑自己的经济问题和发展问题。李燕川坦言,当时很多外资和内资企业都纷纷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当时他的月收入也就1000多块钱,而一家公司竟向他承诺了5000多元的月薪,他也想过离开。不过,在超市发毕竟工作了许多年,有了感情,在经历一番思想挣扎后,他最终选择留在超市发。由于工作兢兢业业,在2000年10月,他当上了超市发的副总裁。

  2003年至2004年超市发遇到了发展过程中最困难的一段时期。2002年1月,超市发、天客隆合并;2003年,天客隆与超市发因人事纠纷对簿公堂,双方矛盾加剧。2004年,北京零售巨头物美集团和东北商业大鳄大商集团为争夺超市发控股权展开了激烈争夺,随后大商控股的天客隆将超市发告上法院,要求解除天客隆与超市发的《资产重组协议书》及《增资协议》,并要求超市发返还其资产1.13亿余元。能否在重压之下使超市发重新走上正轨,成为刚当上公司总裁的李燕川的一道难题。为了能使公司正常运转,李燕川亲自带队奋斗在第一线,与员工一起努力做好每个门店的经营工作;同时,和天客隆展开了艰苦的长期谈判,以保全超市发不受损失。在李燕川和超市发全体员工的努力下,超市发很快就焕发了生机。“从2004年亏损220万元,到2005年实现利润2200多万元。一年之内,我们不仅摆脱了重组的“阵痛”,还实现了盈利,这个成绩实属不易。”李燕川谈到当年的情景,不免感慨万千。

  如今,在李燕川的带领下,超市发已经大踏步地向前迈进。2010年,实现了32亿元的销售额,2011年,他给超市发订了36亿元的目标。

  说这话的时候,他看着窗外,目光深邃而又坚定。

  为员工 想其所想

  李燕川自上任总裁后,为超市发带来了一些新的理念。这其中就包括“五满意”工程。所谓的“五满意”就是员工满意、供应商满意、顾客满意、股东满意、政府满意。当时,这个理念的提出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反对者认为作为一个零售企业应该把顾客满意放在第一位。李燕川并没有去反驳这种不认同的声音,而是向他们进行了为什么把员工满意放在第一位的一番阐释:如果员工不满意,不对企业充满信心,不对企业有依赖感,他们就不会有好的服务,那么让顾客满意就成了一句空话。最终,他给员工带来的这种新理念,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我们超市发一直在竭力打造一种特有的家文化。在这个家中,没有你我,只有兄弟姐妹。”他所倡导的这种家文化,在员工心目中,已经渐渐成形了,员工之间已经互相当成了家人、亲人,一旦员工出现困难,大家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

  “超市员工的名字,很多我都能记住,我的手机号是在每个店的告示板上公开的。员工有任何事情,都可以打电话找我。我能帮忙的,就尽量帮忙。”李燕川不仅把对员工的重视说在口上,还表现在实际行动上。

  超市发玉泉路店有位叫刘淑英的员工,她的孩子3岁时得了白血病,得知情况的李燕川当时就发动超市发全员捐助。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短短两天时间,就捐助了30万元。如今再次说起那次捐助,李燕川言语中仍含着感动。他认为对于每个月也就两三千元收入的员工来说,这是很不容易的。

  只要员工家有事,无论给他打不打电话,只要他听说,他就会主动给家里有事的这些员工打电话,及时了解相关情况,而且这个习惯10多年来,他一直在保持。此外,李燕川坚持去给员工捧场,若实在有重要事情安排而去不了的话,他会委托他的副总或者该员工的主管领导,要求他们一定到场。“前两天我还跟别人开玩笑,说我接受参加的员工的婚礼已经排到了10月份,以大概每人600元作为贺礼的话,差不多已经2万多块了。”

  为顾客 亲善亲为

  “不管是计划经济阶段还是市场经济时代,企业都要真心真意去为顾客着想。”李燕川说,“我们必须要立足于社区,真正把自己当成社区的一分子,了解社区居民的一些需求、需要,只有这样才真正能够做到围绕居民来改变商品结构和服务,从而提供全方位服务,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社区服务。”

  面对目前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李燕川首先考虑到的是顾客的健康。为了保证生活质量,现在超市发一直在提倡社区居民的健康饮食,每年发放健康膳食手册,手册里面告诉居民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和什么搭在一起吃会有化学反应,对哪些部位不好,另外,超市发用健康膳食做菜谱,告诉消费者夏天吃什么、冬天吃什么、秋天吃什么、冬天吃什么,对消费者的身体有什么样的影响等。“这种健康膳食手册我们每年大概印刷20万册,顾客都会抢光的,因为这是免费提供给顾客的,目的是让顾客在超市里面买到健康绿色的饮食。”

  “我们超市发每个店里都备有常有药品,而且这些药品的种类会经常更换。以应对顾客在购物时的突发状况。另外,在有条件的店内还设有轮椅,这为残障人士在购物时提供了保障。免费送货人员则是为老年人预备的。”

  在李燕川的构想中,已经为超市发的未来做了一个很好的定位。“未来我们想让超市发的社区店达到每个年龄段顾客的需求。老年人在我们店里能够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在购物中感受到更多的温馨、亲情和照顾;家庭主妇不仅获得购物和休闲的体验,在购物中还能够学习商品知识,或者说积累生活能力,保证这类顾客的品质购物;让年轻人感到时尚、流行,提供他们随时想看到的最时尚的信息等等;让男士能够缩短购物时间,更便利;让儿童进入到我们店里就喜欢我们店。”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chaoshizhouk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