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16日
评论数(0)来源:石基商业评论
作者:Shann Luo
科技引爆未来,人工智能推动各个行业实现跨界重混,技术与商业新物种爆发。
从黑科技到无人零售,零售商、品牌商纷纷活跃在各个市场,尝试在全零售场景中进行零售智能化、无人值守化领域的探索,抢占消费者的流量入口、时间窗口,不断推进和提升自身在消费者当中的体验,基于办公室场景的无人货架;基于商业街区、住宅社区的无人便利店;基于空港航站楼、铁路网点大厅、港口码头、城市地铁、高速公路等多场景的自动贩售机;与自动驾驶技术深度整合的移动贩卖车以及送货到家场景… … 这些曾经出现在科幻故事当中场景,它们已经开始走入零售世界,深入消费者之心。
深兰科技作为AI技术基础设施服务商,为众多富有变革精神的零售企业、品牌制造商、以及新兴的零售业态企业提供了一个深度赋能、打造出消费体验的新生态。本期《石基商业评论》有幸电话采访到深兰科技创始人兼CEO、AI零售专家陈总,此次我们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交流。陈海波,澳洲海归,多年人工智能算法应用研究经验,2014年创办深兰科技,是国内人工智能切入零售行业的领先起跑者。深兰科技是目前国内无人便利店行业中采取神经网络和机器视觉等AI技术升级当下零售的领军企业。
《石基商业评论》:大数据、大零售已经成为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人工智能已经不再是痴人说梦,您认为未来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机器视觉、生物识别,自动驾驶技术等AI 核心技术,会给零售带来哪些崭新的场景?
陈海波:零售行业的进步经历了多个阶段,现在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如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整个零售行业,成了零售企业很大一个期盼。我们经常说,人工智能将会改变世界,当然可以改变零售,阿法狗可以下围棋,当然也可以卖商品。深兰坚信,越是技术时代越是要利用技术驱动产业以及行业的变革。我们开始尝试将自动驾驶、生物识别、机器视觉、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框架下的神经网络,强大递归神经网络等这些多层架构的类人脑架构的建设,运用在零售升级的环节上。我们认为,未来的零售一定是拥有自己的大脑,无论是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商超,还是街边夫妻小店,它们都会拥有大脑、眼睛和嘴巴,可以识别商品和顾客,能够与顾客对话,这种交互对话不是简单的数据库调用,而是基于语境的1:N的调用方式,它是具有思维的。无论店铺的面积大小,都可以进行有思维的商品售卖,无论是开一家新店,或者是对原有商店进行人 智能的升级改造,我们觉得都是有意义的。
未来零售一定是具有自己的大脑、眼睛和嘴巴,它可以自己实现售卖商品,并且比有人服务还要好。
具体应用场景方面,好比我们今天熟悉的天网系统,无论我们身处何处,都可以实时感知获取到所处位置。同样升级改造之后的零售空间,比如咖啡店、超市、便利店,如何准确无误地认识商品、认识消费者就很关键,这是第一步;其二,认识顾客之后,在结账的环节上,操作就会变得非常简单,目前深兰并没有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因为人脸识别仍然无法提供更好用户体验,在实际应用中,不让顾客戴口罩,不让客户弯腰取货,这些都不适用,因此我们选择生物识别的扫手方式,给商店提供一个ID,消费者走进任何一个商业空间,它都可以认识你,顾客就可以自由地选取商品,不用通过收银台的繁琐流程,拿了就走。我们说未来最好购物体验就是:客户就像在家里拿东西,最好的结算就是忘掉结算。这是我们打造重塑的零售新场景。
《石基商业评论》:未来有人零售与无人零售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陈海波:事实上,我们很少提无人零售的说法,因为我们要做的是对传统零售进行自然升级,和其他无人零售企业是不同的,我们是做AI基层技术建设者,我们的定位是“全球范围传统零售智能升级解决方案提供商”。当下,无论是无人或者是少人,都是对效率提升的诉求,那么很多的商店不可能无人的,也不可能都无人的。我们在减少人的情况下,还能够提高效率,能够更加优给客户的服务这是最重要的,这是技术可以实现的。比如收银环节,在消费者整个购物流程当中是不产生价值的,耽误很多购物用时。因此没有必要一定要让人站在收银台后面收银,他们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与体验。通过技术手段,让顾客拿了就走,这是最基本的。
《石基商业评论》:在无界全零售的消费场景中,能否请您预测下未来实体流量会朝着哪些业态聚集或者是分流?
关于流量的分流或者聚集,消费者即可以选择去有人店、也可以去无人店,后者主要优势是能够为客户带来更简便的购物流程体验。我们可以站在人的需求的角度上分析,一般可以分为计划性需求,和即时性需求两种,而即使性需求占人们需求的比例在70%-80%,这正是实体零售具有的价值。即时需求要满足便利性和快捷性的特点:(1)它就在我身边,比如自动贩售机、便利店、社区店等等;(2)方便消费者购买,简化购物流程。如果能够做到这些,客户自然会去,流量自然会来,这些会对传统零售商带来一点冲击,但不会完全替代。
《石基商业评论》:对于众多零售企业、品牌商而言,什么才是人工智能在企业应用过程中的正确打开步骤?
陈海波:目前零售企业和品牌商在往无人方向努力这个过程当中,市场上主要有四个流派。
第一是物联网流派,主要应用RFID等物联网技术,该技术诞生于上世纪30年代,50年代进入商用阶段。RFID应用于无人零售遇到的问题有很多,因为在液体、金属、铝箔包装上的RFID被机器误识的概率较大,很多商品都不适用,而且不能大幅度弯折,前台无人收银,但是背后贴标签的成本也很大,包括人工以及标签本身的成本,RFID技术本身存在很多硬伤,因此一直是深兰所诟病的,我们不看好这种方式,市场对此也颇有微词。我们认为物联网流派用RFID方向是有局限的,成本降不下来,采用RFID只是一个中间过渡模式。
第二是互联网流派,主要以小麦便利店为代表,这个流派成立的依据是人人都讲信用,走进店铺顾客自己挑选商品、自己扫码结帐,如果个别顾客不结账直接拿走或者食用,也没有相应的措施来解决,从根本上将无法控制丢失和损耗。因此我们认为该流派不能够成为未来推动零售升级的解决方案。
第三是基于重量感应仪器的流派,主要以简24等为代表,原理类似小秤,当顾客拿起商品,机器自动依据少了多少克数来判断顾客拿了什么商品。该种方案无论是否有结合人脸识别技术方案,我们认为没有实现对商品真正的机器视觉,其价值意义有待商榷。
第四是人工智能流派,主要分为三大板块:
1)构建AI零售大脑。使得店铺具备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2)机器视觉。商品一定要能够被远距离、非接触方式识别。用秤称重、贴RFID标签都不是最优方案,商品条形码未来可能也会被替代,因为条形码同样也需要扫描这样一个操作,在商品的层面上,一定要有基于商品图形的数据库,深兰科技团队归国之前一直长期专注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未来我们也将继续深入。当然这件事情一定会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幸运的是,有很多具有远见、赋有洞察的企业选择实践这条道路,认为商品识别一定是机器视觉、图像识别,这样就不需要录入商品,消费者拿起商品就可以直接走人,无论是现场食用、塞入口袋、或者装进背包,都可以拿了就走。
3)最安全便捷的支付工具是人本身。依靠人体本身,比如人脸、手的皮下血管结构,通过算法编制加密数字,用它绑定顾客的支付方式,消费者就可以用手或脸支付,消费者可以忘记带银行卡、忘记带手机,但永远不可能在出门后发现把自己忘在家了。带着自己,消费者就可以走遍天下购物。
《石基商业评论》:现在做无人值守、智能化零售的公司有很多,但应用效果如何,都仍有待时间的检验。您作为行业专家,您认为什么样的AI 赋能公司是企业需要的,它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陈海波:核心竞争力我想从两个维度进行说明。
第一是具备一定的领先性,从基因上看,相比互联网企业做人脸识别技术、或者零售企业转型集成人工智能技术,深耕在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企业是更具优势的,因为将人工智能用于零售是一整套工程体系,它需要大量的投入、需要很长时间,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人工智能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能够解决的,它需要大量的数据的积累训练才可以做到。
比如我们,深兰科技具有科研力量支撑团队,澳洲团队从开始为政府做“人的终生ID”项目,到后来为澳大利亚的大型商超做异常检点系统,那时我们就开始涉及到移动侦测系统。2014年回国开始尝试智能零售领域,现在我们搭建了 100多层卷积神经网络,它有大脑有眼睛。而在机器视觉领域,有三个难度级别的技术:固定背景固定商品、固定背景移动商品和移动背景移动商品,其中“移动背景移动商品”技术是最难的,这正是我们在努力并且已经达到商用阶段的应用。我们希望成为能够为零售行业赋能的推动者。
第二是一定要有2C的思维,这样的初衷很重要。现在很多应用案例中,他们并没有关注C端用户的购物体验,甚至有将只需要四步的购物流程直接延展为十几步。(1)需要很多客户须知、下载APP、要扫码。(2)排队进行人脸识别,识别的时候不许戴帽子、戴口罩。(3)进店后商品的可选性也有限,一定要在触摸屏上完成支付,支付了拿走还不能出门。(4)出门时,要二次读脸、确认商品,超高频的射线多次扫描,读到你选购的商品并确认正确绑定消费者后才可以出门。假如说这个耍酷的无人店旁边就有一家小卖铺,作为消费者你会选择哪家店铺?
《石基商业评论》:深兰科技从技术入手到产品应用,现在已经成功为零售企业提供多样的无人值守零售解决方案,未来深兰科技将对产业研发带来哪些突破和创新呢?
陈海波:目前深兰科技的技术积累主要集中在异常检点系统、无人零售科技、无媒介金融支付工具的研发及应用。2B主要提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包括:开门自选式自贩机定制;连锁便利店和夫妻便利店的智能化升级;商业综合体的人工智能新业态打造;以及数据服务。预计在2018年春节前后,我们将推出融合无人驾驶技术、零售通用大脑等创新应用, 敬请期待我们的惊艳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