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O2O评论猿-张施洋backspace

张施洋

公告

多年的商业地产策划经验,转型商场O2O,不专业,但专注。

文集

商场O2O(3)

统计

今日访问:44

总访问量:283244

年终总结:实体商业的线上线下,但求一变

2015年12月31日

评论数(0)

2015年开始,我们终于看到在前两年对于线上蠢蠢欲动的实体商业们,开始大步迈了起来。同时也看到了那些曾经只是实体商业配角的互联网电商,向实体商业们伸出了触角。几年前还觉得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线下和线上,在2015年中,渐渐模糊了界限。

所以我们看到大悦城开始提出智慧商场3.0的概念,猫酷服务的商场和购物中心突破170家,喵街和飞凡不约而同的搭起自己的平台补贴商场,银泰不知不觉就把自己改姓了阿里,还有微信中数不清的商场服务号和订阅号,以及逢年过节就开始没有底线补贴商家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商场和购物中心们,今年提的问题终于变成了“还有谁没做O2O?”。

当然,在跟风中,也有不少人开始思考问题:怎样才能把一个几乎被别人抄烂的应用功能,做的与众不同、印象深刻?怎样才能将一个原本日均客流5万的商场,再造一个日均流量5万的平台?怎样才能建立自己的大数据,而不是让互联网大户三下五除二把自己多年的老底给掀开?这些问题,化成众多关键词,天天萦绕在我们眼前:技术、互联网、运营、预算、数据......每一项都是一个陌生又新鲜的领域。

尽管我们看到了很多新鲜的尝试,但是真正给人留下印象的真不多,天津大悦城的良食局算一个。不过,在实体商业中,我们很难发现一个现象级的应用出现,就像微信在即时通讯领域、支付宝在移动支付领域、携程在旅游出行领域中。在应用宝中,喵街的下载量是22万次,飞凡的下载量是40万次,这两个平台级的应用,与其他动辄千万级的下载量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是因为技术力量不够强大吗?是因为产品设计不够人性吗?是因为推广力度没有达到吗?也许,只是用户的一句:对我好像没什么吸引力嘛。我们试问一下各位已经开始着手O2O的大佬们:你们真的站在用户的角度了吗?市场上永远不缺画大饼、抛概念的大忽悠,云里雾里听他们讲完,心里却还是打了一个问号:这东西有啥用?

或许从一开始,大佬们就没有把C端的用户放在第一位,大佬们看重的是B端的数据,那些原本沉寂在商场、商家后面的销售数据、会员数据,这才是驱动他们和实体间不断秀恩爱的动力。而那些想的太明白的实体们,一边拒绝大佬们的殷勤,一边又自己尝试触网,不管是在自己的努力下,还是在第三方的帮助下,各路英雄已经开始新的一轮线上线下的尝试。

不过有一点让人感觉十分欣慰,就是大家终于开始变化了,这也许就是实体商业前进的动力。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张施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