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便利

爱便利

公告

行业交流、信息传递、互通互利。

统计

今日访问:572

总访问量:1289301

养老探索爱便利告诉你一些避开弯道的经验

2017年05月03日

评论数(0)

核心概要:

(1)做养老服务的单体运营,即便有政策和财政扶持,也很难盈利。

(2)国外模式在中国行不通。

(3)做养老服务,要有一个大的综合体系(信息化、培训、评估、服务商整合)和大的管理结构(区级、街道级和社区级三级中心体系)。

1.你们都想错了

在比较早的时候,国家财政出来之前,我们当时就已经预先有些知觉了。因为当时客户量,原来育儿的量基本在40%以上,养老的量比较低,大概在10%多,后来发现的养老的量越来越多,那时起就开始关注养老,想了解下到底怎么回事?

家政行业两个最大的成本,一个房租,一个人力,其他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当时就想,怎么样能够变成零房租运营?从家政的内容分类开始思考,它包含哪些服务项目?简单来说就是3+X,“3”是洗衣、做饭、搞卫生,“X”是护理。无论产妇护理还是老人护理,都是护理。

这样一划分,家政就显得简单多了。刚才说了,既然家政里面最大的成本是人力和房租,那么如何把房租变成零?当时我就成立了几个专业事业部,其中有一个养老事业部,第一个试点在(北京的)东四。房子谈的也非常好,260多平米,楼上楼下,一年给老人服务两万块钱,只做服务,这个房子就给你用。当时的想法就是看看到底怎么能把钱挣回来?所以我们投入了7个人,家政也做,护理也做,养老也做,但最后的结果仍然纯亏钱。根本不是大家想的那样:你一做养老,给你一个免费房,你就赚到钱了,不是这么回事。

2、照搬国外模式行不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后来我又陆续参加了很多交流活动,还有到全国各地调研走访。当时走访了上海几家,还有南京的几家。实话说,上海的几家看完之后还是觉得盈利模式不够清晰,后来看的南京鼓楼区的,感觉他们做的非常好,特别受启发。后续又去了广州、福建,发现当地的一些养老企业也做的都不错。

国外的养老机构也做了调研,比如日本,我去了两次,发现一个问题,日本的模式搬到中国来行不通的,包括美国太阳城的模式,因为没办法盈利。

日本为什么能做成?原因在于它有长期养老保险制度、长期照护制度。2014年的时候我们就探讨过这个事,日本它是个评级制度,一个老人一个评估。比方说,一个老人一年可以买十万元的服务,国家财政承担5万,地方政府财政承担4万,到了老人自己只需承担1万。

日本的模式既然很难照搬,那我们在做养老过程中,到底该怎么做?

3、二次探索:“五位一体”思路

2012年我们跟朝阳区合作,这是个非常好的契机。

2012年的时候,朝阳区想做一件事情,当时北京市老龄办要求每个区都要拿出一个自己的养老特色,朝阳区当时的特色就是如何进行社会化养老?当时朝阳区邀请了很多领导及企业做交流,出方案。因为我们前期工作做的比较扎实,国内国外的调研都做了很多,因此当时我们出的方案被朝阳区相中了。

我们这个方案叫“五位一体”,就是:以信息化为切入点,培训体系为依据,评估体系为依托,整合服务商,拉动金融保险,这么一个体系。


信息化这块,爱侬从2003年就开始做,当时主要是家政系统,所有网上的派单、支付、结算,全部流程都没问题,网上交易基本在千万元规模,全部是直营。

当时有两个弱项,一个是呼叫中心,另一个是服务商整合。呼叫中心,后来我们请了一个专业的开发公司把呼叫体系搭建起来。服务商整合做起来比较费力,我们花了三年时间,现在差不多有200多家合作商。在当时叫“异业联盟”,在每个行业只选一家最好的,每家做标准做流程,然后上线。如果这个完成的话,在线交易量做到一个亿不是问题。

4、曲折中摸索推进

回到开头说的东四试点为什么挣不着钱?简单来说,你做一个养老服务的单店,或者叫驿站(相当于我们的一个家政门店),首先要满足政府的一些基本需求。北京市提的需求,我们叫六助,助洁、助育、助餐等等,这个满足之后你才能开展其他服务。基本服务完成了,人力成本也上来了,实际比房租还要贵。这个过程中你是很难完成一个驿站的单体运营。后来政府又说了,你们能不能连锁化?事实证明也不行,这个跟连锁没关系,它不是1+1=2的概念,它都是负的增加,你多少负加在一起是没有价值的。

基于这样一个考虑,我们在朝阳区设置了一个“三级中心体系”:区级指挥体系、街道照料中心体系、社区驿站服务支撑体系。

当时在朝阳区做了一个“指挥中心”,又建了一个呼叫中心。这个先要有一个评估体系,老人从哪里来?我们从前年(2015年)开始做评估。北京市有21家评估单位,我们公司占北京市场的22%。现在6个区做试点,老人都由我们的评估员来评估,所以我们拿到了很好的评估数据,现在我们有20000多的评估数据,这是个有效的数据库,可以据此开发服务项目。

有了呼叫,有了评估,包括刚才讲的三网合一(电话、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一个指导中心,下面会有几个中心,一是信息部分,二是培训部分,还有刚才讲的服务商整合,以及后面我们做的助餐这一块,整个这样一个体系才算基本完成。


助餐这一块,我自己专门做了一个餐饮公司。到底餐饮问题是什么样的?实践过程中发现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老人的套餐问题,第二个是老人的营养餐问题。大家比较熟悉的美团外卖、百度外卖等,这些外卖公司成本非常高,他们外卖配餐一般成本是7块到12块,如果我们做老人的上门送餐,一定做不起,所以这几年时间,一直在做配餐。在养老里面如果不做餐,对老人黏度是非常低的,这个一定要考虑进来。

5、养老是外面看着热闹

朝阳区50多家养老机构,他们的价格、阴阳面、房间结构我都很清楚,(朝阳区)这么好的位置,入住率只有40%多,所以叫“千军万马进养老”,进来都是一些什么人?房企、金融一类,他们状态都不太好,金融类企业靠拿保证金挣钱,比如你交了多少钱,这些钱被拿去做理财了。房产类什么想法?比如说我拿到10万亩土地,1万平做养老,9万平做别的了。所以大家都看养老热,其实你会发现从进入养老之后,养老更难干。

为什么这么说?如果我们家政行业营业收入做到1000万的时候,你会觉得这相当不错了,但在养老行业投3个亿到5个亿都是属于小企业,随便一个盘子就是3、5个亿。所以我们进这圈里发现压力非常大。

第二级概念属于街道级的,像北京一个街道,大概什么情况?潘家园街道我们进驻了两个驿站,一个街道33000多人,老龄化率30%左右。所以街道要求有一个照料中心,充其量30~50个床位。北京市原来养老机构是要求100床位,后来降到50,现在降到30,但是养老机构的生命线是50个床位,低于50个床位就不要做了,很难盈利。

最低一级就是驿站,北京市对驿站的要求是可以有床位,也可没有床位。一个驿站能够产生的营收基本表现在三项:床位费、餐费、其他购买的服务费。所以做单体的话,那是很难赚到钱的。当时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想法建立起了三级体系——区级指导中心,街道级照料中心,社区级养老驿站,利用三级体系相互支撑,从而把整个养老服务系统搭建起来。


6、回顾总结

最后简单回顾一下,做养老要站在几个角度:

第一,信息化一定要强大。我们后来自己专门申请的软件开发机制和大数据处理机制,我们也有自己的开发人员和外包团队。基本上有6个以上可以申请高新企业,如果做的多的话,可以做国家级高新。因为软件行业,它利润非常高的,软件服务毛利率可以达到70%-80%。而服务这一块做的话是非常辛苦的。小时工比如说30块钱,如果你合作企业,先要交税,6%还要交所得,所以所剩无几。

第二,尽管现在政策好,做服务千万也要小心,不做体系,单做驿站,其实也是一个坑,并不是很好的方向。

第三,做养老服务和做家政,一定要找到差异化。做养老要建体系,不要单纯考虑只做某一个点。另外,如果说你没有过分的资金渴求,也不要过早拿一些资本,对自己的资产过早的稀释,也受资方的一些制约,没有什么好处。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爱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