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旷

刘旷

公告

以禅道参悟互联网、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

文集

(3)

统计

今日访问:3256

总访问量:49141950

转型喜忧参半,陆金所该如何焕发第二春?

2018年04月05日

评论数(0)


凤凰网财经频道消息称,今年的3月5日,部分投资者来到陆金所办公地点,认为陆金所存在虚假宣传,代销产品再次违约,要求陆金所“还钱”。此前就有投资者质疑陆金所代销的两款“财富汇-尊理财”产品存在虚假宣传和尽调失职。


在水深的P2P行业,这些事情似乎都算不上“大事”,投资者甚至见怪不怪,但当主体是陆金所时,就显得有些不同了。陆金所是排名靠前的金融科技平台,各种荣誉加身,是投资者认可的风控能力较强的平台。在讨论陆金所为何会出现这些问题前,或许应该先了解下它为什么能够吸引到那么多的投资者。


陆金所崛起秘诀:获取投资者信任、模式可靠


一边是不断转型,一边陆金所却对外公布,发展6年以来,自己迎来了首次盈利。对于陆金所而言,在亏损的这6年期间,共积累了超过3000万的注册用户、交易量超过1.54万亿元、期末零售端资产管理规模4383.79亿。这些成就撑起了陆金所超过百亿美元的估值。而陆金所获得这些成就所花费的时间,只用了不到短短的6年。因而其发展速度相对于其它平台而言,堪称开挂,那么陆金所的崛起秘诀在哪?


秘诀一:获得了投资者的信任


首先,在P2P网贷行业中,类似于2011年9月,贝尔创投事件、淘金贷事件等层出不穷,这些案列的发生易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而陆金所以平安银行为背书,打消了用户存疑的平台垮台、平台携款逃跑的疑虑。


其次,较强的风控技术,把投资者的投资风险降到最低。陆金所通过革新出资人交易机制,以KYC投资者测评问卷制作量化模型,然后按量化模型将KYP和KYC进行匹配的方式提前为投资者进行风险评估,这样的交易机制能把投资者的投资风险降到最低。而且陆金所通过布置平安惠普线下4万人来进行线下借贷资质审核,这种古老、保守的方式让陆金所违约率控制在6%左右。这两种风控手段结合在一起,能把投资者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


最后,在低违约率的情况下,陆金所让体系内的公司(平安融资担保)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担保,从而再次确保把投资者投资风险降到最低。而且早期陆金所的理财产品已经能达到年化7%—8%,在“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模式下,平台获得了大量投资者的信赖。


秘诀二: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理财方式


首先,不断转型的陆金所的理财产品灵活性高,能囊括短期、中期、长期投资,而且分为定期、网贷、私募资管、保险等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大部分都能在二级市场交易,这大大方便了投资者资金回拢,赋予投资者更多的选择权。


其次陆金所建立了Lufax融资平台与Lfex投资融资平台,这两种平台涵盖了投资理财与网络金融服务,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的理财服务。陆金所依靠平安为母体提供的借贷者资源,已经初步建立起来衣、食、玩、医的理财圈,这能为投资者提供丰富多样的理财项目。


事实上,P2P网贷一直是高风险理财的代名词,大多数投资者积极投身其中,看中的是平台的稳定性、投资回报率跟风控能力。因而陆金所能在P2P网贷机构倒闭的浪潮中生存并壮大下来,实质上,靠的是强大的风控能力,平台的低违约率,加上给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理财服务。


但即便如此,在风云变幻的P2P行业,似乎谁也不能独善其身,陆金所也于几年前也开始了转型。


监管压力、业务结构优化,陆金所被迫转型


P2P监管风波始于校园贷, 以2016年的“辱母案”为节点,监管政策一年比一年严格,而今年的备案风波,则进一步加大了整个P2P行业的压力。不过陆金所早在2015年左右就开始转型,从主营P2P网贷业务,到一站式的理财平台,再到如今P2P网贷业务控制在10%左右,这都表明陆金所已经处于转型后期。那么早期陆金所为何转型?对于前几年的陆金所来说,大胆转型的原因可能离不开以下几点。


其一,作为平安旗下的平台,陆金所事实上比任何P2P平台都需要注意政策合规性。因而在面对国内P2P市场乱象频发,现金贷的监管政策日趋严格的情况下,碍于监管政策的压力,陆金所也不得不开始自己的转型之路。


其二,P2P平台业务不能为陆金所带来可观的盈利。早期以网贷业务为主的陆金所,虽然能把违约率控制到最佳状态,但是也付出了高额的管理费用。而且在市场前景清晰的情况下,网贷业务后续显然无法支撑起陆金所的高估值,因而转型势在必行。


其三,单一的P2P网贷模式抵抗风险能力弱。事实上我们都清楚,业务单一的理财平台易导致平台把生死寄托于一种业务,尤其是违约率极高的P2P网贷模式。因而转型为综合性理财平台的陆金所,抵抗风险能力很显然要高出之前单一的P2P网贷业务模式。


对陆金所这种大型金融科技平台而言,转型就像大船调头,一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事实也证明,陆金所目前还饱受着一定的困扰,而这些困扰也都源于金融科技平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那就是风控能力有缺陷。对陆金所而言,在初步享受到盈利的甜头之后,陆金所接下来的路又要怎么走?是继续稳住方向,还是要根据行业格局作出积极调整,抑或是会彻底抛弃借贷业务?


面对未来挑战,陆金所还得重点打磨风控能力


虽说陆金所被爆出了一些风控问题,但陆金所也有初次盈利的好消息。如今的陆金所,在监管政策的要求和变动之下,可以说依然还处于转型期。而且在未来,随着行业竞争格局的进一步规范,陆金所显然还要面临更多的挑战。


未来挑战一:投资者流失


虽说陆金所在去年实现了注册用户数量19.2%的增长,但陆金所要跟随监管要求,就必须要取消备付金模式,转投“第三方担保”的模式。从部分投资者短期逐利的目的来看,这注定会带来投资者的流失。此外,去年开始,陆金所的部分投资项目开始收取信息费。如旗下投资稳盈安E从无需信息费,到信息费从0.035%/月涨到0.056%/月,也会引起投资者的不适应。而且从陆金所如今的主流项目投资来上看,起投金额至少5万,动辄100万,收益在6.5%多,这也让许多中小投资望而却步。


但面对潜在投资者流失的陆金所,也不是无计可施,其应该着重从风控技术上加以调整,为中小投资者提供更加稳健而收益高的理财产品,以此吸引中小投资者。此外,陆金所还可以尝试发掘“第三方担保”模式的先发优势,以赢得备案风口后的新一批投资者。


未来挑战二:在金融科技趋势下,被定位为信息服务中介机构的陆金所该如何突围?


中国人民银行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0年到2016年全世界在金融科技领域投资总额从17.91亿美元,增长到了232亿美元,增长接近12倍。其中,中国区域投资占到了102亿美元。可见拥抱金融科技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陆金所的优势在于大型企业给予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和委托投资类等服务,也在于传统银行加互联网基因。因而联合传统银行,依靠银行手中长期以来积累的企业信贷资质,建立健全的企业风控系统,可以成为陆金所今后突围的方向。


而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理财的影响只会越来越大。未来在理财资产端层面,随着数据的累积和丰富,利用各种金融科技手段就可以达到了解每位借款人或企业的风险状况。通过多维度去收集投资者的用户数据,能为用户制定画像;在理财产品层面,则能运用各种金融科技演变组合,为客户提供更适合他的产品。因而基于人工智能等技术带来的质变,未来陆金所或许能实现良好的突围。


总而言之,在持续监管风波的影响下,P2P网贷平台玩法已经花样百出,瞅准政策漏洞下手的平台能获得一时的安逸,但是毕竟不是长久之计。陆金所依靠P2P网贷模式发家,而如今却正在淡化其立命之根本,实属形势所逼。现今政策力图让整个P2P网贷平台回归信息中介本质,也是大势所趋。陆金所虽然还未摆脱风控缺陷带来的阵痛,但盈利能力的初步具备,加上监管风口下的强大适应能力,不断转型的陆金所兴许能焕发“第二春”。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刘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