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05日
评论数(0)
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超过2800万辆,增幅的快速提升和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都在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未来汽车消费潜能巨大,人们对贷款汽车消费的热情也一同高涨,特别是现在80、90后主导的消费市场,贷款分期买手机、买房买车更成为一种新趋势。
这种贷款购车的大量需求必然会促使我国汽车金融市场得到迅猛的发展,然而目前的现状并不乐观,在如今全球市场汽车金融平均渗透率高达70%的情况下,我国汽车金融渗透率却仅为35%。汽车产销突增,金融渗透率却迟迟放缓、低靡不升,个中缘由还要通过与高渗透率的发达国家比较来看。
一、最大的不同来自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
在国外,信用卡消费十分普遍,其中美国的汽车信贷渗透率高达80%,是消费者最主要的购车方式之一。政府政策支持刺激消费、资本市场善于投机,一系列因素培养了美国人个人购车分期付款的消费方式。汽车金融源自美国,后在全球范围内扩展,美国作为汽车金融的鼻祖,贷款分期的消费观念深植人心,信贷购车的消费习惯根深蒂固。
对比而言,中国人则更勤恳踏实。目前汽车市场消费的主力军是以60、70后为代表的人群,他们仍在延续保守谨慎的传统消费观念,赚到钱才肯花,不倾向于贷款,很少超额消费,这也是目前影响汽车金融渗透率较低的主要因素。另外,有人认为钱不够才需要贷款,其实选择分期付款与钱是否充足没有必然的联系。对于习惯分期付款的美国人来说,他们只是选择平摊一时的资金到生活消费的各个领域,更早地享受到全面的服务。
二、金融企业资金来源不同
在国外,汽车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非常广泛,包括公司债券、购车储蓄、商业票据发行以及出售应收账款、应收账款证券化等等。丰富的盈利模式将企业的目光分散,使金融产品能以客户为主体,真正为顾客提供实惠、优质的服务。
而中国则恰恰相反,本身为顾客而生的金融产品却成了金融企业绑架消费者、牟取利益的手段。原因在于中国的汽车金融公司主要融资渠道只有股东增资、银行拆借以及发行金融债券,而其中由于审批困难等因素,八成以上的汽车金融公司只能采用银行借款的融资方式。这也就意味着在金融机构贷款购车的利率一定会高于银行贷款利率,金融公司不得不通过隐性收费或者诱导消费者购买保险等方式弥补利率差价,从而赚取利润。长此以往,顾客信任度每况愈下,消费体验也大打折扣,也造成了我国汽车金融公司多是外企的现状,阻碍了国内整体汽车金融行业的发展。
三、信用体系健全程度高低不一
成熟的社会信用体系维护了信用交易的市场环境,保障信用交易成为市场主要的交易手段。美国等发达国家普遍拥有成熟的社会信用体系,它规范人们的行为,保障信用交易的顺利进行。德国地铁无人检票,购票乘车全凭自觉,但是偶尔抽查发现逃票就会记录在案,伴随终生。在征信国家完善的信用制度和管理体系下,信用记录会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信用不佳,贷款可能会被银行完全拒绝。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启动于2003年10月,目前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无抵押信用贷款、个人消费贷款需求非常旺盛,但我国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薄弱,信用制度和管理体系无法达到要求,加大了汽车金融的风险。另外,汽车金融公司风控能力不够高,也阻碍了汽车金融企业大规模扩展渗透的步伐。
借互联网之风,中国汽车消费金融开始扬帆起航
当然,我国汽车金融渗透率普遍低下的说法并不绝对,有不少豪华车品牌就拥有自己的金融产品,比如宝马、奥迪、沃尔沃等都豪华汽车的金融贷款就普遍高于国内平均渗透水平,他们通过推出低利率的汽车金融来刺激带动汽车销售。
不过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中国的汽车消费金融却正开始在80后、90后、2000后等新一代年轻消费群体中流行开来。
首先,汽车金融消费的需求一直存在,新时代年轻人的价值观和消费理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分期购车的车贷需求只会增不会减。对于厂家来说,推出金融产品也能间接推动销量的提升。正所谓需求创造市场,即使困难重重,资本也不会放过这个大捞一笔的好机会。互联网的出现,为这些需求创造了移动端更直观可视的产品展示,更方便快捷地满足了年轻人的消费需求。
其次,互联网提高了汽车金融的服务效率。一方面,汽车后市场可做的服务不仅来自汽车金融,还包括汽车保险、美容、维修、配件以及汽车文化、二手车、汽车租赁等内容,汽车金融与这些内容还拥有非常大的深度整合空间,而互联网恰是最方便有效的整合手段;另一方面,随着政策的支持和放宽,加之消费者追求更便捷、极致的服务体验,与互联网的特质不谋而合,汽车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还有非常广阔的成长空间。
最后,互联网科技创新成果助力加强了风控。类似BAT这样积累了大量用户数据的巨头进军汽车金融,发展深化的信用评估体系,有利于加快整个行业的征信进程,有大数据做基础,风控效率和质量都会上升一个台阶,金融风险将大大降低。另外,与银行的标准信贷相比,互联网汽车金融手续简单零售,对市场消费需求把握更精准,产品更多样灵活。
互联网作为传统行业转型的必备利器,与汽车金融深度融合的步伐加快,在线上信息的直达反馈、贷款审批效率的提高、全面完整的服务平台、运营成本的降低、办理手续的便捷度等方面都有不可磨灭的优势,中国汽车金融有望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走向高潮,并实现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反超。
如何才能成为这场战争的赢家?
越来越多的金融主体涌进这个领域,竞争也在无形中提升金融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服务能力,又反向刺激了金融消费需求。未来汽车前景广阔,二手车市场、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车联网、无人驾驶都会成为汽车金融的风口,一场关于汽车金融的市场争夺战已经悄悄拉开了帷幕……要想成为这场战争的赢家,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消费者在购车时往往要涉及从车贷分期、汽车保险,到后期维修保养、零部件更换等问题,其实消费者是存在“一站式搞定汽车全生命周期中所有问题”的潜在期望,所以会有那么多人为网购打着“不用出门,送货到家”的旗号买单。将车贷分期产品与汽车保险、维修保养等服务整合打包,打造完整的一体式产业链,提供更加丰富的金融产品,这样不仅提高了自身金融产品的竞争力,扩大了服务范围,更能为汽车金融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第二,二手车金融市场同样不可忽视。中国的二手车金融市场低靡,除了政策限制、缺乏厂家补贴的因素,还在于整个二手车交易市场的混乱无序和客户风险的难以控制。瓜子、优信、好车无忧等众多二手车交易平台的泛滥是这个市场突飞猛进的证明,而其背后的暗箱黑幕也是这个市场仍未得到规范的痛点。在发达国家,二手车交易量远远超过新车交易量。为二手车市场的用户信用画像,完善和加强风控体系,二手车金融市场也是一块大蛋糕。
第三,推出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云计算和大数据正在渗透各个行业,不是因为潮流让大家趋之若鹜,而是对于把握用户需求、提供针对化服务来说,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至关重要。这些技术可以直接打通C端用户与B端厂商的交流渠道,打破客户寻求最适金融产品中信息不畅通的壁垒,更好地提升客户体验。以移动终端作为汽车金融的载体,为客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推出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都能更好地助力企业打进市场。
第四,提高风控能力。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房地产市场,贷款违约率的攀升是酿成危机的要因,这一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所以对中国的冲击不大是因为中国全球化的步伐谨慎,上一代人保守的消费观念也使整体金融行业发展缓慢。除此之外,P2P平台跑路、破产都是前车之鉴。现在汽车金融发展势头强劲,企业也不能松懈、忽略其背后潜在的金融风险,有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数据模型的新科技产品,提高自身风险控制能力,共同营造绿色安全的金融生态圈。
总体看来,虽然中国汽车金融市场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的差异,但国内盛行的互联网依然是引爆汽车金融市场的火苗。随着众多资本涌入,要想满足复杂多样的市场需求,还需把握市场关键点,致力于提供极致的全面、便捷、个性、安全的金融产品。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中国的汽车消费金融正在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