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平

王国平

公告

资深购物中心操盘手,对于商业领域各业态有深入研究。
擅长于以财经视角,揭示商业零售行业缤纷复杂背后的本质。以观点独到,穿透力强,引领市场对行业发展的认知。

交流微信:guoping55667788

专栏文章欢迎转载,请注明联商网+王国平,谢谢!

统计

今日访问:1353

总访问量:58686602

儒意并购万达电影:巨头诞生,开启猎杀模式

2023年12月20日

评论数(0)

电影院

来源/联商专栏

撰文/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王国平

影视巨头并购院线巨头,将诞生一个新的一体化巨头,从而开展一轮对于中小玩家的猎杀行动。

目前国内制作发行与院线影城都处于分散的市场状态,很多企业想打造一体化模式,受制于思维逻辑以及工业化能力,并没有真正跑通的玩家。制作发行做得好的,影城影响力都不大;影城做得好的,制作端水平都一般。

像万达电影曾经幻想基于影城渠道端强势的情况下,向上游制作端渗透,结果拍的大部分都是烂片,哪怕影城排片再支持,没人看也没用。擅长于影视制作的公司,遇到的痛点则是影城不愿意给排片,拍得自己认为再好,影城没排片,观众看不到也没用。为了尽可能多拿到排片,使出补贴等浑身解数。对于万达影城这种头部渠道,更是不敢怠慢,深怕万达影城起了个坏头,其它影城模仿万达影城排片,导致排片极度饥渴。

这么多年来,不论影城渠道端向上游渗透,还是制作端向下游渗透,都没有明星案例。当影视公司并购强势渠道公司,这种分散的局面可能面临终结。

影城渠道现收购好时机

为什么很多企业渴望成为一体化行业巨头,因为掌控制片、发行、放映等环节,就相当于对市场有较大话语权,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垄断,对中小制片公司、影城进行挤出。垄断意味着产生暴利,这也是美国当年为什么会出台《派拉蒙法案》对一体化巨头进行发行、放映分离。美国八大制片公司曾经占据了市场99%的份额,那可是当年号称美国十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电影工业。

美国《派拉蒙法案》出台的背景是:西班牙流感对公共场所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公共场所进行了限流,影院被迫进行停业整顿。电影院开始无力承担租金、人工成本、维护费用等,制片公司顺势入局低价收购资金断链的电影院业务,电影院市场通过大规模兼并逐步趋于集中。没有被兼并的电影院日子也并不好过,头部制片公司掌握片源市场,电影院拿不到影片播放,或者播放成本不断拉高,仅靠播放小体量冷门影片难以养活影城,这些影城陆续被边缘化,甚至直接出局。为了让电影市场能够规范发展,美国出台《派拉蒙法案》,对制片和院线进行分离,电影的黄金时代也告一段落。

美国当年走过的路,在其它地方有时候也会存在复制一遍的可能,毕竟暴利的诱惑是相当大的。

影院行业这几年估值一路下降,不论上市或未上市公司,经营大部分都较为困难。前几年华人文化收购UME37家影城花费数十亿。去年星轶影城试图出售给横店,标价30亿,后来出售给太盟投资只剩22亿,到了有人要就不错的地步。行业头部万达电影的股价仅为高峰的零头,经过多次巨亏,只能卖给制片公司,仅40几亿就可能被控股。尽管万达电影今年前三季度已经实现较好的盈利,奈何老板扛不住。大影城体系尚且如此,其它众多小影城老板出局,连水花都没有。可见影城渠道已出现最好的收购机会,专业资本开始进场。

大院线、大制片公司格局已定

国内电影行业开启的分线发行,使得行业话语权开始进一步向大制片公司、大影院集中。大制片公司手握S级、A级影片,采用分线发行意味着只有达到大制片公司认可的影城,才有机会获得首轮放映权。而影片第一周的票房占据整体票房的大头,如果不能获得首轮放映权,观众都跑去其它影城观影。当你一周后才能放映影片,黄花菜都凉了。

大的院线巨头是可以跟大制片公司博弈的。目前国内真正具备与大制片公司博弈的只有万达影城一家,因为万达影城占据了近20%的市场,且大部分为直营影城。其它加盟制院线对于加盟商的管控能力太弱,发挥不出效果。没有制片公司愿意放弃万达影城手上那近20%的市场份额,且万达影城客群质量极高。

万达影城

中小影城/院线的宿命是拿不到片源,或面临被制片方降低分账比率,对于内容端极度依赖的中小影城都是致命的。有的影城要么重新加盟像万达院线这种强势院线,共同抱团与制片方博弈;要么默默出局或咬牙硬扛看能扛多久。

院线市场会出现一轮快速向头部TOP10集中的行情,或者首轮被选出的6大影管:中影、上影、万达、横店、CGV、UME,将获得较大话语权。国内剩余几十家院线大部分市场份额都很小,有些一年一亿票房都没有,这些很大部分影城终将因为没有话语权,而选择加盟新的院线。

儒意、万达影城合体“威力”

大院线+大制片公司,话语权将被加速放大。没有哪家制片公司会轻易放弃像万达影城这种超强渠道。儒意+万达影城的合体,无疑将是其它制片公司难以跨过的坎。如果儒意继续加大对影城渠道的投入,不论万达广场带来的增量自营,或其它投资人换牌加盟,一旦儒意掌控的影城渠道占据市场近30%的份额,基本达到相对控盘,所有制片公司都很难不买这条通道的账了。

儒意在收购万达手上的万达投资股份时,特别强调万达广场渠道的重要性,合约中明确约定:转让方已促使万达商管(包括各关联公司或子公司)与万达电影(含分公司与子公司)存续的租赁合同(万达商管为出租方、万达电影为承租方)剩余期限不低于10年,且10年租期到期后可续展10年。

至于“万达影城”这块招牌,儒意反而无所谓,未来仍将返还给万达集团。等自己的新公司注册成功后,可能将对“万达影城”进行换牌。

根据万达电影公告:注册为目标公司及其子公司(含万达电影)所拥有的含中英文“万达”的商标、商号、标志、标识等(合称“万达品牌”),均不在本次转让交易范围内,应在双方商定的不晚于交割后 12 个月的合理期限内无偿转让给甲方指定主体,前述转让后,如目标公司及其子公司需继续使用上述万达品牌中含有中英文“万达电影”、“万达国际电影”、“万达院线”、“万达影城”或其它与影业、院线、影城运营相关的商标、商号、标志、标识等(“万达电影相关品牌”)。

甲方应在无偿受让同时使受让主体与目标公司或其子公司签署许可使用协议,具体约定以许可使用协议为准;(2)对于注册为目标公司及其子公司(含万达电影)所拥有的专利以及著作权中的财产性权利等知识产权(“其它知识产权”),应在双方商定的不晚于交割后 12 个月的合理期限内,就其归属进行甄别与协商,原则为:

1)仅目标公司和/或万达电影及其子公司使用的,应仍归属于原权利主体,

2)仅甲方及其关联方使用的,则应无偿转让给甲方指定主体,

3)甲方及其关联方为主要使用主体,但目标公司和/或万达电影及其子公司亦有使用的,则亦应无偿转让给甲方指定主体,但转让同时应通过签署许可使用协议免费许可目标公司和/或万达电影及其子公司使用。

儒意在内容端投资了《你好,李焕英》、《消失的她》等,有了自己的行业话语权,加上万达电影手上还有部分优质片源及IP,两者合体后,在上游端的号召力以及对下游端的吸引力会持续增强。加盟万达院线会带来优质片源的优先放映权,使得投资人加盟。外加万达电影手上还持有博纳影业的股份。制作端的合体,儒意控制万达电影旗下万达影视是较大概率的事。毕竟儒意8亿营收,有6亿来自影视板块,万达影视今年基本没有亮点,唯一最大的亮点是陈思诚的《消失的她》,万达电影又没把握住。这种整合有利于其电影工业发展之路。

大院线之路会让万达电影对制作方的话语权加大,甚至未来可能要求加大分账比例,获得更高利润。内容端的整合及工业化发展,会有更多的自有影视作品在自己渠道放映,甚至渠道占比够大时,对于外部渠道放映的依赖性可以做到很小,或者部分区域性作品可以做到单体覆盖。

国内电影行业制作端及渠道端走向集中,进行规模化、工业化生产的时间节点已到。资本驱动控制产业,加速产业集中度整合是未来趋势。儒意只是拉开行业的序幕,后期更多的整合会不断开启,形成一个个一体化巨头,幻化出电影的黄金时代。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王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