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30日
评论数(0)供给侧改革几天之间占据各媒体版面,甚至中央9天4提,“供给侧改革”到底是什么?,将对未来的零售格局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供给侧改革全称是供给侧的经济结构性改革。以前中国走的是需求侧改革,也就是传统的三驾马车,即投资、消费、出口。现阶段国内消费的突出性矛盾就是局部供给过剩与需求不匹配之间的矛盾。外在表现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商家边出售性价比差的商品,一边抱怨消费者用脚投票,数万亿海外购去了。
供给侧管理强调通过提高生产能力来促进经济增长,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于过剩的产能则通过价格、产能整合、淘汰等方式来清理。
或者简单说,以前走的路线是要“量”,未来走的路线是要“质”。着力改革中国“未富先贵”的局面。
上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开始主导供给侧改革与现阶段中国情况类似。70年代后期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恶果开始显现:1美元仅相当于0.36美元的价值,房地产形成泡沫,税收居高不下,企业生产进入萎缩。里根政府采用供给学派来刺激生产投资,带动消费。
此举导致后来美国产业产生重大变迁。
1、政府投资占GDP逐步下滑,私营部门成为GDP主要贡献者,也就是所谓的国退民进。
2、工业持续萎缩,服务业迎来高速发展。
美国的供给侧改革使得5大行业迎来快速发展,即公用事业、金融、教育与医疗、信息通讯、零售业。其中的代表性企业如IBM、沃尔玛等
在零售业,沃尔玛依靠并购和管理保持了十多年的高速增长,由区域型企业逐步走向国际舞台。零售行业的不断摸索及创新也使得第一家山姆会员店等模式都来自于那个时代。
在这个零售业处于内困外焦的现状,很多人都看不清楚零售业未来局面,中国的零售行业在供给侧改革浪潮中是否也能迎来像美国那个时代零售业的突然爆发。
美国当时的零售业局面属于诸侯争霸之势,虽然有号称全国性的龙头企业,也只在部分区域占据优势,跨区域运作仍然受到供应链牵掣。供应链环节主要由制造商掌控,零售商普遍还是走代销及向经销过渡为主模式。代销模式商品的所有权未发生转移,商品可退换货,库存压力转嫁给供应商。零售商被动为制造商销售产品,零售商在供应链环节中处于被动地位,整个供应链成本高企、效益低下。经销模式主要按买进库存结算,退货有价差。经销模式开始让零售商有了库存管理、品类管理以及供应链管理等概念。而这些跟现在国内零售业所处的环境基本相似。
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就是改变零售商在链环节被动地位,并逐步成为供应链的主导者。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供应链各环节跟零售商关联度都不大。产品研发由制造商把控。采购生产由制造商主导,零售商只是对已开发商品进行采购。物流配送由批发商跟制造商主导。商品营销沟通由制造商完成。商品陈列按照制造商品牌、品类陈列。管理由零售商为主,制造商给予促销员、设备等支持。零售商只在现场管理有一定的主导权,在其余环节全部沦陷。很多零售商在喊转型找出路,基本也都只在自己门店这个环节寻求突破。但在整个供应链环节当中你就是弱势,只有一个环节还马马虎虎,能有什么突破?
零售商要成为未来的主导者一定要参与到其余5个环节当中,或者说把制造商直接OEM化。零售商参与产品的研发设计,并直接下订单给制造商,制造商根据商业订单安排生产,再通过自建或者第三方物流进行配送,然后进入卖场按消费者为导向的方式进行陈列。
使得整个供应链环节是按消费者需求来设计的,而不是现在的制造商需求进行销售。零售商通过不断满足消费者在功能、心理、价格上的需求,来建立与消费者长期稳定的关系、
批发商环节未来逐步被取代,仅有小部分有竞争力的可以生存。
现在也可以看到永辉等企业与CJ等中间商进行合作,这种合作只是作为一种过渡。零售商在进入新的环节里,会发现已有的供应链无法有效支持,最明显的就是刚开业没多久的物美尚佳供应商之争。零售商暂时需要中间商来帮它完成前期的布局,这种合作意味着价格还要给中间商一腿和供应链效益相当低下。当零售商适应节奏后,未来的模式应该是零售商直接进行产地直采,以争取让消费者获得更加新鲜和低价的优质商品。
零售商也将完成区域直采——全国性采购——全球采购中心设立三大步伐。当做到全球采购中心设立时,零售商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已经具备走出国门疯狂开店的节奏。那时候的场景可能就是永辉华润等设立美国分公司、欧洲分公司或者印度分公司了。
要想取得供应链上的突破,零售商还需从技术(管理技术和硬件技术等)、品牌形象、员工满意度、消费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现有一些零售商在做供应链改革环节往往只偏重采购环节,也将为后期的失败埋下伏笔。
供给侧改革将让零售商更加注重消费者权益,零售商将致力于持续提高商品品质来满足消费者需求。能够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企业也将在这轮改革中受益,并打开国际化扩张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