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0日
评论数(0)来源/联商专栏
撰文/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潘玉明
迄今为止,跨境电商成功案例很少,但是中国低价服装和日常小件电商,正在吸引发达国家中“负担不起经济重压的消费者”,而且风头正劲。
Temu属于后起之秀
跟随主打低价服装电商SHEIN发展的脚步,成立于2015年的拼多多在2022年9月以“Temu”品牌进入美国,2023年初进军加拿大和英国市场。在SHEIN于2021年夏天进入日本后,Temu于2023年7月登陆日本。Temu不限于低价服装,提供从服装到日常小件、家电等多品类商品,并且以超越SHEIN的廉价感和速度感扩张,目前已经覆盖了47个国家和地区。Temu 2023年度销售目标为150亿美元(约合2.25万亿日元),下半年的增长势头强劲,全年销售业绩可能实现180亿美元(约2.7万亿日元)。
SHEIN在2008年推出了婚纱的跨境电商业务,起步以后赢得爆发式成长,特别是在新冠疫情灾难期间,SHEIN业绩呈现高速飞跃,可以在一周内完成设计到商业化周期,快递到美国,而且保持每天以极低的价格推出1000多种新产品,而且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的大众女性群体中,通常会被当作一个低价、好看为特征的电商服装品牌。
据媒体报道,SHEIN2022年的销售额约为230亿美元(约合3.46万亿日元),超过了H&M集团2235.53亿瑞典克朗(约合3.19万亿日元),接近运营Zara的Inditex(2023年1月销售额为325.69亿欧元,约合5.32万亿日元)。
SHEIN在2023年销售业绩可能达到300亿美元,二者比较,Temu在大约一年时间实现了SHEIN十几年的业绩,虽为后起之秀,但是赶超势头很猛。
兄弟的主要目标都是美国
据称,Temu的目标主战场不是日本,而是美国电商市场,报道称其美国业绩占销售额的60%,其次是南美和东南亚,未来会有较大的增长预期。
在美国,Temu和SHEIN之间的竞争正在升温。彭博社报道称,2023年5月,Temu在美国的销量比SHEIN高出约20%,9月增长了一倍多。
据媒体介绍,在市场营销方面,2023年7月以来,Temu每天投放1000万美元(约合15亿日元)的广告,主要投放平台选择Facebook和Google,这些平台媒体都不属于中国大陆游玩区。而SHEIN每天也花费800万美元(约12亿日元)用于广告渗透。
在大后方,两家公司总部都位于广州,不仅在线争夺网络电商客户,也在线下争夺渠道生产的供应资源。据说,Temu在美国开展业务时,对在SHEIN平台上有销售记录的供应商给予优惠待遇,特别是位于广东省的SHEIN供应商,针对性很强。
在司法领域,2022年12月,SHEIN提起诉讼寻求赔偿,声称Temu雇佣的网红正在损害SHEIN的声誉,发布冒充SHEIN的帖子来诱导消费者。
Temu在2023年7月因涉嫌违反美国反垄断法提起诉讼,指控SHEIN胁迫服装和杂货制造商不与Temu做生意。
结果,两家公司分别于2023年10月26日撤回诉讼,或许,争议在幕后继续。
“同门”兄弟,和而不同,各自突破,打造品牌特性,方为国际发展之道。
竞争、物流、政治方面有压力
同业竞争方面,Temu和SHEIN肯定会削减亚马逊在美国的市场份额。日本经济新闻11月12日文章报道,2023年10月份两家客户总数约为1.1亿人,一年内增长了4倍,已经接近亚马逊的90%,听到这个消息,亚马逊应该不高兴。2023年11月份的“黑色星期五”促销季,Temu的访问量比去年同期增加74倍,亚马逊的访问量下降了1%。
到今年9月,Temu在美国的月活跃用户(MAU)从一年前的460万增加到8240万。亚马逊确定大幅降低时尚类别的销售管理费用,提供降价空间,保护壁垒。2024年1月15日起,对于时尚类别低于15美元的商品管理费从17%下调至5%,15至20美元商品管理费从17%下调至10%。
同时,在美国有1.5亿用户的短视频TikTok旗下的电商TikTok Shop也于2023年9月登陆美国,加上速卖通在内的中国玩家之间还存在博弈。
在物流保障方面,Temu起步快,而且每天都在盈利,产品价格低、还要扩大市场,保障成本很大。有媒体分析,每笔订单的平均成本为32美元(约5000日元),其中营销成本和物流成本占多数,物流成本估计为8至9美元(约合1200至1300日元)。
Temu在中国有30多个仓库,主要在广东省,通过仓库转接、外包给海外的物流公司,高成本是不可避免的,持续扩张势必带来物流成本压力。为此,Temu已经开始建设海外仓,2023年11月15日,有报道称该公司在与国际航运公司合作。
SHEIN库房基地在广州,由于2021年至2022年海外扩张迅速,从下单到欧美接货大约需要两周时间,导致客户体验不佳。2023年在美国和欧洲设立配送中心,5月宣布开设全球市场,通过让当地企业开设市场等方法,增强产品阵容、缩短交货期。
政治方面的压力,主要是2023年6月,美国国会两党委员会发布了一份报告,点名批评Temu和SHEIN涉嫌采购在新疆强迫劳动的产品、侵犯品牌知识产权等。TikTok Shop在10月宣布,由于印尼政府强化“国内产品保护”,被迫暂停在该国的电商业务。
理性批评值得重视,不过这些批评没有损害收益,太多的草根消费者相信“便宜就是正义”。
谨慎规范应对亚马逊
在市场信誉方面,亚马逊作为电商领域的庞然大物,具有Temu等无法轻易跟上的水平。他们建立的物流基地和配送体系,提升配送速度和数字化售后服务,达到惊人的质量水平。
有调查显示,在客单价方面,Temu为25美元,亚马逊为47美元;在配送满意度方面,Temu为30%,亚马逊为52%;退款等售后服务满意度方面,Temu为19%,亚马逊为32%。在下单购买转化率方面,Temu为4.5%,亚马逊为56%。显然,二者有非常大的差距,Temu还处于种草、培养流量阶段。
在市场渗透度方面,根据美国科恩公司数据,亚马逊在美国服装市场份额从2016年的6.6%增长到2021年的16.2%。从2.3万亿日元扩大到约6.5万亿日元。在电子商务总销售额中占比超过30%,以至于大多数美国人使用亚马逊平台成为习惯。
大多数服装品牌,无论其价格范围如何,不仅在自己的网站上销售,还要在亚马逊租用通道、销售自己商品。
在数字化服务方面,亚马逊将海量数据转化为“服务价值”,除了电子商务购买历史外,利用“Prime Wardrobe”和“Eco Look”等技术收集数据,通过会员购买交付前试穿衣服,不喜欢的衣服可以自助退货,约定自愿自拍上传个人形象,从而改进对用户的定制化、个性化预测推荐服务功能,例如“协调”、“颜色”、“材料”、“轮廓”等,这些大数据正在被转化为高价值的服务产品。
在美国这个多民族、崇尚个性的国家,人与人之间差异很大,包括体型和肤色、气质、行动偏好,抓住这些数据源头,及时转为产品设计元素,肯定是一笔大生意。
所以,中国大陆电商到美国市场试水、博弈,首先要摆正心态、确定技术策略,在亚马逊面前感受压力和威胁,同时也寻找合作机遇,实现战略协同,不要自诩为大、跑到对岸为“女神”指引方向。
服装价格维持低端未必好
SHEIN引发低价服装电商大潮,Temu及时跟了上来迎合了国际化简约、低价服饰需求价值观。但是,服装不能一味降价,就像一位小红书网友评价Temu:“一直压价,商家只能在成本上做手脚,最后就是在本就名声不好的中国制造上火上浇油”。
美日两国服装价格走低。日本在1991年为100基点的服装价格,去掉通胀因素以后,令人惊讶的是主要服装价格30年来一直在缓慢下降。大致有两个影响因素,一是快时尚低价格服装将平均价格带拉下来,二是中高端服装消费数量下降。这份数据源自总务省的“零售价格统计调查”,可信度较高。同样情况出现在美国,根据源自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从2013年至2022年间,美国各行业的价格上涨比较,电力价格上涨了约45%,食品价格上涨了约23%,而服装价格上涨了约4%。简要归因,生活价值观转型导致支付愿望改变是根本。
服装定价政策需要更新。传统的价格政策的进价顺加,按照时序波段调变价,在市场不成熟时代,消费者简单跟随零售方节奏,随着市场需求自觉程度升级,客户支付意愿成为重要的价格调整变量,很多零售方不懂如何应对,导致价格应变能力下降。顾客支付意愿(WTP)代表顾客价值能力。要找到目标客群的“价格悬崖”,即:在“锚定”高价商品做背景的前提下,当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时,消费者购买意愿快速下降的点,从而建立新的一店一策模式,提高收益。
一个成功案例是日本麦当劳“区域分类定价”,按照店铺所在区域分为“都心店”、“准都心店”、“普通店”三类,采取不同价格。自2022年以来实施了三次涨价,2023年7月引入不同区域价格策略以后,一度成为媒体非议话题,但是经营结果表现很抢眼,到2023年12月营业利润将达到历史最高值400亿日元。
电商也是如此,竞相压价,会给原料方、生产方、物流方、环保方、消费方带来多方面的压力,除了前面隐含提到的假冒伪劣、大量化学混合添加物以外,还有海量售后处理难题。
以日本为例,纤研新闻调查显示,2020年国内服装供应量为35亿件,约合81万吨。其中,使用后淘汰的75万吨,废弃51万吨,再利用15万吨,实际回收10万吨,一年中每天重复利用的衣柜服装量只有6万吨。大量淘汰废弃服装以低价、电商货为主,后续处置非常麻烦。
结论
一、SHEIN和Temu比较,Temu有更广阔的平台,有“大哥”踩坑的前车之鉴和后发优势,值得看好。但两个“自家兄弟”要讲究竞合,不要频繁掐架;
二、兄弟俩与亚马逊比较,毫无优势可言,特别是商品供应渠道合规安全方面,是个软肋薄弱环节、容易被攻击;
三、所售商品价值前瞻性上,销售低价服装及日常杂用品的可持续性较差,对于生产方有巨大压力,给原料加工地带来低质就业、环境高耗的结果。日本大创低价战略经营趋势是收益低、转型难,正在不断地寻找拉高价格带的接口,科学环保、尊重人权、理性规划、提高附加值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