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财经

银杏科技

公告

文集

科技(43)

统计

今日访问:1232

总访问量:1009086

国产手机大浪淘沙,厂商们起舞于塔尖

2022年06月17日

评论数(0)

撰文 | 耳 令

编辑 | 珏 珏

过去几年,手机市场的混战日渐走向白热化。

在国际战场上,国产手机厂商火力全开,于红海中扩展市场容量,根据IDC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中华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38.3%。

排名前五的厂商里,除了苹果,其它全是本土企业。华为、vivo、OPPO、小米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和市场份额占比更是逐年提升。

回想2015年时,某位厂商大佬做了一个大胆的预测,说未来只有2-3家手机厂商能够存活。


当时行业一直拿这句话来取笑该大佬。

如今7年过去,从市场反馈来看,中国品牌不仅活了下来,活得还不错。但从整体市场来看,也确实有很多曾经耳熟能详的品牌,如今已沦为others。

而在目前仅有的几家手握“船票”的厂商里,一颗闪耀的星正在加速升起。

挑战高端

2000年9月,夏普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能拍照的手机J-SH04,因为内置了一颗11万像素的CCD摄像头,引得行业啧啧称奇。

彼时的中国手机厂商们,大多都还做着为外资品牌贴牌生产的生意。但却将手机中置入摄像头的创新牢牢地放在心上。

此后许多年,为了追求更好的摄像头,手机厂商将“像素内卷”做到了极致。

仿佛除了更轻更薄和更夸张的造型,手机影像几乎是通讯功能之外唯一可以交锋突破的领域。

一直到2007年,当大多数品牌还在执着于摄影的提升时,乔布斯带着iPhone横空出世,紧随其后的便是功能机全军覆没。

但我们都知道,苹果之所以能取胜,靠的并不只是更好的摄像头。

随着功能机走向衰落,国产手机的品牌势能全部清零。高端市场被苹果、三星瓜分殆尽。彼时,要复兴国产机,留下的只有低端市场的份额。

一个百花齐放的市场,竞争维度一定也是多样化的。


在功能机时代,由于大多数品牌只执着于单一功能的提升,使得手机的创新一度陷入体验的瓶颈。

进入智能机时代,行业里的比拼开始有了更多维度。

从黄章处取经回来的雷军,2010年拉着前谷歌研究院副院长林斌和前摩托罗家手机专家周光平等人,一起创立了小米,以性价比终结了山寨机的历史,

“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联想)” 以“合约机”横行市场。站在同一个起跑线,大家实力旗鼓相当,但谁也没料到了,后来只有华为出了头。

来自东莞的vivo和OPPO,以极具美学的设计自成一派。2011年,正式进军智能手机领域的vivo发布的vivo V1,更是主打音乐功能。

天下三分的战国格局,在此时便萌了芽。

此后几年间,大到OV、小米,小到一加、realme、努比亚、360……层出不穷的手机品牌、互联网手机,不断挖掘出深层的垂类市场的需求。

2015年,全国手机产量正式突破了20亿台。尽管在国外市场获得的手机销量大部分来自于发展中国家,中低端手机依然是赢得市场的主要渠道。

但随着品牌不断渗透,向高端市场进军,国内手机厂商显然已经完成了第一步。

国产手机做了许多尝试,比如小米尝试进一步提升小米数字产品线档位,并将高端屏下摄像头手机成功量产;OPPO则以OPPO Find X3系列和一加9 Pro双品牌并行,希望用设计和质感打动寻求消费升级的消费者们。

vivo的冲击高端之路走得并不显山露水,但却相当稳健。

去年上半年联合蔡司技术研发推出vivo X60 Pro+,收获一片高端影像好评之后,下半年带来了融入首款自研芯片vivo V1的vivo X70 Pro+,将技术结晶和影像特长继续发扬光大。

vivo用X系列向上试探,用S系列把自拍体验和轻薄做到极致。不经意间,vivo已经悄然成为令业界无法忽视的耀眼之星。

这无疑要归功于vivo在创新、技术、性能、体验等方面的深入自省与创新。

冲出维度

很快,国产智能手机的竞争来到了下半场。


相比于一窝蜂入场的上半场,下半场却显得有些萧瑟。从早年在乐视、360中选择展位乐视的酷派,到今年先后被传出“卖身”消息的黑鲨和魅族。


无数品牌在这个赛道走向沉沦与销声匿迹。

和功能机时代一样,行业走过了一段拼营销、炒概念,技术上却无甚突破的日子。

直到进入2017年,元器件采购成本上涨,迫于供应链压力,行业一下子变得岌岌可危。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手机企业数量最多的国家,堪称竞争最激烈的“红海”市场。


根据中国信通院统计显示,今年1-4月份,国内累计上市新机型达137款,可谓是“天天有新机”。

在手机消费的黄金时期,用户平均一年多就换一次手机。但如今,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已经31个月。

用户换机周期延长,行业彻底进入存量竞争时代。于是出货量连年下滑。2022年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总体出货量大幅下滑,约7420万台,同比下降14.1%。

机型越多,消费者在选择时反而更加纠结。如何让消费者不再困惑?

vivo提供了一种堪称样本的思路。在营销上,vivo主张缩减综艺冠名和明星代言,加大创新投入,通过微云台、120W快充等领先技术在行业和用户中树立科技形象。

再在CSR方面辅以公益计划,积极捐款驰援武汉、河南、山西,推出vivo听说功能等。通过切实的投入,让品牌沟通不再仅仅依赖于广告。

在研发投入上,vivo也在不断持续升级。除了明确设计、影像、系统、性能四条长赛道,在长赛道的研发投入上,研发投入也不设上限。前文提到的X系列已经打造出多个爆款产品。

熟悉科技圈的朋友都知道,vivo近几年猛砸研发,首发了屏下指纹、升降摄像头、微云台等多项引领行业风向的创新技术。所以在业内已经打下了不错的知名度和口碑。

为了优化折叠屏手机的使用体验,vivo更是在铰链上狠下功夫。在vivo X Fold折叠屏手机上,仅铰链就占整部手机零件数量的四成,高达174个零件,成本也飙升至1200元,约占售价的13%。

去年的V1影像芯片,由vivo与手机SoC厂商深度合作,历时2年、投入超300人研发而来。为vivo X系列本来就十分出色的影像能力,再度锦上添花。这还仅仅是vivo芯片战略的第一步。

从重金投入研发,连续首发多项关键技术,到推出全新的旗舰手机序列,vivo的产品思路一直十分清晰:在vivo+iQOO双品牌运营的逻辑之下,形成优势互补。但更重要的是,vivo并没有拘泥于科技圈的数据竞赛,而是切实的以用户体验出发,让产品形成了突破点,促成了更多高端用户的尝试。

如今的vivo在高端市场上已小有斩获。vivo旗下分为X、S、Y等系列。以外部视角进行分析,X/S系列定位清晰,爆款频出。

去年三季度,vivo在4000元以上的中国高端手机市场份额已跻身前三名。2021年vivo更是以21.5%的市场份额位居中国市场第一。iQOO系列去年也在4000元以上高端市场崭露头角。

根据Counterpoint数据显示,具体到500美元到599美元这一区间,2021年vivo的市场份额已涨至20%,去年同期为10%。

入门级高端的入场券vivo已经稳稳地拿在手中,在行业风云变幻之际,vivo正在成为中国手机业的底气。

走向塔尖

IT行业一直都是金字塔结构,“28原则”之下,但凡能走上塔尖的企业,一定是经历过剧烈的外部碰撞和自我迭代,才能形成真正形成难以撼动的竞争力。

回顾中国手机业发展的二十余年中,攀上塔尖者寥寥,稳坐潮头的更少。在新的竞争格局中,过硬的实力已经成为必备。但更重要的是不懈的坚持。

成立27年的vivo历经多次移动通信技术变迁,不仅由始至终屹立潮头,行业水平更是从优秀达到了顶尖。

这离不开品牌推崇的“长期主义”以及从母体自带的“本分文化”。

在品牌集中度高的中国手机市场,国内外手机厂商之间的军备竞赛依然在不断加码。


在动荡之中,vivo用坚持和定力握紧了最后的船票。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银杏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