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那些事

互联网那些事

公告

有态度 够深度

统计

今日访问:13926

总访问量:14171976

高配33.6万起?小米SU7价格曝光!网友:财报带给雷军的勇气?

03月21日 10:56

评论数(0)

阳春三月里,小米再传利好讯息,3月19日晚,小米披露了2023年度财报完整版,其中净利润与研发强度双双走高,国内市场,智能手机的高端化取得了初步成效,欧洲市场,小米14 Ultra反响强烈,加上雷军押上全部身家和名誉的SU7发布在即,小米全员自上而下都沉浸在一派欢天喜地的氛围里

胜利从来不易!小米取得的成绩,首先要恭喜,不过,鉴于智能手机行当和新能源汽车行当都是竞争空前激烈的修罗场,这两大万亿级赛道,强如巨头苹果也只能退而求其一,小米以一己之力,驰骋在资本和技术高度密集的手机与汽车江湖,前路必有未知的阻力,除非战略重心转移?

01,小米SU7价格敲定:雷军探风?

3月20日午后,科技圈突然噪动了起来,因为近一段时间频频冲上热搜的小米SU7被媒体曝出定价,据相关媒体口径,小米集团已确定SU7定价,目前标准版的定价可能为26.6万起,高配版的定位为33.6万起,不过发布会前仍有可能调整。

截至发稿前,小米官方并未针对价格进行辟谣或回应,不排除更晚时候,回应的可能性,包括媒体报道中提及的“此次定价相较于去年下调了3万~5万的幅度”小米亦未进行回应,所以,具体的价格,可能真得等到28日晚发布会现场,雷总亲口宣布了(发布会中临时改PPT都是有可能的)。

很多网友疑惑,为何一台汽车的定价如此神秘?痛痛快快宣布,让目标用户早早准备钱包不香吗?其实,就算是智能手机,它的最终定价都要等到发布会上,何况汽车这种单价十分高昂的产品。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而言,一辆汽车是他们除了房子外消费的最贵实体,用户首先就十分看重价格,这是第一层考量因子;

对于绝大多数车企而言,对于小米这样的“不速之客”,排挤算不上,但提防肯定或多或少,甚至就有知名车企CEO表示,看雷总定价后才决定自己新品定价,这其实反映了一个浅显的商业逻辑——谁先定价(出牌),谁就显得被动。

李斌直播间谈小米

所以,基于已知线索,不排除雷总也想通过媒体之口探一波口风的可能性,看看全网对这个流传出来的价格版本做何反馈,最终再和高管开会微调,都是有可能的,定价是基于产品力和品牌力及市场供需来综合评判的专业活,慢工出细活,也就是说,最终的价格,大家耐心等到28号晚上了。

小米SU7的产品力在早前那场技术说明会上,相必大家已有领略,此处不再赘述,品牌影响力这一环,尽管与华为苹果尚存差距,但是,跟一众新老车企相比,单单在互联网上的话题度,可以说形成了降维打击,小米目前需要的就是打造高端品牌认知。

高端的产品打磨靠什么?

营销、渠道、供应链管理……都十分重要,但是最核心的仍然是研发与人才!

小米当前有研发人员17800人,占比达53%,这个配置在科技大厂中,还是比较豪华的,人才的问题解决了,下面就要谈钱了。

研发投入需要真金白银,小米SU7上市的首年,基本上是很难实现盈利的,理想、小鹏、蔚来……都是前车之鉴,也就引出了一大核心问题,小米账上的钱,还够任性烧多久?

02,这头“现金奶牛”,绝不能瘦!

小米集团2023年实现总营收2710亿元,同比微降3.2%,但是,经调整净利润达到193亿元,同比增长126.3%,这一水平,已经达到了小米上市以来的第二高的高点,小米经营回暖,已是不争的事实。

拆解三大核心板块来看,手机业务仍是小米的重中之重,2023年全年实现1575亿营收,约占公司总收入的59%,不过,这一收入项同比还是下滑了5.8个点,报告期内,小米共出货1.46亿部手机,同比下降了3.3个百分点,智能手机ASP为1081.7元,同比下降2.7%。

全年度的微幅下滑,其实有多方面的原因,多方调研机构的数据皆显示,过去的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少下降了4个百分点左右,也就是说小米的出货下滑,其实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小米ASP的下降主要是海外市场低价手机的出货量高企影响了平均分,在国内市场,小米ASP反而是同比提升近20%,考虑到智能手机毛利率也同比提升到5.6个百分点至16.6%,多项数据支撑了小米坚定不移充高的决心。

不过,小米14和14 Pro虽然在4~6K阶段表现惊艳,一度成为季度国内份额第一名,但是要实现卢伟冰口中的6000元~10000元超高端曲间的突破,并不容易:

在该价位段,国内有苹果和华为两座大山,全球市场还要再加一个三星,要想打破消费者的惯性认知,小米在高端品牌感知的层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何况,国内还有满血回归的华为,家喻户晓的Mate60系列发售至今,销量已近1000万台,而Mate60系列恰恰是在6K~10000这个超高端区间,再加上iPhone 15 Pro\Max,小米的超高端,想在销量上追上它们的尾灯,短期来看,不大现实。

目前小米14 Ultra在小米官方商城显示的评价有7万+,京东小米官方旗舰店显示的评价有2万+,天猫小米官方旗舰店评价有1万+,也即仅这3个线上渠道,已经有了至少10几万+的销量,小米线下的渠道也是一个出货大头,小米官方虽未公布精准的销量,但保估计全渠道的出货量已该有20W+,这对于小米而言,已然是巨大的一步。

不过,在华为Mate60 Pro和iPhone 15 Pro Max动辄千百万的销量面前,仍然相距甚远,所以,高端客群覆盖面仍有待拓宽。

2024年,华为定下了一个亿的出货总目标,拔高了业界预期的40%,意味着,国内6K~10000区间,竞争更加激烈,与此同时,荣耀OV等巨头也都在往上冲刺,在该价位段皆有布局,仅凭国内市场,小米突破的想象空间实在有限。

意味着,在小米极为擅长的海外市场,保持中低端大杀四方的优势之外,还得在欧洲狠狠发力冲高,目前来看,小米在欧洲的高端对手,除了苹果三星,还有荣耀和OPPO这两大国产友商,在自研军备竞赛上,TOP大厂也是互不相让,最终能赢取多少份额,八仙过海,各凭本事。

除非小米突然宣布成功自研了重磅级的SoC,否则很难抢到华为的高端蛋糕,但小米想要在高端价位端实际突破,国内市场,必须得有足够的体量。这一相互制衡的局面,短期很难突破。

意味着,小米要保持住手机业务的毛利,还得持续复制小米14和小米14 Pro这样的高端爆款,2024年的小米15和小米15 Pro能否担此重任?拭目以待!

手机业务之外,IoT与生活消费品2023年收入同比微增0.4%,互联网服务收入2023年同比增加6.3%,意味着,这两大现多奶牛仍然是相当稳健,不过相较于手机,它们对小米集团的贡献只能算是第二大现金奶牛。

当下的情况是,必须保障第一大现金奶牛的体量,同时确保第二大现金奶牛的稳健增长,因为这是小米持续烧钱的底气来源。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小米账上现金储备达到1363亿,这一水平,遥遥领先蔚小理没毛病,但是,钱再多,也得省着花,而且相较于苹果荣耀OV主要聚焦于智能手机业务的竞争对手而言,小米的研发资源已然呈现分流之势:

2023年,小米研发投入191亿元,其中,智能电动车等创新业务,就占到了67亿元,假如SU7一炮打响,接下来的新车型开发与研发,线下渠道的拓展与升级(比如有望从2s→4s),同样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在小米汽车未实现正向现金流之前,都得靠第一第二现金奶牛来输血,而第一现金奶牛,给汽车输血之后,留给自己的研发预算,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于是又绕回到卢伟冰突破6000到1万元价格段的问题上来了,想要突破这一区间,除了品牌建设核心就是需要有重磅的黑科技加持,华为自研CPU和卫星通信,小米也有了卫星通信,但是SoC仍然是高通方案,而要把自研SoC武装起来,需要源源不断地烧钱,OPPO烧光百亿关停哲库还历历在目。

雷总如何平衡好SoC研发与汽车研发的优先级?

当然,我们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28号之后,如果小米SU7定单大爆,小米股价必定暴涨,源源不断的热钱进来,一切悖论,都将迎刃而解!

拭目以待!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互联网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