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商业

一刻商业

公告

每天十五分钟,阅读一篇干货。

统计

今日访问:583

总访问量:4470869

创维二代接棒,林劲面临“三大考”

2022年06月28日

评论数(0)

来源/一刻商业

作者/宋沉影 

编辑/周烨 

中国家电企业正迎来新老接棒的时刻。  

近期,昔日彩电大王创维宣布“少主”林劲接班成为新任掌门人。

6月8日晚,创维集团宣布,原董事会主席赖伟德已达到退休年龄,将辞去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等一系列公司职务,自7月7日起生效。公司现任执行董事林劲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及执行委员会主席。林劲的另一身份是创维创始人、控股股东黄宏生及执行董事林卫平夫妇之子。

继海尔、海信两家公司完成接棒后,又一行业巨头完成二代接班。值得一提的是,历经数年市场风雨,创维集团是中国彩电业唯一幸存下来的民营企业。

这场接班之路早有铺垫。2011年,年仅27岁的林劲留学归来不久加入创维,从基层做起。当时,家电市场繁花锦簇,黄宏生提出2020年创维销售收入要达到1000亿。  

十年之期已过,直到2021年,创维的营收才刚过500亿大关。走在这条铺好的路上,林劲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

创维以电视业务起家,目前以电视业务为主的多媒体业务仍占据总营收的将近一半。但随着新电子产品层出不穷,市场上家电行业整体处于相对衰落的状态。

除此之外,近几年创维还开拓了造车与光伏两大新业务。早在三年前“造车热”的资本拥趸下,创维就进入造车领域,但大把烧钱能否为继?

光伏是新能源领域的新风口,但如康佳、TCL等老牌家电企业都盯上了这块肥肉,创维如何突出重围,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时代与市场的进化,创维帝国走到了变化的路口,新的商业版图如何打造?新业务能否超越老业务重焕活力?是飞得更高还是登高跌重?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正将一盏聚光灯投向这位新任掌门人。

1、家电业务颓势明显,创二代接班寻找新空间

2022年6月,创维集团(00751)发布,公司现任执行董事林劲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及执行委员会主席,自2022年7月7日起生效。  

目前,林劲已与创维集团签订了为期3年(自今年7月7日起)的服务协议。其薪酬包括每年50万元的董事袍金、每年最多300万元的标准薪酬,以及相关年度花红奖金。去年他在创维集团获得的总薪酬为860万元。

此时,距离其父黄宏生创办创维已逾30载,创维销售额突破70亿元成为“彩电大王”的高光也是20年前的旧事。少主林劲面临的有老问题,也有新局面。  

公开资料显示,林劲出生于1984年,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本科学历,2011年加入创维集团。  

目前,除了担任创维集团执行董事,林劲也担任创维旗下酷开网络、创维数字,以及开沃新能源汽车等公司的执行或非执行董事。开沃新能源汽车是其父黄宏生的二度创业,也是创维集团面临家电行业新形势下的商业版图新探索。  

林劲初入创维的2011年,据家电行业数据调查机构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11年1月至12月,创维整体彩电零售量第一,这是创维在2010年连续五年禅联彩电销量及液晶电视销售额双第一后,再夺2011年销售冠军,并在3D电视领域稳居行业领先地位。

创维G35,图/创维官网

但这份辉煌很快迎来落幕,2013年以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观看视频的方式从电视端转移到移动端,整个彩电行业重新洗牌,创维很快跌落神坛。  

彼时,创维选择的战略是把大量资源投入到OLED显示技术上,希望走高端路线。这对当时的行业巨头来讲,也许不失为保持竞争力的方式。遗憾的是,显示技术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廉价替代品可以和OLED竞争,让后者优势不再。  

这一战略期也成为创维行业地位之变的分水岭,从此创维在家电领域辉煌不再。  

根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为4450万台,同比下降9.1%,而创维电视在2020年中国市场的销售量为759.7万台,同比下降15.9%,其在2020年的销售量下跌幅度超过了整体彩电行业。这意味着行业的衰落在创维身上表现尤为明显。 

2020年全球电视机出货量排名前五分别为:三星、LG、TCL、海信、小米。昔日巨头被挤出前十。  

随着科技发展,从电视机称霸一方到手机、电脑、平板遍地开花,创维在行业颓势之下,加之不适宜的发展战略,更加远远落于人后。 

此时,“少主”林劲在创维开始独立挑大梁,瞄准了连接“电视”与“网络”的空间。  

2014年,在乐视影响下互联网电视市场大热。林劲与时任创维集团软件研究院负责人王志国搭档成立酷开网络,开始拓展创维的互联网电视新业务。二人分别担任酷开网络的董事长和总裁。  

酷开网络2018年剥离硬件业务,专注互联网电视系统等软业务。2020年7月创维对外公布了欲拆分酷开独立IPO的消息。2021年,酷开系统的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12.34亿元,同比增长17%,约占创维当年总收入的2.4%。  

此后,酷开成为OTT领域估值近百亿元的独角兽公司,获得了腾讯、百度等的投资。创维数字发布的2021年财报显示,截至当年年底,酷开在中国市场累计覆盖智能终端逾1.18亿台。  

尽管跑出了一些成绩,但少主林劲的新探索无力抵抗如今家电行业衰落的大变局。与此同时,创维也在寻找应对的路线。它对电视业务的依赖正逐渐减弱。2021年创维以电视业务为主的多媒体业务营收273.7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47.9%,目前仍是营收第一大支柱,但在占营收比同比下降了11.2个百分点。  

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是创维前绕不开的新问题。

2、探索造车领域,面临烧钱难题  

率先探索造车的是黄宏生。  

2010年12月,黄宏生出资成立了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汽车是他在家电之外最早涉足的业务,也在此后数年为林劲进入汽车行业打下了基础,林劲在开沃新能源汽车担任董事。 

开沃集团最开始造的是商用车,彼时黄宏生联合厦门金龙以及南京东宇汽车共同出资组建了南京金龙客车,专注纯电动汽车制造。新能源客车领域“三电”核心技术的积累完成后,开沃集团又将关注点转向乘用车领域。  

彼时,新能源补贴正惹来资本市场青睐,一辆纯电动大巴最高可以获得100万的补贴(包括国补和地补)。   

同时,南京获得了2014年世界青年奥运会的申办资格。按惯例当地政府会采购一批新能源大巴,在这面前,当地企业往往更有优势。  

为了赶上这趟时代列车,黄宏生砍掉了燃油车生产线,全力投入新能源,同时申请新能源车生产资质,并在2012年获得入场券。  

同年,“南京金龙新能源科技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黄宏生担任董事长,林劲担任总经理。  

2013年南京亚青会,南京金龙获得100辆纯电动大巴订单,次年青奥会,南京政府又购入576辆。南京金龙立时净赚1.5亿,父子俩的造车计划似乎前途一片光明。   

2015年,新能源市场迎来大爆发,南京金龙继续收入8796辆订单,成绩耀眼。但随着政府订单的落幕,南京金龙辉煌不再,2016年销售量同比腰斩,一落千丈。同时期,新能源骗取补助事件频频出现,苏州金龙总经理跳楼自杀,政策方面的补贴限制更加严格。这场声势浩大的新能源客车潮流很快偃旗息鼓,相对应的是乘用车领域的新增长。  

黄宏生也顺势调转了方向。2016年,南京金龙更名为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2017年开沃获得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企业发展中心迁移到乘用车。 

开沃MPV,图/开沃汽车官网

2018年,黄宏生带领南京金龙汽车与徐州达成合作,投资70亿元建设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彼时其汽车公司的年销量已将近5000辆,依赖造车业务,黄宏生似乎又向行业巨头之路前行了一大步。  

同时期,开沃和创维集团旗下的“酷开网络”成立合资公司,负责研发车联网产品。酷开网络一定程度上成为创维汽车的软件供应商,林劲作为酷开的负责人与造车又多一重交集。  

2020年,开沃推出了进军乘用车领域的第一款产品:天美ET5,价格介于15万到20万之间,正是燃油车和电动车交锋最激烈的区间。   

但天美ET5上市后销量低迷,这或许与该车毫无技术核心竞争力有关。  

当年,在被问到ET5的卖点时,黄宏生答非所问。他全完没有提及技术相关竞争力,反而吹捧天美ET5“没有一氧化碳”以及“一键躺平”的休息模式。还提到自己基本上每天都会在车里午睡半个小时,连高血压的老毛病都好了不少。   

或许是天美ET5销量不佳坏了天美汽车的招牌。  

2021年3月,开沃集团从创维手中收购了创维汽车的商标,用于旗下汽车品牌。就此天美汽车消失,创维汽车诞生。目前,创维汽车已经完成第一期上市辅导工作,原计划2021年申报科创板IPO,但截至目前,这一宏图伟业仍未有新的进展。  

创维汽车面世后,2021年7月第一款车EV6上市,至今累计销量只有1.1万辆,且大部分都卖给了B端企业,只有少数交付到C端消费者手中。  

今年3月,创维自称在海外交付了800多辆EV6。然而,曾有一位接近创维汽车高层的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这份成绩单水分很大,有些国家只订了几辆车,然后就没有下文了,所谓的墙内开花墙外香绝对是无稽之谈。”  

也是在2021年3月,黄宏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创维集团未来要拆分10家公司上市。这个计划正在逐步进行,目前处于上市序列的包括酷开、创维汽车和创维电器。  

新的接力棒交到林劲手中,酷开曾在他的带领下崭露头角,但目前离成为创维帝国的核心与主营业务仍相去甚远;造车烧钱已是业界共识,黄宏生更曾明确表示创维不造车、造车太烧钱;而家电行业的衰落在新兴其他电子产品的强劲攻势下尤为明显。  

这三大板块,推动哪个都不容易,林劲还在寻找新的商机。

3、光伏新能源,能解创维近渴?   

光伏的商机,创维抓住了。  

2018年,国务院发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到了要发展太阳能。创维抓住机会,在2020年1月成立了创维光伏,正式进军光伏行业,尽管当年业务没有太大增长。但2021年,随着“双碳”提出和“光伏整县推进”政策,创维的光伏业务开始一路狂奔,成为资本市场上令人瞩目的新的增长点。 

2020年、2021年,创维集团以光伏业务为代表的新能源业务分别营收1.04亿元和41亿元,增幅高达3843.3%。截至2021年底,创维集团已合作超过6万户家庭户用光伏电站。 

相比于其他老牌家电企业,创维在新能源行业的投入更大也更瞩目。到2021年,新能源业务已是创维集团五大业务之一。  

尽管有相当的决心与实力,巨大的商业帝国转身不易,创维在光伏领域选择了一条更能轻装上阵的路线。以TCL与康佳为比较对象,前者将重心放在光伏玻璃,后者则着力在光伏组件使用的硅片。这都是需要巨量资本投入与高技术壁垒的硬骨头。  

创维把重点放在分布式光伏上,其门槛相对较低。主要为个人用户安装光伏电站,负责电站开发、建设、运维和咨询,自己并不需要负责生产。  

创维本身并不涉及光伏设备制造,主要采取融资租赁模式,由业主与创维光伏合作的金融公司签署融资租赁协议。租赁期内用户分期向金融公司支付租金,期满后,光伏电站归属业主所有。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避免业主遭遇“光伏贷”骗局,即切断某些小厂家以“0费用安装”哄骗业主贷款,最后卷走资金的情况,而且相关产品的后期维护方面也更有保障。 

创维光伏房,图/创维光伏官网 

但这一模式的风险在于,后期维护业主关系,如同传统家电售后保障,做不好会损害品牌信誉。这种模式的常规合同上均会约定,在租赁光伏电站期间,承租人应采取一切合理措施防止对租赁物的侵害。租赁物的损坏、毁损、灭失等风险由承租人承担。  

即便遭受不可抗力,也不可免除租金支付义务。也就是在使用途中,如果租赁的光伏产品发生损坏,维修费用需要业主承担,另外即便因为不可抗力导致产品无法使用,后续租金也不会免除。  

据科技新知报道,曾有安装过创维电站的业主称:发电站亏不了,但是大头都被银行和创维赚走了,而且没风险。承租人却是是担大风险,赚小钱。   

创维要想在这一模式下有所成就,那就需要用自己在用户端几十年的的品牌声誉“作保”,才能推进光伏业务。  

作为老牌家电巨头,创维在这些地区早就铺展了丰富的线下渠道,也有一定的信誉积累,用当年“电视下乡”的思路在新时期做光伏业务。2021年创维一年时间就安装了6万个家庭户用光伏电站。

把目光投向分布式光伏使创维有了新的活力,集团股价一度翻了5倍。此后,创维还打算发展工商业用户,并且引入金融服务,全面铺展在光伏产业的布局。

光伏产业良好势头面前,少主林劲接棒,不知在这条路上,他的战略将把创维引向何方。  

回到这个商业帝国的开端。1976年,国家宣布恢复高考后,命运为埋头劳作中黄宏生开了一扇新大门,他短暂复习后成为恢复高考后首批进入华南理工大学的大学生。4年后,黄宏生交出的毕业论文是黑白电视机设计。临别校园之际,他告诉老师:“总有一天,我要创建出像索尼、松下一样的企业。”   

1989年黄宏生拿出手中的10万元积蓄,创办了创维公司。他解释“创维”的含义是“创造新思维”,而SKYWORTH代表的则是“天空一样广阔的价值空间”。

数十年风雨一晃而过,创维一步步成为庞大的商业帝国,在未来它将交出怎样的答卷,这支新的船舵正握在林劲手中。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一刻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