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商

天下网商

公告

记录互联网商业的人物和故事。

统计

今日访问:7106

总访问量:11346270

3亿!蜜雪冰城,跨界收购了一家新公司

今天 09:26

评论数(0)

陈新生

出品/天下网商

撰文/杨洁

当“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的魔性旋律还在街头巷尾回荡时,这家以平价产品横扫下沉市场的茶饮巨头,已悄然将目光投向了新赛道。

国庆节期间,蜜雪冰城发布公告,将通过增资和股权受让方式,以2.968亿元获得鲜啤连锁品牌福鹿家53%的股权。这则公告,揭开了蜜雪冰城的野心——这家现制饮品巨头的业务版图,正式从茶饮、咖啡,延伸至主打鲜啤的微醺赛道。

被蜜雪冰城收入囊中的福鹿家,并非毫无根基的新玩家。公开数据显示,这个鲜啤品牌成立于2021年,自诞生起就主打“现制现饮”的核心模式,产品矩阵覆盖经典原浆、果味鲜啤、小麦精酿等多元品类,门店则布局社区、商圈、夜市等餐饮高频消费场景,强调新鲜现制以及高性价比的大众定位,与蜜雪冰城的客群画像高度契合。

2023年5月开放加盟后,福鹿家更是凭借迅猛的扩张速度成为赛道黑马。据《财经杂志》报道,截至2025年8月,其门店数量已突破1200家,覆盖中国28个省份,这样的扩张速度远超同赛道多数品牌。快速拓店的同时,福鹿家还实现了盈利,2024年品牌税后利润为107万元。

图源:福鹿家官方微信公众号

选择此时收购福鹿家,蜜雪冰城的算盘较清晰。它看中的或许不只是赛道的增长红利,更是想把万店加盟体系以及冷链网络的资源复制到新领域,试图在鲜啤市场再造一个“平价之王”。

但现打鲜啤不是柠檬水,消费场景、原料保鲜,以及早已盘踞的传统啤酒巨头与新兴连锁品牌,都在考验其跨界能力。蜜雪冰城的玩法,在新赛道还能奏效吗?

投入雪王麾下,福鹿家不是外人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啤酒品质需求升级,现打鲜啤以新鲜、无添加的优势快速崛起,成为精酿啤酒市场增速最快的细分赛道。蜜雪冰城在公告中直言,收购福鹿家是为了把握现打鲜啤行业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品牌更是同步披露了开店目标,预计2026年将福鹿家门店拓展至2500家,并规划从供应链、品牌运营、加盟体系三大维度推进协同,为这一目标铺路。

从表象上看,这是茶饮巨头向鲜啤市场发起的跨界冲击,但这步棋实则是一场早有伏笔的布局。

翻开福鹿家的股权图谱会发现,其实际控制人田海霞,正是蜜雪冰城CEO张红甫的配偶,她是蜜雪冰城发展史上的关键角色,曾经深度参与了品牌底层逻辑的搭建。

2005年,蜜雪冰城还只是河南郑州街头一家靠1元冰淇淋试水市场的小作坊,创始人张红超用极致性价比的单品打开市场后,亲戚们看在眼里,纷纷凑钱想要加入经营,这也逐渐催生出蜜雪冰城加盟模式的雏形。

在萌芽阶段,作为张红超弟弟张红甫的妻子,田海霞看到了下沉市场对平价饮品的巨大需求,而张红甫成为初代加盟商后,田海霞几乎全程参与了加盟模式的打磨,从选址逻辑,到供应链思路,她对下沉市场以及平价扩张的底层方法论有了解。

2018年,田海霞开启独立创业之路,瞄准便利店赛道推出“芙鹿家”,首店特意选在张红超的母校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几乎复刻了蜜雪早期靠校园店积累第一批年轻客群的路径。不到三年,芙鹿家在河南铺开百家门店,甚至喊出“2023年千店、2024年跻身行业前十”的目标。

但便利店赛道已是巨头割据的红海,十足、美宜佳等品牌凭借成熟供应链和规模优势领先,田海霞很快意识到,要突破竞争壁垒,必须找到更适配自身资源的赛道,而正处于爆发期的现打鲜啤赛道,进入了她的视野。

这个赛道既需要一定的扩张能力,又依赖冷链供应链支撑,恰好与蜜雪冰城的核心能力高度契合。2021年,田海霞将芙鹿家的重心全面转向精酿啤酒,推出“福鹿家啤酒厂”。

正因如此,福鹿家处处渗透着浓厚的“蜜雪基因”。从品牌定位看,福鹿家打出“成年人的奶茶,叫做微醺快乐”的口号,直接锚定与蜜雪重叠的年轻客群。天下网商发现,为贴合年轻客群,降低饮用门槛,它将酒精度控制在2.3—5度,开发果啤、奶啤等有清甜口感的品类。价格上也贯彻平价策略:5.9元的基础鲜啤、8.8元的茶啤、9.9元的果啤,即便最贵的区域限定款也仅14.9元,比多数同赛道品牌低出30%—40%。

图源:福鹿家官方网站

从运营模式看,它也复刻了奶茶店的轻量化,20多平米的小店、以外卖自提为主,连门店选址逻辑、装修风格都与蜜雪茶饮店高度趋同。为了突出现制,福鹿家也和奶茶店一样,把接酒开关放到消费者可以看到的位置,当面把啤酒接到杯子或是袋子里,强化新鲜认知。

田海霞用数年时间完成了福鹿家的团队搭建、产品验证与门店铺垫,蜜雪冰城也以最低成本拿到了鲜啤赛道的“入场券”。

据天眼查显示,鲜啤福鹿家品牌母公司福鹿家(郑州)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实控人为田海霞,麦浪同舟、赵杰以及贾荣荣为股东。在这笔交易前,田海霞直接持有福鹿家60.05%股权,并通过郑州麦浪同舟企业管理合伙企业间接持股20.41%。交易完成后,田海霞持股降至29.43%。

据《东十四条资本》测算,这部分股份价值总估值约2.2亿元,这场家族业务整合,既让蜜雪快速切入鲜啤赛道,也让田海霞“落袋”超2亿元,堪称一场双赢的布局。

鲜啤赛道玩家混战,对手各有护城河

押注现打鲜啤,福鹿家承载着蜜雪冰城在新赛道再造一个自己的未竟野心。从某种程度上看,这很像“幸运咖模式”的战略延续。

2020年,蜜雪冰城推出咖啡品牌幸运咖时,打法与如今布局鲜啤如出一辙,同样以极致低价破局,用5元的美式,不到10元的拿铁击穿咖啡价格底线,与库迪正面对战。

同样依托母公司的加盟体系与供应链资源,幸运咖确实在咖啡赛道跑出了速度,据Tech星球报道,截至2025年7月,幸运咖全国签约门店总数已突破7000家。

它的核心目标是复刻蜜雪茶饮的“万店神话”,但从咖啡整体行业来看,这一目标仍未达成。关键的问题在于,咖啡赛道的竞争逻辑与茶饮不同。今年以来,借助外卖补贴大战,Manner、古茗、瑞幸等众多连锁品牌从一二线城市向下沉市场渗透,直接冲击幸运咖的价格优势;而咖啡消费者对品质的敏感度高于茶饮,相比之下幸运咖的复购率与忠诚度并没有那么高,增长逐渐显露出瓶颈。

也正是这份未竟的野心,让蜜雪冰城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个具有爆发潜力的赛道,现打鲜啤。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精酿啤酒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中国精酿啤酒市场规模已从2022年的42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80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2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5%。

从消费群体来看,现打鲜啤的主力客群是18—35岁的年轻人,与蜜雪冰城奶茶、咖啡的用户重合度超过60%,这意味着蜜雪冰城无需重新教育市场,就能将既有客群转化为鲜啤消费者。

但这个看似蓝海的赛道,也已挤满了玩家。从竞争格局来看,现打鲜啤市场目前形成了传统巨头、新兴连锁以及区域品牌三足鼎立的态势,每个阵营都有自己的护城河。

在现打鲜啤赛道的竞争版图中,新兴连锁品牌以轻量化运营为特点,精准切中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成为赛道中颇具活力的阵营。其中,以优布劳、海伦司、猫员外为代表的小酒馆品牌,堪称这一阵营的标杆。

成立于2013年的优布劳,凭借为海底捞定制精酿啤酒成功在餐饮场景打响名气,此后转型自有连锁赛道,优布劳聚焦高性价比以及社区渗透策略,2024年门店数量突破2000家,成为现打鲜啤连锁领域的头部玩家。

而海伦司、猫员外则走出了另一条路径,它们以平价小酒馆为载体,用做奶茶的逻辑重构鲜啤消费。比如简化产品SKU、降低酒精度适配大众口感,门店装修也更贴合社交需求。这些品牌的核心优势在于社交场景以及轻量化的运营模式。

相较于新兴品牌的灵活,传统啤酒巨头则凭借数十年沉淀的供应链硬实力,在赛道中占据稳固地位。2019年,上市公司乐惠国际就将精酿鲜啤定为第二主业,推出现打鲜啤品牌“鲜啤30公里”,快速在商超、社区铺开;泰山原浆啤酒则聚焦短保鲜啤,以德国风味、纯净酿造、短保为核心标签,在北方市场尤其山东区域形成强品牌认知;珠江鲜啤依托本地啤酒厂资源,实现毛细血管式的覆盖。这些传统巨头的护城河,本质是供应链掌控力。

此外,还有部分区域品牌盘踞在地方市场,这些品牌虽然规模不大,但熟悉本地消费习惯,对蜜雪冰城的下沉策略构成了一定挑战。

鲜啤的“蜜雪时刻”,能到来吗?

蜜雪冰城与福鹿家的联手,的确在现打鲜啤赛道构筑起了独特的竞争优势:一方面,蜜雪冰城手握现制饮品行业最成熟的加盟体系,蜜雪冰城2025年中期业绩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全球门店网络已突破5.3万家,较去年同期的 43218家增长22.7%,其中中国内地门店达48281家。这些加盟商不仅有丰富的线下运营经验,对蜜雪冰城的平价策略也高度认同,一旦福鹿家开放加盟,很容易形成万店复制的规模效应。

另一方面,蜜雪冰城的冷链网络是破解鲜啤行业痛点的关键,鲜啤的保质期极短,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路高度依赖稳定冷链,而蜜雪冰城的冷链能力与配送体系,能够帮品牌更好地降低损耗率,保证品质。

不过优势之下,蜜雪冰城要在鲜啤赛道复刻茶饮神话,面临的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现打鲜啤与茶饮虽同属现制饮品范畴,却在产品属性与消费场景上存在本质差异,这些差异正是蜜雪冰城需要跨越的关键。

从消费场景来看,茶饮产品主打即时解渴,消费场景分散在街边、校园、写字楼等各类场所,用户决策周期短,日常复购率高;而鲜啤的消费场景更具社交属性,多与家庭聚餐、朋友聚会、夜市宵夜等场景绑定,用户不仅关注产品本身,更在意消费氛围,这与蜜雪冰城所走的快消逻辑不尽相同。此前,福鹿家虽以“成年人的奶茶”定位试图打通场景,但仍然有一定的场景适配度不足的问题。

另一大挑战在于平衡平价与品质的关系。无论是此前的幸运咖,还是如今的福鹿家,蜜雪冰城始终以低价为核心竞争力,但酒精饮品与茶饮、咖啡不同,消费者对品质的敏感度更高,一旦出现口感波动或食品安全问题,还可能对蜜雪冰城的口碑造成冲击。

对于整个现打鲜啤行业而言,蜜雪冰城的入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的低价策略可能会倒逼行业整体降价,加速中小品牌的淘汰,尤其是那些供应链不稳定、成本控制能力弱的区域小品牌。同时,它也会教育更多下沉市场的消费者,推动现打鲜啤的普及,扩大整个赛道的规模。但谁能胜出,不取决于谁的价格更低,而取决于谁能更好地平衡成本、品质、场景三者的关系。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天下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