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商业财经

零售商业财经

公告

传递最新零售资讯,链接行业先锋人士,聚焦零售发展规律。在这里,探索新零售。

文集

月评(3)

统计

今日访问:924

总访问量:27829672

竞争、防御、图强,便利店何去何从?

2020年12月13日

评论数(0)

出品/联商专栏

来源/零售商业财经

撰文/吉光先生

说起便利店,日系三杰从以往的光彩夺目到如今黯然失色,进入中国后,似乎长期水土不服,完美的商业模式虽然有效,遗憾的是,时代变了。

目前规模最大、门店最多、发展最快还是以本土系为主,本土系区域品牌在与日系品牌近身肉搏战时,没有丝毫畏惧,表现出的是敬畏和奉陪到底。

1992年,全球便利店霸主7-ELEVEn在深圳开出首店。1996年华联与日本罗森便利合资在上海开出第一家门店。2004年全家便利进入中国,总部设在上海,至今没有走出“舒适区”。7-ELEVEn、全家、罗森在中国市场有不同的区域发展侧重,在速度和门店数量上有的具有先发优势,有的后发先至。

截至目前,7-ELEVEn便利自入华以来,似乎选错了阵地,在京深耕多年,门店始终没有突破200家。前期主要业务全靠深圳撑着,最近几年好像才缓过神,开始疯狂下沉,分别在成都、重庆、青岛、天津、福州、西安、长沙、郑州等地以区域加盟的形式开拓市场。据传,7-ELEVEn武汉大有不可逆之势,两家门店已经倒戈Today便利店。

罗森便利战略最为犀利,首战阵地选在上海,与华联的联姻,让后来者罗森在沪站稳了脚跟,“觉悟”较高的罗森读懂、且深刻理解了国情,开启下沉市场之路。分别与中百、中商等中字头企业在当地与本土系竞争中拔得头筹。目前全国门店突破3000家。据悉,罗森中国入华22年之久才开了2000家店,最近两年疯狂扩张,新开门店1000家。罗森24年来,至今未盈利。

输在起跑线上,后来者全家仅用了一年,在上海门店就破了100家,并于4年后紧追罗森达到200家。一路狂奔的全家,2017年内地门店破2000家,罗森直到2019年才达到这一目标。给自己在中国找到了新标签:一家在魔都玩得很溜的便利店。如今坐拥近3000家门店,闷声做着一门超70亿元会员的大生意。

日系便利店品牌在日本及东南亚国家依旧是王者,可在综合发展如日中天的中国,发展策略不再见效,且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像便利蜂的王紫、每一天的刘越,有家的张磊等人,都是出自日系便利店的优秀职业经理人,他们将日系便利的管理精髓和商业模式有效的与中国实情结合,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并在近几年发扬光大,使得本土系品牌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以北京的便利蜂来说,创始人庄辰超与王紫就是一对完美的CP,熟悉资本运作和人工智能、数字化的庄辰超负责管理系统开发及融资等。庄辰超表示:我们先做了一个基金,通过投资摸索各种各样的领域。我们发现,一个商业模式已经得以验证、但在中国多年没爆发的行业,存在巨大潜力——便利店行业。

于是,我们从被称为“便利店荒漠”的北京出发,3年10个月,在全国的20个城市已开出了超过4000家门店,且实现了盈利。相比之下,在中国门店最多的日系便利店罗森,开出3000家门店花了24年时间。

王紫主要负责门店整体运营及后台供应链等业务,他表示:对传统零售企业来说,能卖货是核心能力,也是终极使命。在零售大变革的背景下,这个定理仍然成立。但我们希望强调一个新的维度,就是企业能否获得高质量、高忠诚度的海量用户。我们从“人、货、场”的数据化重构入手,部署和迭代便利蜂的整个智能便利店经营系统。

据CCFA发布的2020年便利店行业报告显示,便利店行业是近三年来中国销售额增速最快的零售业态之一,其年均销售增幅达到约20%,年均门店增幅接近10%。

品牌便利店发展仍有巨大的想象空间。一方面,相较日本等发达国家,不论是单店覆盖人口数、单店坪效,还是销售额占社零总额比例,中国的便利店行业仍处于区域化自治阶段,缺乏全国一盘棋思维;另一方面,中国连锁便利店目前仍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的一二线城市,西北部地区存在更多的市场增量。

据了解,按照便利店行业规律,一家便利店从开业到盈利一般要经过7年的营运周期,但便利蜂却只用三年就在北京地区实现盈利,实属难得。

再拿武汉Today便利为例。“昨日已去,未来可期,活在当下,把握时机。”这是宋迎春赋予Today的美好寓意。

“诞生”于南宁的Today便利店,自2008年创立以来,6年时间都在苦练内功。2014年进军武汉,同时进入资本视野,一跃成为资本眼中的“香饽饽”,先后获得红杉资本、蒙牛创始人牛根生A轮5500万、仟吉集团A+轮3000万投资。随后又获得中利集团领投的B轮2亿多元投资,2018年5月,获得美国泛大西洋资本集团3亿元B+轮投资,Today估值一度超30亿元。

作为中国本土品牌的代表之一,Today抓住了华中地区便利店的发展黄金期,在供应链优化、差异化商品研发、信息系统应用、门店管理等方面具有突破性的优势和创新,通过强管控的加盟扩张能力和区域性的精耕细作,成为华中地区连锁便利店的头部品牌。

据Today工作人员介绍,拿到融资后的Today将大部分资金投入于武汉、长沙两座城市,不断对门店、商品进行刷新迭代。具体策略包括提升商品研发能力、营运效率、鲜食供应链、重仓新零售新技术、自建零售云平台等。

Today2020下半年开启了合伙人计划,定下以三个月为周期,“快速抢占下沉市场”。创始人宋迎春亲自把关,并由各部门高管分别负责相应的城市发展,规模、业绩双维度,并以结果为导向。目前已经覆盖湖北12个地级市和县级市。

Today采用双线同驱策略,将特许加盟改为委托加盟,加盟商出资,Today公司管理,实现紧密加盟政策,对门店进行直营店式的管理。另外一种策略则是合伙制的“创客”模式,将门店长培养成经营者。

运营与经营的最大区别则是,前者是努力,后者是拼命,白热化竞争的今天,努力只能及格,而拼命才能做到优秀。

再看看各地区域品牌的发展情况及战略布局

东部地区:见福、十足

曾拿到过红杉资本的极客张利2006年创立见福便利,截至目前,门店总数1800家左右。2015年投资了占地75亩的现代化仓储物流中心,2017年初引进工业4.0自动化分拣系统与设备,并不断投资提升信息化系统与建设,一套组合拳下来,得到了京东的青睐,今年8月7日京东投资见福便利(具体金额不详),天眼查显示占股20%,如今的见福便利继续领跑福建便利店行业。

十足便利店隶属浙江人本超市有限公司,2001年成立,15家子公司及门店主要分布于江浙地带,门店2300余家。十足便利总经理欧再福表示,便利店发展应该聚焦区域、做深做透。发展慢一点,把一个区域经营好,把一个相对的区域经营好。

西部地区:红旗、每一天

红旗连锁创建于2000年6月22日,目前在四川省内已开设了2800多家连锁超市,建设有三座物流配送中心,2020年7月23日,与兰州国资利民资产管理集团共同成立甘肃省红旗连锁便利有限公司,兰州国资利民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占股80%,红旗连锁股份持股20%,计划在兰州开设门店300家,首店于9月9日正式开业。

张培彦在中国便利店大会上讲到,每一天便利用了10年从小到大,未来的10年则是从大到强的转变,同时发愿将做透陕西地区,据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信息显示,西北地区龙头便利店每一天门店数量已超1500家。

南部地区:美宜佳、天福

东莞美宜佳创立于1997年,是东莞市糖酒集团发展起来的连锁便利店企业。截至2020年10月,全国店铺超过21000家,遍布广东省21个城市、福建省6个城市、湖南省3个城市、湖北省多个城市等。

天福自2004年成立后高速发展,在珠三角2300多家店,总裁欧阳华金表示,未来1年,天福走出广东,实现赣州全市覆盖。打造适合江西市场“小而全、小而美”的便利的社区生活服务中心。

北部地区:便利蜂、唐久

在2019年(武汉)中国便利店大会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副秘书长王洪涛,在对话环节问及7-ELEVEn董事长内田慎治、罗森(中国)总裁三宅示修二人,最看好的中国本土便利店品牌时。两人的回答不谋而合,都提到了唐久这个品牌。

中部地区:Today、邻几、有家、可多、汇米巴、邻几、豆乐家等

江西的豆乐家,武汉的可多,安徽的邻几、湖南的汇米巴,都是区域品牌的佼佼者,对于绝大多数区域品牌来说,2020是本土便利店品牌寻求扩张、数字化转型、展开跨区域布局和重点向下沉市场渗透的一年。

但谁都没预料到,社区团这一把火烧到了自己的头上。大批社区小店倒戈社区团购企业,沦为了巨头们的搬运工。0.01元的秒杀,0.99元的超值抢购,正在打破零售领域的生态和谐。

小卖部;中国社会进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台阶,也许不是你我的选择,它依旧在角落发光,发热,经营着最“朴实无华”的商品,也是众多下岗者和孤寡老人的唯一的收入来源。

社区店;人情社会的重要枢纽,邻里之间的和谐往来的支柱,被赋予“社区的保姆”的美称。

便利店;零售领域职业经理几十年的心血,无数的日以继夜打造出的城市“新名片”。据多名便利店行业高管透漏,近期销售额下滑明显。

法国著名学者费尔南·布罗代尔曾经说过:没有市场就没有城市。这背后,更多是基于历史背景下,市场对于人口聚集所起到的关键作用的综述。

商业是人类文明最为重要的先决条件,背离商业本质的竞争将直接导致社会资源浪费和文明退化。即使是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依旧有菜市场的存在,这足以说明,我们需要带有烟火味的生活场景。

继续剖析社区团购,自媒体、人工智能时代有“信息茧房”之说,也就是推荐你想看的,让你无止境的沉浸下去。巨头们的平台所谓的千人千面不正是在打造“购物茧房”吗?你爱喝可乐,那就给你推荐全世界的可乐,你喜欢薯条,同样如此。爱吃鸡肉的人,冰箱很有可能被各种打折促销的鸡翅,鸡腿,鸡胸肉堆满。长此以往,必然是营养失衡。

写到此,“奶头乐”理论应声浮现,后背一凉。

据笔者调研,目前没有一家购物APP会根据年龄,身体状况为顾客推荐所需商品,巨头们只关心GMV。在他们眼里,唯一参考的维度就是“毛利率”。

难道,实体零售人都是在给巨头们做嫁衣吗?

在互联网巨头的眼中,不管是社区物业,麻将馆,干洗店或是社区门口的早餐店,还有我们的便利店,都只是一个“存货”仓库而已。

互联网玩的社区团购,本质上就是利用大额补贴抢占消费者心智,将网上“便宜”这一观念植入消费者心中。且他们便宜,正是他们没有门店租金,也没有前台运营成本,用批发思维做着零售模式的生意。看似经营的产品当下和便利店的不冲突,实则是为了让经营者放松警惕。

当顾客消失在热闹街道,沉浸在巨头们的APP时。所谓的团长和店主们,便会沦为巨头们的搬运工,好好的门店只能变成真正的仓库。要知道当巨头的城市仓建设完成,网格站配套完善,供应链成熟的那一刻,各类优选APP一夜之间便会上架囊括小店的所有商品。或许是TOP500,那么,真正动销的商品又能有多少呢?不妨查查系统,看看数据。

11月24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便利店分类》、《便利店服务类别及运营规范》两项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寻求反馈。这也是两项行业标准分别自2012年和2014年确立后的首次修订。便利店的快速铺开和下沉也催生新业态——社区团购。除了兴盛优选等老玩家,美团、滴滴等互联网平台也更加重视这块业务。以便利店为载体的社区团购不能一味野蛮生长,已经到了需要引导其规范发展的阶段。本次修订中,增加了品牌连锁便利店、延伸服务、社区提货站等术语定义,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化,建立相关流程控制标准,促进行业有序竞争。

随后,人民日报评论发声,如果只顾着低头捡六便士,而不能抬头看月亮、展开赢得长远未来的科技创新,那么再大的流量、再多的数据也难以转变成硬核的科技成果,难以改变我们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其实更令人心潮澎湃。

毕竟,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是老祖宗总结出来的 ,14亿人的菜篮子怎能交给几家团购公司?

社区团购热到发烫,正是因为巨头们算明白了这本账。烧钱、补贴、成为寡头,但人民的菜篮子,政府是不会愿意看到全国同质化,更放任巨头们短兵相接、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秩序,造成更大程度的浪费。另一方面是维护以农产品为生的底层人士。

实体商业面对绕不开的三高,高租金、高人力、高成本。众多个体店主没扛得住巨头们“释放”的红利的诱惑,殊不知“饮鸩止渴”。但区域品牌便利店们依旧深谙其道,各司其职。便利店是个长期主义的生意,不是巨头们想象的那样,有了规模,达到临界点就能盈利的资本模型。

可品牌连锁便利店又能抗多久呢?2020零售的核心战场在社区,社区的核心业务是生鲜,便利店还没来得及入场,市场已被瓜分。品牌便利在门店装修、施舍设备,陈列布局、场景营销方面下足了功夫,团购巨头们的涌入,告诉消费者,你们只需要在家点一点,下楼取一下。

风起猪飞,风停猪落,没有灵魂的社区团购,没有了资本的输血,最终将是一盘散沙堆起来城堡,血尽,沙“凋”。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零售商业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