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跃龙

闫跃龙

公告

在通信知名媒体工作超过6 年,担任总编;在京东工作超过5 年,
对互联网、通信、IT 等行业有深入了解和独特观点。擅长撰写深度文章、评论文章,文章不
仅传递观点,而且还能让读者获益。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10109

总访问量:15102074

华米“刷新”华米

2021年03月16日

评论数(0)

买了华米科技股票的小王,最近意外地发现华米“不见”了,原来从今年3月1日开始,华米科技虽然中文名字仍然保持不变,但全球英文名字已经悄然改成了“Zepp Health Corporation”,其在资本市场上的代码也从原来的“HMI”改成了“ZEPP”。


ZEPP这个英文名字,更容易记忆,并且可以超越语言、文化和国界,也能更好地反映公司对于‘科技连接健康’这一使命更加深入的承诺。”华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黄汪这样解释公司全球名字变更的缘由。

新的名字是一个象征,展现的是华米不断“刷新”自己的步伐,这在华米最新的2020年财报中也显露无疑。3月15日,华米发布2020财年的财报:2020年全年,华米出货量和营收双双再创历史新高,总出货量达4570万台,较去年增长8%;其中,自有品牌出货量增长达20.5%。华米在特殊的2020年逆势而上,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华米的核心


在2019年底的战略媒体沟通会上,黄汪说,“我们终于成了一家不折不扣的‘表厂’。”一年多过去,如果回顾华米的2020年,可以看到两条明显的路径:


一方面,华米将“表厂”进行到底,通过持续的产品发布,不断渗透到更加细分的人群和场景。例如,在去年CES上发布Amazfit T-Rex,开拓了全新的Amazfit户外智能手表系列;在去年9月发布Amazfit GTR 2 和Amazfit GTS 2,将时尚智能手表系列升级;定位入门级的可穿戴产品Amazfit Pop 系列,则实现了血氧检测功能的标配,进一步降低大众体验旗舰健康功能的门槛。


另一方面,是华米开始跨越“表厂”的边界,发布了很多超乎预料的产品:有真无线运动心率耳机 Amazfit PowerBuds,有智能家庭健身房Amazfit HomeStudio,有家用全折叠智能跑步机Amazfit AirRun,以及智能睡眠耳塞Amazfit ZenBuds……

华米到底要干嘛?华米的边界在哪里?这恐怕是不少人所发出的疑问。不过,仔细梳理,可以发现华米表面上看似是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实际上是万变不离其宗,其横向和纵向有着清晰的发展主线。


从横向看,虽然不断发布各种智能手表产品,甚至还拓展到耳机、跑步机等领域,但都是围绕“健康”这一个场景,目的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场景需求。


从纵向看,如此丰富多彩的产品背后,实际上隐藏着更深的“芯-端-云”布局:华米是一家自己做芯片的公司,2019年华米的“黄山1号”芯片商用,去年发布、今年即将量产的“黄山2号”芯片;基于自研芯片,依托覆盖众多细分人群和场景的“端”为用户带来健康“云”服务。

CCS Insights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华米与苹果、三星、Garmin、Fitbit共同占据了成人智能手表可穿戴市场整体份额的60%。华米,这样一家成立不到8年、上市仅3年的公司,已经可以和行业巨头“掰手腕”。


长期主义和专业主义的叠加


去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一次分享中,黄汪这样回顾华米的创业历程:“创业这件事情,是长期主义和专业主义的叠加。我们每个人创业的开始,都要想到自己的初心是什么。每个人要心怀梦想,放眼全球,要拥抱世界,不能是孤立的、封闭的创业状态。

这点出了华米2020年财报亮眼的重要密码:长期主义和专业主义的叠加,这在其对待技术的态度上可见一斑。


去年6月15日,华米举办了首届AI创新大会,成立华米人工智能研究院,可以说是展现出了华米的另一面:那个不断发布新产品的“表厂”,竟然是一家AI公司。

这是一家自己做芯片的AI公司。就像黄汪所说,“如果你对AI足够认真,一定会亲自去做芯片。”在这次大会上发布的“黄山2号”芯片,展现出芯片的持续进化,以及给用户带来的价值。例如,“黄山2号”的房颤识别速度是“黄山1号”的7倍,是市面上其他软件算法的26倍。


这是一家深耕生物引擎的AI公司。通俗来说,生物引擎是AI三要素之一的算法的重要支撑,RealBeats、OxygenBeats、SomnusCare、ExerSense、huami-PAI五种生物引擎,担负的就是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检测、分析的算法重任,让测量更精准。例如,OxygenBeats是血氧数据AI生物引擎,可以让穿戴设备的血氧检测成功率达到100%,而SomnusCare是睡眠数据AI生物引擎,其检测精度超过80%。


这是一家在传感器上达到全球顶尖水平的AI公司,数据亦是AI三要素之一,而数据的精准采集离不开传感器能力。华米的BioTracker 2堪称是全球最强大的可穿戴人体传感器,支撑起运动、睡眠、心率、血氧、个人健康评估系统等生物数据引擎的数据采集。


做技术很容易,就是在人力和资金上进行投入;做技术又很难,需要放弃短期赚钱的诱惑,将费用投入到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收获的事情上。华米之所以能成为在芯片、生物引擎、传感器等方面表现突出的AI公司,本质上就是长期主义和专业主义的叠加:一方面,是将研发深入到底层,为未来五到十年打基础而非一年两年出成功;另一方面,是始终聚焦在健康这个领域,力出一孔,用“科技连接健康”。


华米的财报显示,2020年全年研发支出5.38亿元,比2019年全年增长24.9%;营收占比为8.4%,也高于2019年全年的7.4%。这些数字是华米长期主义叠加专业主义的最好体现。


连接的力量


黄汪对外说的最多的一个词是“科技连接健康”,这是华米的公司使命。不过纵观华米的2020年,可以看到这个“连接”也有更广的涵义:华米在“科技连接健康”上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连接”起更多的公司和机构,构建起一个越来越无界的全球健康大生态,给生态伙伴和用户带来了独特的价值。


例如,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衰学组发起、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支持的《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应用于心衰患者随访管理临床观察研究》中,华米的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助力心衰患者随访管理研究。又如,华米与全球再保险巨头美国Gen Re公司合作,将PAI健康评估系统应用于寿险承保决策之中。具体来说,保险公司可以借助这个全新的运动健康评估系统,准确、便捷的掌握承保对象的健康状况。再如,华米与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合作,共同打造精准营养健康服务。华米的智能可穿戴技术和PAI健康评估系统,与帝斯曼的数字化平台和数据能力相结合,可以实现对用户健康数据的实时监测与跟踪,从而提供精准化营养健康服务。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总体而言,都是华米将自己在“科技连接健康”中所积累的技术、数据对外开放,与其他机构的专业能力相结合,从而实现“1+1远大于2”的强强叠加效果。


站在用户的角度来看这种“连接”的价值,可能更为直观。华米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联合进行的智能手环监测房颤的临床医学研究显示,搭载RealBeats心脏健康引擎的智能手环PPG和ECG功能判断房颤的准确度分别达到了93.27%和94.76%,基本达到了专业医师的判读标准。


华米和钟南山院士团队的合作,共建腕部智能可穿戴联合实验室,通过智能可穿戴产品来研究呼吸系统和流行病。对于那些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可以通过智能可穿戴产品,进行运动、睡眠、心率及康复预后等方面的综合管理。

一场健康的变革正在发生。可以回想一下,我们一般什么时候会去看医生?几乎所有人都会说是在感觉不舒服的时候或者有病的时候。这种健康是“被动健康”。而有了可穿戴设备,可以实现“主动健康”: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产品,像私人医生一样随时监测我们的身体数据,出现异常后自动将数据同步给智慧医院,医生会及时给我们提供健康建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后记:点线面体


如果我们将时间拉长来看华米的近8年发展史,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发展轨迹:点-线-面-体。


最初的华米,是小米生态链企业,是在小米身后的企业,这是“点”;伴随产品的扩展,华米的自有品牌Amazfit迅速成长起来,而且通过产品系列的不断扩展,成为覆盖众多细分人群和细分场景的“线”;这些产品背后,是“芯-端-云”的更深布局,是长期主义和专业主义叠加的更广的“面”;而且,华米将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开放,连接起更多的企业和机构,构建起全球健康大生态的“体”。

从点,到线,再到面,和体,华米在不断刷新自己,变的是持续高速的增长、不断扩大的规模,不变的是公司对“科技连接健康”的聚焦,以及长期主义叠加专业主义的企业基因。


黄汪在2020年最喜欢看的是亚马逊出的科幻剧《UPLOAD》,中文名字是《上载新生》。这部美剧脑洞大开,展现出一个名为“湖景”的数字天堂,人类死亡以后可以把自我意识上传,从而获得数字化的“永生”。


其实,黄汪和他的华米就是在做这样的事情,用AI等科技打破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壁垒,刷新“健康”。正如黄汪在朋友圈中所写:“我坚信,通过人类自我量化,未来可以预测每个人的生死病患,从而及早干预。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闫跃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