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跃龙

闫跃龙

公告

在通信知名媒体工作超过6 年,担任总编;在京东工作超过5 年,
对互联网、通信、IT 等行业有深入了解和独特观点。擅长撰写深度文章、评论文章,文章不
仅传递观点,而且还能让读者获益。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10010

总访问量:15067611

当商汤遇上故宫文化,碰撞出“AI+文化”的新场景

2019年12月18日

评论数(0)

中国有句老话曾描述过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最近,笔者参观了由故宫文化主办、紫禁书院策划的“金榜题名”互动式展览,过了一把“金榜题名时”的瘾。

当文化遇上AI

这个“金榜题名”互动式展览非常有意思,从一开始就为观众设定了不同的角色,寒窗苦读、进京赶考、殿试、传胪唱名等环节真实模拟了古代科考的情形。笔者在殿试环节,还获得了一甲进士第二名,唱名时当视频中念出我的名字时,非常有代入感。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商汤科技和故宫文化合作,双方共同打造的两个互动展项:“号舍考生相”和“孔庙祭孔”,得益于商汤科技SenseAR平台人脸识别、手势识别等AI+AR技术的支持,它们生动地展现出当科技遇到文化所碰撞出的新体验。

在“号舍考生相”展项中,你可以通过头部运动来驱动屏幕中的号舍考生“张兄”做出相应动作,仿佛自己就是那个正在参加考试的考生,非常神奇。据了解,这背后是商汤科技的AI技术赋能,通过对商汤SenseAR平台的人脸240关键点的捕捉和分析,让体验者可以“穿越”到古代,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

在展览入口处的“孔庙祭孔”展项中,你可以体验与古人互相行礼,然后和孔子进行互动合影。这背后,同样是基于商汤科技SenseAR平台的手势识别、人脸识别等AI+AR技术的支持。

笔者在现场体验时发现,这两个互动展项吸引了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商汤科技正在用AI科技赋能文化,让传统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在年轻人中实现更好的传播。

首先,AI等科技能够让文化“活”起来,增强与人的互动,让人们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更好地感受文化、了解文化。例如,原来我们虽然知道孔子是两千五百多年前最博学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但是与孔子之间还是有距离,对孔子及相关文化的了解还是停留在表面。在“孔庙祭孔”中,商汤的AI科技可以将体验者和孔子同框、行礼互动、合影,古代和现在的时空被打破了,在这种互动中将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孔子、了解古人求学尊师的文化。

其次,AI等科技能够让文化传播变得有趣味。说到传统文化,总是会让人们觉得曲高和寡,会让年轻人觉得有隔阂。其实,这是传播的方式不对,商汤科技和故宫文化的合作,为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范例。拿“号舍考生相”来说,通过AI、AR科技,体验者与号舍中的考生实现了合体,在表情、头部运动等互动更是让文化的体验如游戏一样有趣,这必将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了解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

因此,当故宫文化遇上商汤科技,是文化和AI的奇遇,将重新定义文化的传播方式,助力文化传播掀开新篇章。

AI赋能百业又添新场景

熟悉商汤科技的人们都知道其有一个著名的口号:“AI赋能百业”,与故宫文化的合作,让AI赋能百业又添新场景:“AI+文化”。双方的此次合作,也体现了商汤丰厚的技术底蕴,对文化行业的充分理解及长远的规划。

其实,这并不是商汤第一次涉足文化领域。在今年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商汤联合湖北省博物馆、苏州云观博合作打造的AI+AR博物馆项目“曾侯乙编钟”,能够让观众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只需摄像头对着编钟实物或图片,就能以手代槌敲响AR技术生成的虚拟曾侯乙编钟,亲身体验演奏古乐,感受其中的魅力。

据了解,商汤和故宫文化的合作,也来源于故宫文化的相关人员看到了商汤曾在多个行业大会上展示的一个技术Demo——印象派大师梵高的人脸表情模拟,迸发出了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结合的合作灵感。

AI+文化的场景落地,并不容易。一方面,需要在科技上有真功夫。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移动智能事业群总裁王晓刚说,除了商汤本身在AI、AR等技术上的积累,在和故宫文化的合作过程中,如何通过人脸的表情、关键点、人体特征等和展项结合,商汤的团队也花了不少心思。例如,在号舍考生相中如何让考生的表情和动作更加符合古代的风格上,商汤做了很多努力,不仅如此,还解决了现场昏暗光线环境,和流动人流对识别精度、灵敏度和稳定性带来的挑战,让观众走到号舍前时,就能瞬间融入其中。

另一方面,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商汤和故宫文化双方的团队紧密协作。正如“AI+文化”本身,既需要掌握AI技术的应用,也需要有对文化的深刻理解。例如,“金榜题名”互动式展览策展团队代表、紫禁书院总监袁鸿蕙透露,双方的团队在展项打磨过程中非常艰辛,号舍考生相中的人物张兄,最初来源于一张画报中特别模糊的人物画像,双方团队一点点将其二维化,再转化为互动屏中生动的形象,中间还做了很多考证,如考生应该戴什么样的瓜皮帽,戴的珠子应该是什么颜色的等等。包括“孔庙祭孔”展项,孔子的身高和服饰特征,拜礼的标准手势,也都是经过了严谨的考证。

“AI+文化”这个新场景,如上所述,对于文化的传播意义非凡,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伴随技术的发展,以及技术与文化具体场景的深入结合,更大的想象空间正在打开。

商汤科技移动智能事业群副总裁,智能终端业务CTO王子彬透露,号舍考生相目前是二维的平面形象,后续商汤将把3D技术应用其中,将能非常真实地将互动屏里面的考生升级到3D,这样将能进一步增加互动性,变得更加真实。

王晓刚在接受采访时也介绍了更多“AI+文化”的场景,例如可以用人工智能去增强古代画卷、典籍等的画质,将本来已经模糊不清的文物进行复原,让其变得更加清楚,甚至可以将静态的文物变成动画、甚至3D化,以更好地与用户互动,让文物“活”起来。

此外,在博物馆、展馆等地方,商汤将会基于SenseAR平台进一步拓展AI+AR的应用场景,实现包括导航、AR讲解员、AR智慧沙盘等功能和体验。如此前商汤联合OPPO、高德推出的AR步行导航,引入虚拟吉祥物“小欧”,就像有个真实的导航员手把手带路一样。

总而言之,商汤与故宫文化在“金榜题名”互动式展览上的深入合作,开启了“AI+文化”的新场景,带来传统文化传播的新体验,未来,通过更深更广泛的合作,双方还将共同创造出更多样更具特色的文化项目。而有了科技的加持,传统文化将真正地“活”起来,能够给用户带来穿越时空、沉浸式的体验,也让互动变得更有趣味,吸引更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而从有效地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这将让AI这个激动人心的技术有了更多的场景落地,正如商汤所提的“AI赋能百业”,只有将AI与各行各业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AI的价值,让各行各业在科技的赋能下升级、转型、蜕变。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闫跃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