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唆麻的专栏

科技唆麻

公告

文集

科技(233)

统计

今日访问:2574

总访问量:2586987

咪咕圈圈上线“啾咪”,5G+短视频会打破虚拟与现实的壁垒吗

2019年11月21日

评论数(0)


有这么一种流传很广的说法:社交类产品每 5 年就是一个代际更替的周期。以微信大火的 2012 年算,社交产品的确在 5 年后进入了一个雨后春笋的状态,仅 2018 年就诞生了 159 款。



尽管如此,起源于去年的这一波“社交潮”却没能跑出一个小有体量的选手,“月抛”型产品比比皆是。这是因为,3G 催生了移动社交,4G 带火了直播,在技术潜能已经被榨取到极致后,如今的技术条件已经再难以提供革命性的升级。


不过,在政策层面的大力推动下,我国 5G 建设进度已经远超欧美国家,各地都出现了 4G 降速为 5G 让路的情况,这使得亟待革新的社交领域挤进了更多摩拳擦掌的玩家。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今年 11 月 19 日至 23 日的第 28 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就试图借助 5G 与短视频碰撞出的火花,使电影节的诸多优质内容借着社交势能全方位、多形态地呈现给影迷。


我们将目光放到技术环节:作为金鸡百花电影节全程战略合作伙伴、官方唯一指定 5G 全场景技术平台,在 5G 助力下将呼声持续多年 4K+VR+AR 等技术落地到移动端的正是中国移动咪咕。



而从双方合作的深度不难看出,中国移动咪咕的技术储备:


一方面为传统的内容形态带来升级:双方不仅合作了百花电影节史上首场 5G+4K+VR 直播,更举办了国内首个 5G+XR 手机短视频大赛;


另一方面拓展短视频的体验外延:不仅联合多家媒体开展“跟着博主看金鸡”的明星直播间活动;更开展了全民捉鸡活动。


承载这一全网全平台观众互动的,正是发布 5G 新功能“啾咪”的咪咕圈圈。在我们看来,它承载着短视频在 5G 时代的全新尝试。


具体而言,“啾咪”可以理解为咪咕圈圈提升短视频互动体验的功能大合集,其中融合了 AR合拍、实时合拍、AI捏脸、动画DIY 等多重互动玩法:



在我们看来,咪咕圈圈“啾咪”的上线,宣示着 5G 即将为短视频赛道带来新蓝海。那么问题来了,这背后有着怎样的缘由呢?


01 5G将解决移动娱乐的痛点


如果有关注当下电视、流媒体领域的发展的话,8K 一定是你避不开的热门概念。


为什么 2K、4K 都未能像 8K 一样如此紧密地与通信技术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源于 8K 被视为一个“门槛”:对于人眼而言,高于 8K 的分辨率会以其极高的清晰度实现“裸眼3D”式的沉浸感。


沉浸的价值是什么?是更强大的画面张力,一方面,给人更为震撼的声画享受,成功杀掉更多的用户时间;另一方面在于,能更好地承载互动、特效、带货等玩法,实现更高的商业变现效率。


所以,这反过来其实凸显了当下 4G 时代短视频所面临的桎梏。


其一,清晰度不足,沉浸感不足;目前所谓的 4K,大部分只是“高分辨率、低码率”,有量而无质,在屏幕尺寸与分辨率不断提升下,画质不足进一步凸显。

 

图片上传中...


其二,延迟高,特效表情等玩法体验不佳;比如在快速移动、角度偏离、甚至表情幅度过大的情况下,面部捕捉都可能出现“翻车”穿帮,导致体验不佳。


5G 相较于 4G 的最大提升在于三部分:大带宽、低延迟、万物互连。


这不仅意味着沉浸感不足、特效玩法翻车等 4G 时代已经存在的痛点能够得以解决,被期待多年的 AR 也终于能以提升短视频互动体验的方式落地。


实际上,咪咕圈圈在今年 4 月便开始了在 4G 网络中进行 5G 应用的打磨。


具体而言,在短视频的基础上,咪咕圈圈选择围绕着“AI+IP”为核心进行功能外延的拓展:通过“AI智能场景”短视频制作能力降低内容生产门槛;“4K+60帧”超高清短视频在移动端提供电影级的视觉体验;以及衍生品边看边买功能缩短“触达-转化-付费”的路径,咪咕圈圈打造了从观看、记录、分享到购买的一站式服务体验。


在已有成功经验基础上,在 5G 技术的支持与助推下,咪咕圈圈不仅得以完全将上述玩法发挥到极致;更能将 IP 运营经验,结合 AR 玩出新花样:


不仅支持用户选择熊猫、葫芦娃等经典动漫 IP 形象,还可以选择明星红人 AR 形象,进行实景合拍,虚拟互动由此已经能看到想象空间。



02 更沉浸的短视频生产需求


去年那部《头号玩家》让不少玩家潸然泪下。一方面,超过 200 个的彩蛋,唤起了无数人的童年记忆;更重要的是,当画面从二维平面变成三维立体后,玩家能以自己的面目身临其境地拯救世界。


冲破虚拟与现实的壁垒,将幻想付诸实现,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


视觉方面,引擎不断升级,贴图、光影、环境光遮蔽不断逼近现实世界;交互方面,传感技术不断发展,VR、AR 正逐渐模糊虚拟与现实的壁垒。但唯独用户自己,无法出现在游戏中。


但咪咕圈圈 5G 版的“啾咪”给出了解决方案——“AI捏脸”。


图片上传中...


具体来说,用户只需要上传照片或自拍,即可自动生成相似度极高的虚拟 3D人物模型,自定义AR形象。在 3D avatar 的驱动下,用户不必借助硬件设备,通过“啾咪”的动画 DIY 还可以实现对个人 AR 形象动作、表情的实时控制:


在我看来,咪咕圈圈 5G 版的“啾咪”至少迎合了用户三方面的需求:


其一在于娱乐价值;“AI捏脸”这一玩法,与搭积木、拼图一样能带给用户足够的成就感,更满足了收集、换装等心理需求。


其二构建身份价值;与 QQ秀“装扮另一个人”不同,“AI捏脸”的心理暗示是“装扮自己”,不同的穿搭与妆容都是在养成逻辑下,以个性化构建“理想自我”。

 

依托于 5G+XR 技术的咪咕圈圈“啾咪”功能,将很有可能基于短视频将延伸出“云旅游”、“云打卡”等打破虚拟与现实壁垒的玩法。这同时意味着,5G 大带宽和低延迟的保障下,将会加速 VR/AR 设备在移动设备上迎来普及。


其三在于社会化价值;“AI”捏脸给了用户体现差异化、个性化形象的空间,用户得以此展现个人审美与品位以获得群体认同,成为沟通互动的“润滑剂”。


换句话说,在技术不断走向成熟后,咪咕圈圈的“啾咪”将极大满足短视频创作过程中的互动需求。


03 游戏化的内容


即便不着眼未来,咪咕圈圈的“啾咪”在当下的内容产品竞争中亦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新一代的内容产品,兴起了一波通过营造游戏场景培养互动关系的潮流:借游戏内容与模式的不断迭代,保持更高的留存,避免为微信“导流”。


比如音遇,以 KTV 包房作为场景,通过抢唱接唱等方式实现陌生关系的“破冰”;唔哩星球则是组 CP、连麦、涂鸦等多种玩法;一罐则是将社区氛围为丧、恋爱、吐槽、秘密等各种情绪,试图打造有情感共鸣的树洞。


但这一波游戏化内容产品并不算成功,原因在于游戏内容的引入反而将问题复杂化。


音乐类产品,往往受困音乐版权,导致后期被手握版权的 K 歌产品“降维打击”;其余类型产品,也多因为迟迟无法有效变现,而选择逐渐走上陌陌的老路:引入分发和点赞打赏机制发力直播,逐渐开始“秀场化”。


在我看来,咪咕圈圈的“啾咪”源于此,但高于此。


具体来说,咪咕圈圈的“啾咪”,为用户打造了各类使人身临其境的短视频互动场景。比如和金鸡百花电影节合作开展的全民捉鸡活动,用户通过活动页面或咪咕圈圈APP中“扫一扫”,扫一扫识别身边“鸡”相关元素,便能集 AR 套装兑换奖品。


再比如,用户可以实时驱动虚拟人物进行交友,进行合唱合拍、游戏合拍在内的同屏合拍。


图片上传中...


以“AI捏脸”形象进行场景化游戏互动,一方面,以屏幕中的互动,降低了现实世界的陌生人共同拍摄短视频的破冰难度;另一方面,在已经被不少人当做朋友圈使用的短视频之上,再加了一道“保险”:仅使用咪咕圈圈便覆盖足够多的熟人互动场景。


图片上传中...


高低频的应用的结合,使得 5G 时代的新型短视频创作已经能在咪咕圈圈上看到影子。


04 最后


大概从 2016 年开始,“请回答XXXX”就成了内容创业者们年底盘点行业发展的标准范式,试图以此摸透过去一年发生的林林总总,到底有着怎样的脉络。


而在我看来,如果我们将以《请回答2019:……》盘点这一年的 5G 发展,在“5G正式商用”、“5G手机发布”等重要节点之后,将虚拟与现实世界融合的5G新型短视频产品一定是极为重要的一笔。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科技唆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