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23日
评论数(0)
去年11月份,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的高级副总裁汤道生在演讲中说到,腾讯要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他说,未来二十年,腾讯要抓好两张网。
就在汤道生演讲的几个月前,腾讯宣布第三次架构调整,将原有七大事业群(BG)变成六大事业群,新设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
新设立的CSIG被视为腾讯进军产业互联网的信号。
而在今年上半年,腾讯将之前的全球合作伙伴大会、腾讯云+未来峰会、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合并为全球数字生态大会,这也是腾讯目前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大会,科技唆麻(ID:techsuoma)猜测,腾讯数字生态大会应该会成为腾讯对外输出产业互联网形象和能力的一个重要窗口。
果不其然,在刚刚过去的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基本上是产业互联网唱C位。
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能看出来。
一是早上高管的发言,基本上大部分都是围绕产业互联网和数字化,我简单总结一下:
刘炽平的发言比较高屋建瓴,他提到了三点:
一是从“开放生态”演化到“生态开放”;
二是从“互联网产业”演化到“产业互联网”;
三是从“数字全球化”演化到“全球数字化”。
随后是汤道生,他表示腾讯将开放中台能力,让企业和开发者灵活地把这些技术整合到业务场景中,帮助企业进行产业升级。
总结一下,Martin重点提了生态,这个提法和过去腾讯主流的的开放表述有一点点不同,生态不仅仅是对内打造生态,对外也是一种生态的输出,应该来说是更进一步了。而Dowson所说的开放中台能力,则证明腾讯的技术整合力加强,对外输出的能力更系统化。
如果说刘炽平和汤道生还是从战略高度,那么后面几位腾讯副总裁,则是从各自的专业领域,比如腾讯云、腾讯智慧零售、腾讯医疗、腾讯出行来阐述腾讯是如何具体赋能以及布局产业互联网的。
二是,活动场外的展台区,密密麻麻几十个展位,几乎被各种垂直的技术公司”承包了“,比如东华软件、北明软件、安畅网络、明略科技、高灯科技、丙晟科技等腾讯合作伙伴,除此之外也有腾讯旗下的项目,比如腾讯云、王者荣耀机器人,以及腾讯的车联网技术等等。
我觉得从这次大会上更多看到了腾讯作为一家大公司是如何“系统化、体系化”去推进产业互联网的。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腾讯的产业互联网已经形成了非常明显的体系风格,那就是上层连接器(小程序,微信,QQ等)+行业解决方案(零售、教育、出行、医疗、政务等)+腾讯中台(AI、安全、通讯等技术中台+用户、应用、内容等数据中台)+基础产品(计算、网络、存储等)立体化、全方位式的产业赋能策略。
科技唆麻(ID:techsuoma)认为这种立体式打造产业互联网的方式,很有可能成为腾讯未来最为核心的竞争力,同时也是区别于友商,进化出来的独特竞争力。下面我们会分析为什么腾讯的产业互联网是立体式,且独特的。
首先,腾讯具备从产品到底层技术的丰富储备。
我们先来看一张图,我觉得这张图很好的概况了腾讯目前在产业互联网的布局。(原谅我拍的有点歪)
简单来说,腾讯把产业互联网布局分为4层。在最上面,是腾讯现有的产品和产品能力。中间层是腾讯产业互联网布局的领域,比如金融、零售、医疗、工业、交通、教育。下层对应了腾讯的技术能力,比如机器视觉、语音识别、安全防护、大数据、音视频等等。
在广度上,腾讯已经形成了8个先导领域,也就是智慧零售、智慧文旅、智慧出行、智慧金融、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政务、智慧工业。这八个领域是腾讯目前重点发力的目标。
其次,腾讯推动产业互联网的方式是做数字化的解决方案,是一整套的打包服务。
可以理解成类似从IaaS从SaaS层面的全覆盖。按照汤道生的说法“在产业互联网大厦里,腾讯提供从毛胚房到精装房的各种行业解决方案,让企业不管规模大小、不管需求多少都能拎包入住。”
简单来说,前端这块,就是利用现有的产品和背后的产品能力,比如公众号、小程序、移动支付、社交广告、企业微信、大数据、安全能力等作为连接器,去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和改造。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肯定遇到过逛街买东西遇到店员加微信的情况。这其实是企业利用微信进行客户关系管理和营销的一种手段。比如我微信里就有“气味图书馆”、“构得艺术”、“Evisu”等店的店员,他们平时会在朋友圈发商品信息,偶尔也会给我推送一些新品信息。
但这中间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员工一旦离职,沉淀下来的用户就不复存在了,但现在利用企业微信的功能,商家不但可以沉淀客户关系,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特性进行管理和个性化荐,不但提高了销售的效率,并且也做到用户关系的管理和沉淀。
而在中台这边,则是把腾讯开放的技术中台和数据中台作为支撑,包括了通信中台、AI中台、安全中台,用户中台、内容中台、应用中台等子项目,主要是为用户各个不同场景提供技术支持。
汤道生也在演讲中提到,以汽车行业为例,利用用户中台,腾讯为车企打造了智慧车销方案,覆盖售前、售中、售后全周期,提升车企获客、待客、留客的效能。
在底层这块,则是腾讯的技术实力作为加持。事实上,腾讯已经有很强的技术储备和能力,腾讯已经构建了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和云计算(Cloud Computing)为基础ABC核心技术布局。
腾讯副总裁姚星在大会上披露,腾讯已经建立了两大实验室矩阵——人工智能实验室矩阵(腾讯AI Lab、腾讯优图、WeChat AI);以及基于前沿科技的实验室矩阵,主要研究高精尖技术,比如机器人、量子计算、5G、边缘计算、IoT和音视频等。
我们以腾讯现在大力推进的智慧医疗为例。
腾讯智慧医疗的布局主要包括了医院的管理、药企、保险、慢病管理、健康管理。比如说在医院的管理上,腾讯有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开放平台——腾讯觅影,不但能够辅助医生进行导诊,比如一些影像的筛查,还可以进行病历管理和诊疗的风险监控。腾讯副总裁丁珂在会上披露,目前AI影像已辅助医生阅片2.7亿张,服务近160万名患者,提示高风险21万次;AI辅诊累计分析门诊病历 800多万份,提示高风险16万次。
除了这些技术赋能之外,还有一些轻量化的案例,比如之前腾讯推出的“医疗健康”的小程序服务,患者可以非常方便、直观的在线问医生、线下找医生和学习医学科普知识等服务。除此之外,还有在线医保支付等功能。
最后一点是,腾讯云正在成为产业互联网的核心载体。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云服务,而产业互联网的遍地开花,也让腾讯云能够快速扎根,服务各行各业的客户。
邱跃鹏在今天的演讲中提到了云的三个发展阶段,我觉得非常有价值。
一是规模效应,二是产品价值,三是产业升级。
解释一下,首先,云计算公司要具备大规模基础产品运营经验,有了规模,才能持续提供高速、稳定、安全的云服务。其次,要把技术转化为对客户的价值,否则做了不能落地也没用,最后要帮助行业进行产业升级。
腾讯对于云业务也越来越重视了,2018年全年,腾讯云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0%至91亿元人民币。在今天的大会上,腾讯云总裁邱跃鹏表示,目前腾讯全网服务器总量已经超过100万台,是中国第一家服务器总量超过百万的公司,也是全球五家服务器数量过百万的公司之一。
目前腾讯云在国内排名第二,增速超过100%,排名第一,就发展速度来看,腾讯云已经不容小视。而腾讯云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离不开腾讯产业互联网生态的赋能,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腾讯云的护城河主要集中在三大板块,也就是游戏,视频和电商。从去年开始,腾讯开始布局海外市场,和其他厂商不同的是,腾讯云还是选择游戏、视频、教育、电商等比较熟悉的领域,在海外拿下如快手、VIPKID、Shopee等客户。腾讯云目前在全球已经有53个可用节点,而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增加中。
而产业互联网正在成为腾讯云发展的加速器。
原因在于,腾讯正在把自己的云服务能力,作为自己产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进行封装打包,开放给自己的合作伙伴和客户。通过几大先导领域的布局,腾讯云已经在工业、医疗、教育、出行等方面崭露头角,可以说,借助腾讯拥抱产业互联网,腾讯云已经实现了各个领域遍地开花。
对这对于腾讯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和利好。一方面,通过产业互联网的赋能,腾讯云能够跨领域跨行业和不同客户进行合作,比如银行、工业基地、医院、教育行业。
其次,通过和不同客户的合作,能够快速积累和沉淀服务ToB的能力,因为每一个客户对于云的要求都不一样,比如有的客户对于数据安全非常重视,那么可能要提供混合云的解决方案,比如有的客户对于全球响应速度很重视,那么要提供全球多节点服务。
我觉得汤道生之前的回答很好的概况了腾讯对于云业务的理解:“将云业务放在CSIG,其实是一个更进步的组织形式,是以行业客户的需求为中心做的调整,云基础设施只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云也分成很多层,比如IaaS、 PaaS和SaaS,再往上则涉及到多个产品融合到一起。”
从这次的大会来看,腾讯的产业互联网路线图已经开始崭露头角,未来,“云”会成为产业互联网的标配,人工智能、各种企业级服务、消费级服务都会通过“云”交付。可以预见的是,腾讯将会沿着既定的方向继续前进,而腾讯云可能是腾讯在产业互联网浪潮中的“船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