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点商业

极点商业

公告

独到观点独立态度,从C到B,记录互联网大公司和新经济商业故事

文集

零售(46)

统计

今日访问:2761

总访问量:2437890

字节跳动诉百度案背后终极疑问:百度到底有无人为干预搜索结果?

2020年12月02日

评论数(0)
字节跳动诉百度案背后终极疑问:百度到底有无人为干预搜索结果?

今日头条与百度的“不正当诉讼案”,其结果将相当有代表性意义:那就是揭开一个围绕百度多年,却一直没有来自相关部门权威判定的疑问——作为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是否对搜索结果进行人工干预。


作者 | 杨铭

编辑 | 朱珠


差不多历时两年之后,外界等来了字节跳动起诉百度人为干预搜索结果、在搜索页面诋毁今日头条纠纷案的一审宣判。


11月30日,北京海淀法院判决称,百度公司构成商业诋毁不正当竞争,责令百度立即停止上述不正当竞争行为,赔偿字节跳动公司经济损失和合理维权费用50万元,并在其官网和客户端显著位置刊登声明为原告消除影响。


对此,百度方面表示,“对此判决结果将提起上诉”,并强调,在对存在异常情况的网站进行安全提示标注上,“百度对所有网站一视同仁”。


此后,字节跳动副总裁李亮在今日头条发文表示,为了打击竞争对手,百度不惜在刑事案中提供自相矛盾的两份证词,制造冤案。


目前,这起备受关注的诉讼案,结果仍未最终尘埃落定,百度和字节跳动两大互联网巨头的摩擦硝烟,也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弥漫。而回到本起诉讼案背后,一个终极疑问是:百度到底有没有人为干预搜索结果?


毕竟,这个疑问不仅关系到厂商,也关系到我们每一位消费者。


01


是否人为干预搜索成诉讼核心

诉讼,源于2018年1月底。


2018年1月29日晚,今日头条发表声明表示,将起诉百度,原因是其利用垄断优势进行的“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今日头条表示,在百度搜索“今日头条”相关内容,排序第一的搜索结果,是由非正规稿源于2017年12月中旬发布的“旧闻”。排序第二的搜索结果,是“今日头条官网”,却用红字标出警告:“提醒:该页面因服务不稳定可能无法正常访问”。


今日头条表示,使用了第三方在线网站进行安全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今日头条网站没有任何不安全和不稳定情况。又使用了百度提供的网站检测系统,百度该系统对于今日头条的检测结果,也是安全稳定。

字节跳动诉百度案背后终极疑问:百度到底有无人为干预搜索结果?

今日头条认为,百度搜索结果给出的红色警示是造谣。导致用户对今日头条网站及服务产生负面评价,误导用户,恶意阻止用户访问今日头条网站。无奈之下,今日头条不得不向法院提起诉讼。


随后,对今日头条“不正当竞争”的指控,百度回应否认,并表示今日头条的一系列发声,源自“发展困境的焦虑”。


彼时的背景是,围绕feeds(信息流)产品业务,双方竞争正处于白热化阶段,此前还爆发了一轮“公关口水战”。


当时在外界看来,今日头条和百度一战迟早不可避免。在PC时代,百度靠着搜索入口,垄断着80%的流量。但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以信息流为主的内容分发平台,成为互联网重要入口之一,颠覆了百度以搜索作为流量分发的主要商业模式。


广告收入一直是百度主要收入来源,但在信息流业务发展上入局较晚,直到2016年中才正式推出了百度信息流,远远落后于今日头条。


双方摩擦随后逐渐升级。2017年,多家媒体报道显示,百度专门成立了内容生态和市场部,由大市场体系公关部总经理同时兼任部门负责人,业内人士戏称为“打头办”。


今日头条2018年1月底对百度提出的诉讼,由此正式开启了两家互联网巨头之间的战火——此后今日头条和百度接二连三对簿公堂,包括字节跳动副总裁李亮,在2018年以百度对其进行了侮辱、诽谤,侵害了其名誉权为由,将百度诉至北京市海淀区法院。


过去两年内,伴随今日头条的头条搜索高调上线、收购互动百科,围绕“搜索”成为过去两年双方较量主要方向,这涉及双方核心道路、命脉业务问题,未来或许没有和解余地。


因此,2018年初的诉讼案判决结果,对双方来说都相当重要。“该案件的核心点,是百度是否有人为干预搜索结果,以及对今日头条的搜索结果进行了虚假提示。”一位长期研究互联网诉讼纠纷案的法律专家表示。


从一审判决结果来看,百度败诉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法院认为,百度针对特定关键词对今日头条的搜索结果进行了人为干预,对今日头条的搜索结果进行了虚假提示,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商业道德,损害了公平公正的竞争秩序,不仅损害了字节跳动公司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也因误导用户而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百度显然不会接受这个判决结果。百度表示,对可能被劫持、恶意篡改、访问状态不稳定的网站进行安全识别和风险提示,是当前互联网及安全领域的通行做法。


目前,由于百度方面表示将上诉,难以得知诉讼案的最终判决结果。但显然,双方接下来在法庭上的较量中,仍将围绕“百度是否人为干预搜索结果”这一核心展开。


02


百度难逃的人为干预搜索质疑

在一位业界人士看来,今日头条与百度的“不正当诉讼案”,其结果相当有代表性意义:那就是揭开一个围绕百度多年,却一直没有来自相关部门权威判定的疑问——作为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是否违背了搜索引擎的技术原则,根据其商业利益的需要,对搜索结果进行人工干预。


对百度这方面的质疑历来已久,第一次引爆是2008年。当年8月,震惊中外的“三鹿三聚氰胺事件”爆发,百度却因为“三鹿与百度签订300万广告投放协议以享受负面新闻删除”的消息,掀起轩然大波。

尽管百度否认,但《21世纪经济报》随即报道称,在他们对批评一家奶制品企业的文章标题及关键词内容进行搜索时,百度仅显示11条搜索结果,而谷歌显示了11400多条。


此后两个月内,包括新华社、央视等诸多权威媒体对百度进行了轮番舆论质疑,也让百度利润来源的根本——“关键词竞价、广告点击挣钱”的竞价排名黑幕,首次披露在公众面前。

字节跳动诉百度案背后终极疑问:百度到底有无人为干预搜索结果?

第二次引爆,则是2016年5月,魏则西用生命换来了公众对“医疗竞价排名”的声讨,在那场声势浩大的讨论之后,百度彼时也放低了姿态,宣布清理一批关键词,不允许癌症、糖尿病等关键词竞价,甚至还整体撤销了医疗事业部。


上述两次声势浩大的声讨,以及“反百度联盟”、“百度遭遇网络反垄断诉讼第一案”等等,其实都指向了同一个核心问题:百度是否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对搜索结果进行了干预。


尽管百度一再表示,搜索结果都是大数据匹配,经过机器运算得出,否认人为干预。但质疑的人们往往相信,从竞价排名来看,谁出钱或者出钱多,谁就可以在搜索结果中排到前面位置,或者屏蔽对自己不利的信息,这正是百度人为干预搜索结果的实际表现。


哪怕不涉及竞价排名,百度也在其他搜索结果上备受质疑——2019年1月,崔永元在百度搜索自己名字后,写了《盘盘百度》,称搜索自己的名字,出来的都是恶心的谣言,引发网友对百度的新一轮“骂战”。


不仅是百度,以算法为骄傲的谷歌,也曾备受人为干预搜索结果质疑。2019年11月,《华尔街日报》发表深度报道称,他们花半年时间,深入调查了谷歌如何操纵算法,改变搜索结果,并通过这种方式增加大公司曝光,比如eBay和Amazon,还会花钱雇人帮自己“写好评”。另外,有证据显示,谷歌曾在不少国家进行工作人员招募,为的就是对搜索引擎的结果进行评分。

字节跳动诉百度案背后终极疑问:百度到底有无人为干预搜索结果?

事实上,不管是百度,还是谷歌,面临争议的最本质问题是:人们究竟该如何看待搜索公司,是单纯的搜索引擎,还是纯粹的商业机构,或是需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新经济企业?


如果从搜索引擎技术原则来看,那么因为商业利益的需要,进行人工干预搜索结果,无疑是突破了搜索引擎的道德底线,如同Neil Postman在《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认为:技术垄断就是集权主义的技术统治。


如果百度、谷歌们只是一家纯粹的商业公司,那么在瞬息万变、激烈竞争的商业社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存在的最终价值,因此完全基于技术、算法的搜索引擎是不现实的。更何况,算法也来自人,比如规则制定者工程师,其中也会蕴含偏见。


可话说回来,不管如何,无论今日头条与百度的诉讼案最终结果如何,我们仍然希望——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搜索仍是我们获取信息的基本方式,搜索引擎们,能少一些主观因素甚至随意的人为操纵,多一些反映互联网信息的真实状态。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极点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