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印象设计

城市更新趋同质化?既“旧”又“新”的叠滘墟改造给出不一样的答卷

2023年02月23日

评论数(0)

当一个街区正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脱离于现下生活形态的时候,城市更新便为这些濒临时代抛弃险境的城市角落创造出新的“活法”。在佛山,穿越百年岁月的叠滘古街,正是经过改造,打造出既“旧”又“新”的叠滘墟。用自然而又和谐的方式,让旧改变得合情合理,促使叠滘墟自发生长成老居民和新消费者都愿意居住、娱乐、消费的场所。




叠滘别名双溪,自公元1101年温许二公在此开村,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叠滘因水而生,是西江与北江冲击平原的一部分,水系发达,纵横交错。改造前的沿街建筑多为清末1-2层砖木结构民居建筑,部分为近代多层砖混住宅建筑,但都因为多年闲置失修,面临着沦为危房、残房。加上村级工业区现代厂房无序发展,使村落原有肌理遭到破坏,部分居民自行搭建的简易钢结构和违章扩建等,造成整体环境杂乱无章。


▲叠滘旧貌


项目以“社区共建导向下的文商结合体验区”为定位,通过把持在原住民、现代商业活动及保育及传播当地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平衡,打造让民众参与进来的新型社区空间。为提升民众参与感,项目保留了大量的原住民及其民居建筑,并让原住民参与到设计改造决策中。整个施工过程,也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未采用全围蔽式施工方式,保证原住民的正常生活。


▲轴测图









改造街区保留了叠滘墟市内传统经营的店铺,如手工艺品、百年历史的药店、棉被店、手工毛衣店等原住民经营项目。同时也引入了新的业态,如现代餐饮、特色零售、特色民宿等,带动当地业态消费,增强社区凝聚力,刺激商业活力,实现叠滘社区的有机更新。


▲原有业态与新业态





因水成墟,千百年来延续着的传统墟市文化活动,在当下现代快速消费的模式下显得尤为珍贵。面对独有的鲜明的文化传统,如正月庙会、五月端午赛龙舟、武馆狮会等非物质遗产,改造后的叠滘墟也将对此进行保护及经营。





在规划设计中,除了设置多处用于文化传播的建筑空间外,还对“双溪茶馆”、“图甲会馆”、“立善堂”、“顺泰大押”等文化传承的传统建筑进行修缮改造。以旧带新、以新承旧,实现叠滘片区改造对传统文化的良性生长和有机更新。





后记

叠滘墟一期改造,是从本地文化、商业发展、空间改造中找到动态的平衡,从多维视角为空间输入有机的新能量。细致入微地关注原住民生态、在地文化保育与经营,以及当代生活审美的改造设计,不正是最能孕育出本土商业地标,引领消费者进入商业创新场的实践。


END


本文由空间印象撰写整理,部分图文来源于

竖梁社绿田工作室、gooood谷德设计网、小红书博主及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空间印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