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印象设计

in the Park、DressingForFun...零售新宠如何影响城市文化?

2021年08月19日

评论数(0)
在故事中,好的人物形象是有变化的,变化是有迹可循的。人物需要扎根于故事,故事又因为人物形象而精彩,成为经典。一个空间就像一个角色,当地的文化记忆就是空间设计的根基。好的设计可以促生改变,根植于城市肌理,创造生活,并影响着城市文化。


01 把公园挪到室内
in the PARK mall,隐秘在静安边界街区内的一个多品牌集合店铺,把公园的物件以符号化的形式挪到了室内,不同的物件、艺术品藏匿其中,供人们自由探索。

一楼包括Magazine/Book 出版、Zakka 杂货、COFFEE in the PARK 咖啡。围绕水泥柱的环形置物架,让人想到公园里环绕大树的座椅,红色橡胶色的楼梯像健身公园的跑道。试衣间也做成了公共卫生间的造型。



1.5层半空中的“海盗船”是一个迷你超市,主要以内衣、袜子、小型数码产品、护肤品等小件为主,充满趣味性。


二楼的配饰区域,以鞋履、手袋、饰品为主打品类。低矮的石阶,仿佛随时会坐满刚放学的、啃着冰棍的小学生。石桌和竹椅勾起记忆中的下午老人家在树下下象棋的场景。

三楼为男装空间,以及主打黑胶唱片的SOUND in the PARK。儿童游乐场的红色转盘变成了一个展示架,黄蓝色的单杠双杠化身为银灰色的晾衣架。

项目模糊了室内室外的界限,呈现了生活、在地性及街区文化的融合。

02 传播邻里时尚
项目位于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干槐树街10号附1号,Dressing For Fun,中文名“耍衫”,谐音成都话“耍噻”,从名字就透露着市井气,冲淡了它原本作为一家时尚买手店的距离感,也增添了些许解构权威的叛逆感和幽默感。

满墙的绿植消解了流线型建筑的现代感与周围民居的烟火气之间的冲突。孩子们可以坐在墙边的弧形座椅玩耍。集装箱和户外露营椅向来往的路人伸出了友好的臂膀,吸引邻里在此驻足休憩。
图片
室内空间,所有的陈列台、墙面、桌椅甚至镜面都是圆弧形的,整个空间圆融到没有一丝棱角。

墙上内外的高低错落、形状各异的孔洞,打破了空间的局促感,街区生活和自然景观也成为了店内的风景。

店里有全世界各地淘来的饰品好物、具有设计感的小众独立品牌服装、小巧精致的手包、抚慰心灵的精油生活用品,还有手作咖啡。

Dressing For Fun自始至终都不仅仅是一家买手店,店内丰富的产品陈列以及整体空间营造出的氛围感,都为“耍衫”赋予自然的生机与灵动,进化成为一家集合商店,一处传播“邻里时尚”的美学空间。

03 探索未来建筑
项目位于被视作魔都的“潮流聚集地”愚园路。围绕“Taste a beautea”的概念原型展开创作,取层叠错落的山峦之型与闲适恬淡的待客之境为设计语汇,用75平方米创造新语境下的美妆零售及社交与体验空间——漂浮山间的茶室。

借鉴东方园林的框景手法,在入口处引入现代极简的不锈钢屏风。室内,与立面不锈钢屏风相呼应的是置于场地中央的不锈钢悬挑长桌,以及混凝土旧屋顶下方的“漂浮灯”装置,配以玻璃砖的新颖光效,演绎曲水流觞的声色光影。

在空间基调上,萃取普洱的红艳汤色,将之调和为饱和度较低的暗粉,既诠释了美妆产品与茶文化的融合,也为现代生活压力带来一种亲和的抚慰。

渐变硅藻泥墙体铺陈出留白与想象的东方水墨画卷,墙体表面立体触感的纹理给人予回归自然的生命气息。

玻璃砖与金属结合而成的固定台阶,以轻盈与厚重之间的平衡美感,引导客人拾级而上,自由落座。

茶妆品牌Cosmetea打造的线下体验店,从空间设计和品牌策划的维度,构筑艺术化和沉浸式的场景体验,探索自然与人造之间,既有环境与未来建筑之间的关系哲学,也将品牌引向创意与可续的进化之道。

04 对话城市街道
WAT 源自英文中惊呼“WHAT!”的谐音,象征打破调酒规律的新尝试。团队希望通过老建筑和新空间的叙事性再造,以具有时代精神的设计,优雅的介入城市的时空肌理。

上海市静安区巨鹿路758号的“餐饮+”街区MORETHAN EAT。WAT上海首店在白天以酒类零售为主,夜晚则是酒吧。

两堵平行的功能墙,暗藏了各种制冷设备,强弱电面板与极限的储藏空间。由其围合成东西互通的空心盒子,让人流可以从内外自由出入。

北侧在吧台内区留了一个小洞口,利用卧式冰箱增加操作面并展示商品的同时,也成为与 MTE 内街互动的窗口。

南侧沿外街,推拉窗改造成了折叠窗,模糊了室内外空间的边界感,对话城市街道;延伸的窗台作为MTE的场地记忆,成为了一个可供室内外共享的长吧台。

旋转的小吧台正如上海的车水马龙,这里不仅仅是一家零售或酒吧,而更是一个富含年轻力和自由力的社交中心。


后记


根植于城市肌理的零售新宠们,无论是致力于传播生活方式的美学空间,还是延伸时尚的维度,又或是探讨既有环境与未来建筑之间的关系哲学,这些多元丰富的设计宏愿,都是他们对城市文化的回馈。

 END

本文由空间印象撰写整理,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空间印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