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金

沥金

公告

文集

财经(0)

统计

今日访问:2090

总访问量:1018355

一个濒临倒闭品牌,靠卖标成了抖音女装第一

07月20日

评论数(0)

拉夏贝尔1

出品/沥金

一个倒闭的品牌,靠卖标成为了抖音女装行业第一。

这次618,创造辉煌的除了常客韩束、泡泡玛特外,死去的白月光拉夏贝尔,竟然也重新回到了消费者视线当中。

抖音搜拉夏贝尔,正在售卖该品牌服装的小店近300家,涉及女装、童装、内衣、鞋类等多个类目,甚至还有男装。

不知情的消费者以为,拉夏贝尔的商业版图在这几年急速扩张。

谁能想到,真正的拉夏贝尔早在2021年便破产清算,现在市场上不过全是“菀菀类卿”,标是一样的,但实际彼此之前没有任何关联。

为啥简单靠着一个商标,这些无名无分的贴牌商家可以做大做强?

卖标买标,难道是门潜在的大生意?

眼看它起高楼 

眼看它楼塌了

成立于1998年的拉夏贝尔,吃上了中国服装线下市场最好吃的蛋糕。

彼时,线下女装店的风格模式固化,拉夏贝尔的法式浪漫品牌调性,为其在市场上迅速打开知名度。

2003年非典过后,更是乘上报复性消费之风,销售额顺利突破1亿元大关,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拉夏贝尔开启了直营扩展之路,一路顺风顺水。

2014年,拉夏贝尔而在港交所上市;2017年,拉夏贝尔登陆上交所,成为国内首家两地上市的服装企业;同年线下门店规模不断扩张,数量更是达到了9448家,一时之间风头无两。

可是仅一年,这个看似坚不可摧的服装第一品牌便轰然倒塌。

2019年一年,拉夏贝尔关停5000家门店;2021年,受疫情影响,库存爆仓、资不抵债、破产清算,一连串噩耗接踵而至。

原因何在?

其一,店开太多,管不过来。

巅峰时期近万家门店,却还坚持直营模式,把所有风险通通揽自己身上,店铺利润勉强覆盖租金和人力成本,每家店产出效率低得可怜。

其二,库存周转有大问题。

同时给近万家门店供货,且又没有数字化管理系统,门店补货、调货等流程缓慢,必然会导致大量库存积压。

2014年到2018年,拉夏贝尔门店库存率从13.27亿提升至24.34亿,周转天数高达400天,这明显无法符合快时尚的品牌要求。

2020年,拉夏贝尔为清理库存,全线女装低价甩卖,且减少上新频次,库存是减少了20亿,但品牌定位、定价、形象等均一落千丈。

其三,错失互联网红利。

为了上市计划,将重心全盘放在线下门店扩张上,忽略了发展电商模块。

门店急速扩张之时,淘宝正发展得如日中天,新消费习惯开始培养;流量开始从线下转到线上,消费者们不再爱逛街,而是爱上了互联网兴趣消费。

跟不上时代的拉夏贝尔,倒闭也只是时间问题。

拉夏贝尔时装秀场 来源:网络

卖标为生 

走“南极人”老路

2020年,拉夏贝尔开始卖品牌。

卖品牌,意思就是把品牌授权给各类供应商和经销商,自己获取一笔品牌使用费用,对方则自行负责生产和销售。

而这些第一批购买商标的商家们也很快吃到了红利:2021年拉夏贝尔破产清算,反而成为了他们各种低价大甩卖的噱头,吸引不知情的消费者哄抢。

其实拉夏贝尔不是卖标的第一个,耳熟能详的南极人从2008年就开始做起了贴牌生意。

贴牌生意简直是0成本暴利,企业不再需要承担生产成本和库存风险,只需要收钱即可。

南极人一开始也狠狠大捞一笔,授权了一大批生产商、经销商,甚至凭借贴牌生意成功在2015年于A股上市,市值一路上涨。

但授权的商家越多,风险越大。

2021年,南极人授权了上游供应商1839家、下游经销商10311家,终端店铺13258家。

一方面,贴牌商家们大多持薄利多销的策略,不断压缩产品价格和成本,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另一方面,供应商之间撞型,开始互相抢占市场,长久以往产品品质下滑。

近些年,南极人频频因质量问题被投诉,口碑一落千丈,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后,南极人品牌也从2020年的毛利率90%以上,到2024年毛利率下滑到14%。

贴牌生意不好做了,南极人只能开始自救转型。

2023年,南极人开启品牌自营之路,一边清退贴牌商家,一边聚焦抖音直播带货。

但这条路并没有那么顺利:市面上仍有大批此前授权的贴牌商家们在售卖低价南极人,消费者也很难直观分辨出直营店和授权商之间的区别。

南极人的品牌形象修复似乎还遥遥无期。

所以说,贴牌生意看似赚到了很多钱,但其实它是建立在品牌价值消耗之上,而这条路往往是不可逆的。

不过至少对拉夏贝尔来说,品牌都破产了,不可逆又如何,能捞一点是一点。

南极人拖鞋 来源:网络

卖品牌资产 

其实是在消耗信任

卖品牌躺赚一笔急救资金,显然是陷入瓶颈的品牌首选。

如今市场竞争加剧,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常见,许多耳熟能详的品牌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断臂求生。

拉夏贝尔、飞利浦、南极人、恒源祥、同仁堂...

短时间对买卖双方肯定是有好处的:卖家靠这些资金重新拥抱增长,买家靠这个品牌快速打开市场。

但这终究也只能是短期套现之法,长期使用并不可取。

一个品牌之所以能够成为可批量贩卖的产品,恰恰是因为在它经营生产售卖的几十年里,在消费者心中积累了值得信任的口碑。

所以卖掉品牌,就是在消耗、甚至透支自己曾经积累的信任,长此以往品牌价值不断被稀释,又得从头开始。

其实真相就像乔布斯重返苹果时说过的那样,品牌不是贴在产品上的标签,而是用户心中体验的总和。

当你开始决定卖掉它的时候,也许你其实已经接受了放弃消费者,忘记了做品牌的初心。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沥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