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科技融媒

AI科技融媒

公告

文集

互联网(61)

统计

今日访问:583

总访问量:363311

2023年文娱市场强势反弹,明年如何更进一步?

2023年12月26日

评论数(0)

来源于“互联网那些事”

今年是个什么年?

《狂飙》现象级出圈、歌手李玟全网悼念、《流浪地球2》理所当然的爆火、500亿电影票房、井喷的新人综艺.......

种种娱乐圈大事件,都在象征着今年是属于文娱市场的一年

把时间轴拨到2023年的第一天,以文娱市场为主要视角,我们再走一遍2023。

01.文娱市场大爆发

2023年的1月,文娱市场便开了个好头。

无论是春节档的电影还是剧集,两个大类都跑出了长线作品,其中《狂飙》的口碑和热度一度走高,豆瓣评分9.1,一句“告诉老默,我想吃鱼了”让角色高启强成为国民新IP。

此外,《三体》、《去有风的地方》、《少年歌行》三部剧集也紧跟狂飙在专业榜单前四位。

全平台多款爆款的输出效率,让很多人对长视频重拾了信心

紧接着《狂飙》的,是1月春节档电影《满江红》和《流浪地球2》上映,掀起了一场国产历史电影与科技电影的大狂欢,两部作品票房不菲,《满江红》光是在上映前便饱受瞩目,预售额共计1.94亿元,一月的月度票房超过了100亿,成功载入中国影史。

短剧领域,优酷的《致命女人》、芒果TV的《王府软萌小刺客》、腾讯视频的《开局一座山》都成为行业热榜常客,去年底入局的爱奇艺也有热度排行不错的《盲少爷的小女仆》,猫眼热度值都能达到7000上下。

时间来到2个月后。

曾有网友预言,2023年娱乐圈将出现一个“天降紫微星”,而这个人正是杨紫琼。

在美国洛杉矶好莱坞杜比剧院举行的第95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年过60的马来西亚华裔女演员杨紫琼凭借《瞬息全宇宙》拿下最佳女主角,成为亚洲女性中的首个奥斯卡影后,激励无数女演员的事业梦。

与此同时,自2021年以来就遇冷的综艺市场,也在2023年迎来新的机遇与转折点。

根据云合数据,2023上半年全网综艺累计正片有效播放134亿,同比上涨4%,《奔跑吧第7季》《五哈第3季》分别成为台播综艺与网播综艺中正片有效播放最高两档综艺,综N代仍旧是综艺市场的主力军。

而“慢直播”似乎也成为了综N代与时俱进的内容解药,《向往的生活》第七季、第二季《五十公里桃花坞》、音综《乘风2023》均有尝试。

2023综艺的新大门,或许就是“看别人工作”。

又到一年暑期档。

今年的暑期档主打一个“现实”,不论是《消失的她》还是《八角笼中》,甚至《长安三万里》、《孤注一掷》都开始以充分贴近生活作为票房密码。

除了影视作品,2023年的线下文娱活动更是应接不暇。

从薛之谦“特种兵”式演出霸屏热搜,到伍佰演出化身“指挥员”上演“全国巡检”,再到周杰伦演出一票难求,乌镇戏剧节人满为患,各类咖啡节、美食节应接不暇.......光是上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总场便达到了惊人的19.33万场。

从强实名到“唱区房”,从撵不完的黄牛到租阳台看演唱会,今年的歌迷们再也压抑不住前几年的情感,主打一个倾尽所有,也要耳朵享受。

另外一个突出的特征,是演出城市开始集体“地域下沉”。

《2023上半年全国演出市场简报》指出,2023年三四线城市音乐演出增多,演出城市从一二线向三四线城市延伸。

音乐节、演唱会带来的巨大人流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演出当地餐饮、零售、交通、住宿、文创、就业,今年石家庄就演唱会或音乐节提出了要打造“Rock Home Town”中国摇滚之城的要求。

在票务强实名的呼声下,微博、抖音、快手等多平台也相继宣布50万粉丝以上自媒体账号需要实名,监管颗粒度越来越细。

几近年末,短剧游戏概念股开启“狂飙”模式。

在真人影视互动游戏《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的火爆出圈下,短剧站上了风口,资本市场掀起“短剧热”。

而短剧的爆火早在上半年就有所展现,柠萌影视曾表示,上半年旗下头部厂牌“好有本领”产出了多部爆款作品,其中与抖音联合出品的微短剧《二十九》在用户付费端收入已破千万元。

风口之下,已经尝到甜头的上市公司开始加码短剧布局,直播电商龙头遥望科技还开始计划利用现有资源对短剧+主播模式进行探索。

文化活动上,今年最受瞩目的当属“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

从2000年到2008年,茅盾文学奖曾连续三届在乌镇颁奖,光阴荏苒,时隔15年,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重回茅盾先生故里颁奖具有非同寻常的纪念意义。

不同的是,这次的现场还播放了5则获奖作家们的视频短片,用影像的方式展现了作家们的形象,最大程度拥抱广大读者,让文学更进一步的破圈跨界传播。

历经几年的低迷徘徊后,中国文娱市场总算站在了复苏的新起点上。

02.2024文娱市场仍有无限可能

无论是演出、电影还是新兴的短剧,2023年的消费热度都比去年有了显著提升,但行业中也有一些仍待解决的问题

诸如今年看似成梗的“抢不到票”关键词,五月天、周杰伦、陈奕迅等乐队或歌手的演唱会门票通常都在几秒之内就会售罄,不少歌迷不得不求助于“黄牛”或者“代抢”。

黄牛的存在,仍是演出市场难以根治的顽疾。

9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规范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强调了实名制对于演出活动的重要性,引导消费者从合法渠道购买门票,也对退票机制和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了众多要求,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监管程度。

除了演出黄牛外,2023年的电影市场虽有所回暖,但票房也依旧没有追上2019年

目前,中国影史上最高年票房纪录仍是2019年的641亿元,虽然2023年的票房已经破了口罩期间后的最高纪录,但要想追平2019年仍有很大难度。

有专家分析称,2023年的电影市场只是得到了初步的恢复,但消费端、市场秩序和产业链条的梳理等明显还需要时日,还是要尊重市场规律。

但可以预见的是,电影市场整体质量上行,为2024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片利好中,脱口秀行业却在2023年生变。

前有脱口秀演员出现重大演出事故,后有微短剧行业盛行,新兴业态的出现很快挤压前者并疯狂收割流量。

且脱口秀作为一种舶来品,其在中国的影响力初现,行业还未触及到天花板,就频频因为几场舆论风波而开始逐渐沉寂。

一些喜剧脱口秀的创始人,已经开始积极转型,做音乐、话剧、魔术、儿童剧等等,而短剧行业却成了新起之秀,收益更快、回收成本时间短,还未完全饱和的市场仍有待更多经纪公司去发掘。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影视、演出或是其他文化活动,大众接触信息的渠道正在逐渐收窄,线上趋势明显,文娱产品整体的在线时长开始持续增长

2022-2023年度《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发现,中国人在工作日的休闲时间里,选择手机娱乐、运动健身和网购这三项的最多,从三年来的数据看,手机娱乐成为国人“杀时间”的利器,选择的人群占比不断上升,三年间增长了将近14%。

视频化是核心动力,短视频的全面渗透为在线阅读行业用户增长提供了强劲的助力。

普华永道曾预测道,在文娱方面,消费者支出2022年到2027年的年均增长率预计只有2.4%,但尽管消费者在文娱方面的消费变得保守,但他们花在数字平台和电子商务上的钱仍然在增长。

在不断完善文娱市场相关条例的情况下,2024年的文娱市场或将迎来科技AI技术的赋能,行业内种种微创新带来的增长机遇和广告、文娱板块机会也将更加多元。

2024年的文娱,未来可期!




参考:

《2023上半年全国演出市场简报》

2022-2023年度《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AI科技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