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刀商业评论

老刀在线

公告

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分享财经观点和商业评论。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1958

总访问量:38324065

京东“造车”,觊觎已久?

10月21日

评论数(0)

京东2

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老刀

编辑/娜娜

如今,新能源汽车早已超越了“工具属性”,变得跟手机一样具备一定的“玩具属性”。更重要的是,当未来智能驾驶普及,汽车将成为整个生活、消费、出行场景最重要的“智能集成终端”。所以,无论华为还是小米,对造车始终具有某种深刻的执念。

对于京东来说,3C(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消费类电子产品Consumer Electronics)产品是其涉足电商构建核心优势护城河的重点品类,当新能源智能汽车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更高价值的新型电子类消费产品,京东对这一板块不能不动心。更肉眼可见的趋势是,智能汽车不仅仅普及率越来越广泛,而且正潜移默化地向“高频消费”的方向演化。

1、京东“造车”

10月14日,京东微博宣布将联合广汽、宁德时代推出一款汽车,10月底陆续开启内测版、大众版试驾活动,11月9日正式发布新车。此举被外界解读为京东正式进军汽车业。对此,京东方面回应称,新车由三方联合推出、联合打造,京东主要提供用户消费洞察和独家销售,不直接涉及制造环节。

京东相关发言人表示,三方将通过推动汽车产品从生产到服务全链条智能化升级,“让买车像买手机一样方便”。目前,消费者在京东App搜索“国民好车”,可提前预约试驾,页面显示已有超31万人参与互动。

更让大家充满期待的是,京东方面声称,京东的汽车一定是“大家能够买得起、满足90%以上生活通勤需求的国民好车”。这款新车预计定价在10万-12万元之间。这样的承诺吸引了所有渴望拥有自己人生第一辆汽车的年轻人。要知道,当初小米进入智能手机行业,将智能机的价格打到了2000元以下。当小米计划发布汽车的时候,年轻人再次充满期待,有人甚至在网上喊话雷军,小米汽车能不能把价格打到10万以内,结果小米SU7刚刚上市最低发售价格超过20万,大众指望小米把汽车价格打下来的梦想落空。

这一次,似乎京东要成为智能汽车领域那个杀富济贫的“全村人的希望”。

京东的声明显示,京东是要卖车,而不是造车。而京东在这个“三人组合”中发挥的作用是:怎么卖车?或者可以理解为,京东提供消费需求,这款车的价格、性能、销售方式等等,上游供应商根据京东的需求,量身定制。这样的模式,有点类似于零售平台推出的“自有品牌”产品,只不过此次信息发布中没有披露这款汽车是采用什么品牌。另一方面,也有网友提出疑问,这款汽车的品牌方到底属于谁,如果出现售后问题,用户找京东还是广汽,还是宁德?

据了解,京东新车的销售模式可以实现“定制化”,消费者在“线上定制,线下快提”的。除标准版外,可灵活选购“车衣定制版、车品配装版、养护加持版”等多种套餐。

据多家媒体报道,“国民好车”尚未正式开售,其001号车已先行亮相京东拍卖频道,以1元起拍价开启预订。此次拍卖从10月17日16时开启线上预约,将于10月22日14时开拍,18时结束,整个竞价过程持续4小时。001号车的最终成交价将完全由用户竞拍决定。截至发稿,拍卖页面预约量已超3.5万。

此外,京东还推出互动页面收集用户反馈,互动主要围绕“安全、性能、电池、服务、价格、外观”多维度展开。用户在京东APP搜索“国民好车”即可参与,截至目前,参与人数已近30万。

10月20日,京东车辆预约页面发布详细信息,该车采用高强度笼式车身设计,高强度钢占比超70%,正面立体防护框架使车身抗冲击性提升18%;侧面配备一体式热成型双门环,采用特斯拉Cybertruck同款侧面防护技术,搭配新国标机械式半隐藏安全门把手。在性能层面,车辆整备质量超同级车型300kg,轮距超同级(同级别车辆)水平45mm、胎宽超同级水平10mm;麋鹿测试成绩超75km/h。

该车还将采用“车电分离”的购车模式,电池可充可换。也就是说,用户可以选择只买车身不买电池,通过租用电池或者分期的方式获得电池使用权,降低一次性的购车成本。据了解,一般电车的电池费用约占整车成本的1/3至1/2。当用户租用的电池没电之后,可以选择自己充电,也可以选择租用新的电池。

2、京东“觊觎”车市已久

据央广网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其中,乘用型新能源新车销量占比连续6个月超过50%。国产自主品牌国内市场份额达66.9%,新能源汽车渗透率78.1%。如果按当前市场平均价格估算(约10万元/辆),全年销售额约1.29万亿元。

这无疑是一块非常巨大的蛋糕,而且这样的高增长比例在所有日常消费品中几乎绝无仅有。

官宣卖车后,京东豪掷“百万年薪”招聘汽车专业人士。其中,汽车零售事业部算法工程师岗位年薪可达123万元(35k-65k·19薪),汽车后市场商品总监岗位年薪可达114万(30k-60k·19薪),汽车行业采销负责人年薪可达112万(45k-70k·16薪)。

京东对汽车市场的兴趣由来已久。2015年,京东投资蔚来即被视对这一领域具有兴趣。

2017年,京东开始布局汽车售后服务的相关业务。2018年,京东汽车整车交易平台上线,刘强东明确表示,“汽车一定是京东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但京东不会自己做汽车”。2021年,京东成立京东汽车事业部,2022年,京东“京车会”升级为“京东养车”,将汽车配件、线下汽车养护维修整合在一起,以完整的形态进入到汽车售后服务市场。

2023年6月,京东汽车事业部正式独立。京东汽车事业部独立后,发布了围绕车主“买-配-养-用-换”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涵盖了汽车购买、汽车精品、汽车维保、用车服务和以旧换新等全生命周期服务,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汽车生态系统。在2024年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汽车事业部总裁缪钦也表示,“京东不造车,未来将围绕汽车全产业链、车主全生命周期进行生态布局”。

从2017年开始,京东在汽车市场想吃到的蛋糕是“售后服务”,而今,京东终于开始切入到汽车销售的蛋糕。

据悉,在汽车售后领域,京东已在全国布局超过1700家养车门店,与40000多家三方门店达成合作,提供一站式汽车维保服务,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完整服务体系。去年3月,京东汽车与比亚迪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围绕汽车全渠道营销与售后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全系全域的共建。今年4月,京东与岚图汽车推出“岚京计划”,共同打造全线上汽车交易平台,涵盖汽车销售、售后服务、金融支持等全方位服务。

去年3月份,小米汽车京东员工专属品鉴会在京东北京总部举行。京东内部人士透露,除了整车之外,京东汽车和小米汽车还将进行更深度合作,包括小米充电桩送装一体服务、配套轮胎销售等。

3、2025年是京东“新故事”启始之年

今年6月份,刘强东表态,认为“最近的五年是京东失落的五年,是走下坡路的五年,可以毫不留情地说,没有创新,没有成长,没有进步。在我的创业史上,可以说是最没有特色、贡献价值最少的五年。”

如刘强东所言,退后五年看,京东最重要的缺失是对于新业务的布局,或者可以说,京东没有新故事。今年可能成为京东布局“新故事”的启始之年,从即时零售到如今的入局造车,京东在为未来的下一个五年播种。

笔者认为,京东从定制化卖车到售后服务,可能更为有利于其两大核心业务其一是京东金融。一辆车均价15万,要是用户用京东白条分期3年,年化利率5%,京东一辆车的利息就能赚1.125万。另一方面在于京东物流的承接,作为大件商品,汽车物流单值高,仓储和运输更复杂,可以更有效发挥京东物流的经营效率。

京东物流1

另外,对于目前京东已有的养车业务,更高效服务自家汽车的一系列售后体系,包括电池租售、零配件更换等等,都是有利可图的新生意。

京东跨界卖车面临的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2025年前8个月,新能源车国内销量已超800万辆,渗透率升至48%,预计全年渗透率有望突破50%。在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看来,未来的汽车零售将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转变。“电商平台作为流量入口,加速获客,线下则负责体验,消费者可以任意选择购买渠道。售后也将线上线下打通,价格和服务都将更为透明,最终形成消费的闭环生态。”

但主要问题在于,线上卖车,“试驾体验”可能更广泛地与线下体验店结合,而且多数消费者目前还没有线上购车习惯。线上渠道也面临着售后方面的挑战,其合作的线下维修养车网点质量参差不齐,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老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