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月17日
评论数(0)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和二
编辑/蔡建桢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离世后,家族内部围绕娃哈哈企业权益“争夺战”不断升级。
在笔者看来,娃哈哈不是宗家的私产,除非宗氏家族掌控着娃哈哈百分百的股权,否则哪怕只要有百分之一的股份在他人手中,娃哈哈就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独立的身份,当三弟妹启动与宗馥莉对簿公堂之时,吃瓜群众惊愕的是一向被视为爱国正统企业家代表的宗老爷子身后居然藏着如此之大的暗雷,在津津乐道这场豪门撕扯的同时,谁应该站出来保护娃哈哈这庞大企业集团的利益?别忘了,娃哈哈集团尚有近乎一半的股权属于国资。
1
宗馥莉的手段
2024年初春,宗庆后去世,“独生女”宗馥莉站到了聚光灯中心。
在父亲宗庆后病逝后的首次公开露面上,这位身着深色套装、神情坚毅的年轻女掌门在行业年会发表演讲,自称既是摸索饮料行业20年的“老兵”,也是接过企业经营接力棒的“新将”。台下数百双眼睛夹杂着审视与期待:宗馥莉能否带领这家中国最大民营饮料帝国走出转型阵痛,实现家族企业的新老交接?
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证明宗馥莉这个在网络上被夸张地称为“长公主”的80后女企业手段颇不一般。
宗馥莉
面对父亲留下来的庞大商业帝国,宗馥莉首先需要应对内部盘根错节的各种关系,尤其是已经延续了几十年的内部“潜规则”——比如老臣们的地位,既定的奖励分红机制,与国资之间的平衡关系等等。宗馥莉想要改变这一切并不简单。上任一开始,宗馥莉一招“以退为进”的辞职逼宫巩固了自己的位置。
去年7月15日,落款为宗馥莉签名的《致娃哈哈集团全体员工的函》流传网络,据宗馥莉称,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政府及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部分股东就本人自宗庆后董事长离世后对娃哈哈集团经营管理的合理性提出质疑,致使本人无法继续履行对娃哈哈集团及其持股公司的管理职责。本人决定自即日(7月15日)起辞去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不再参与其经营管理。
在当时,宗庆后刚刚去世,宗馥莉作为“唯一的女儿”身份成为继承者,是赢得很多同情分的。突然爆出被“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政府及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部分股东质疑经营管理的合理性”显然被大众视为“欺负人家弱女子”,在这样的压力之下,仅仅一周后,娃哈哈集团发表声明,“经各股东友好协商,宗馥莉女士决定继续履行娃哈哈集团的相关管理职责。”
从这次事件,足见宗馥莉城府之深远,手段之高明。
从宗庆后去世到目前突然冒出来的三弟妹争产,恐怕一切都在宗馥莉的谋划之中。首先,宗庆后去世之后,在网络上迅速形成“伟光正”民营企业家的光辉形象,被称为“一妻一女一布鞋”的朴素首富,正直爱国有情有义的企业家代表,在这样的高帽之下,当时的杜建英自然要顾及宗庆后的人设形象,不便站出来公开身份。
而紧接着更狠辣的招数是在于充分利用宗庆后彼时形成的巨大舆论光环,转而将竞争对手农夫山泉甚至钟睒睒树立到“亲日亲美”的敌对立场上,一时间,娃哈哈纯净水是爱国的典范,而农夫山泉却暗藏祸心,如今看来,这背后的如此造势操盘利用舆论不得不叹为观止,实在是高手杀敌,兵不刃血。
2
遗产争夺中的模糊面
7月14日,香港高等法院第23号法庭再度开庭,审理宗庆后三名美国籍非婚生子女与向宗馥莉追索140亿港元与娃哈哈股权的诉讼。宗庆后有私生子的事才惊爆于天下。三名宗馥莉同父异母的弟妹宗继昌(Jacky)、宗婕莉(Jessie)和宗继盛(Jerry)要求冻结宗馥莉名下汇丰银行账户中的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9.25亿元)资产,并追讨父亲生前承诺的21亿美元(约合150.79亿元)信托权益。
原告声称,宗庆后曾指示下属为每人设立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26亿元)信托,截至2024年初账户余额约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9.25亿元),仍有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54亿元)缺口。2024年5月,约有11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89.84万元)从该账户转出。原告指控这是宗馥莉擅自转移资金,要求其返还资产并赔偿损失。而宗馥莉方面辩称,这笔钱是用于支付越南工厂设备尾款,并提供了合同发票作为证据。
三名原告同时在杭州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分割宗庆后持有的娃哈哈集团29.4%的股权——按当前估值计算超过200亿元人民币。这场横跨香港与杭州的遗产争夺战,涉及总额高达350亿元。
为证明血缘关系,原告方提交了宗继昌1989年出生证明,并申请调取宗庆后2023年在浙一医院的血液样本进行DNA鉴定。若鉴定成立,《民法典》第1071条规定的“非婚生子女同等继承权”将成为他们的法律武器。
宗馥莉则提供了父亲2020年立下的遗嘱,写明“所有境外资产由宗馥莉一人继承”。但这份遗嘱的见证人全是娃哈哈高管,无家族成员签字,被原告律师指“程序存在瑕疵”。有内部人士透露,两名原告其实早已悄然进入娃哈哈体系。2022年12月,宗继昌和宗婕莉就出任了沈阳娃哈哈荣泰食品董事;2024年宗庆后去世后,宗继昌又陆续在天津、双城、大理等地多家关联公司担任董事。
这场遗产争夺战,笔者认为,三名原告是宗庆后的私生子这一点几乎应该是确定的。其中的模糊面在于:宗庆后生前在香港设立的信托是否就归三位私生子女所有,并无明确的说法,或者没有以法律的形式确立;第二,宗馥莉提供的遗嘱“所有境外资产由宗馥莉一人继承”是否完全符合法律程序,也值得存疑。
以宗庆后重情义的个性——其善待老员工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生前应该不会对自己的另外三个子女不做财富分割上的安排,只不过宗老当时的安排没有通过更有保障的法律程序确立。设想一下应该是这样的:宗庆后将一些非娃哈哈集团掌控的工厂分配给到杜建英和三位子女,同时在香港设立一定金额的信托财富,而宗馥莉作为名正言顺的唯一女儿继承位置并获得宗庆后的所有股份,另外三位私生子也享有一部分财富但不享有名分。没有想到的是,宗馥莉继位之后,以自己作为娃哈哈集团掌权人的身份釜底抽薪,第一,把信托资金转走,第二直接关闭了归属于杜建英的工厂。
目前还有一大关键问题是,宗继昌、宗婕莉和宗继盛能否获得亲子鉴定的机会?外界预判,可能性不大,毕竟亲子鉴定需要得到宗庆后法律意义上唯一女儿宗馥莉的同意。另外,据凤凰网风暴眼的报道,在2018年宗家为宗庆后去世的父亲编写年谱,由此确认在宗馥莉之外,宗庆后还有6个孩子。在杜建英之前,宗庆后早年还与一名员工生有一女,后母女定居美国。而网传的2017年出生的孩子生母为另一名年轻员工,此外还有一位孩子尚未曝光。
3
娃哈哈何去何从?
针对宗家的夺产大戏,娃哈哈集团的回复是,家族纠纷与公司无关。在此期间,有文章称,杜建英今年表露接手杭州上城区文商旅集团46%股份的意向,但可能因为价格没有谈拢。
从目前来看,娃哈哈集团公司基本上已经成为一个空壳,其唯一的重要资产就是“娃哈哈商标”。娃哈哈大量的生产工厂,销售体系,事实上已经与娃哈哈集团不存在股权关系,也就是说,娃哈哈集团外的大量实体企业已经被宗氏家族完全控制。
图源:娃哈哈微博
笔者在前期的文章中曾指出,国资跟宗馥莉双方已经处于一种互相制衡的关系,国资拥有娃哈哈的商标,也就是品牌所有权,而宗馥莉拥有娃哈哈的销售体系以及各地工厂。从宗庆后开始,国资就没有参与到娃哈哈的经营管理过程,所以国资对娃哈哈几乎没有影响力。
宗馥莉对于娃哈哈集团拥有的商标所有权显然是动过心思的。在今年1月份,宗馥莉试图将娃哈哈商标所有权从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转移到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由宗氏完全控股的公司)。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网显示,娃哈哈集团正对“娃哈哈”系列商标进行转让,目前“申请收文”环节已结束,申请日期为2025年1月21日,涉及“娃哈哈”系列商标共计387件。
宗馥莉一系列“暗度陈仓”的操作,一度被指为转移国有资产。新华社旗下的经济参考报在6月6日发表文章认为,国资虽为娃哈哈集团第一大股东,但国有股东的权益被“悬空”:改制时国有股权转让款未实质性收取,此后国有股权分红也没有取得。
娃哈哈这家曾经改制并不彻底的企业,如今很显然受损于宗氏家族的撕扯宫斗,但假设如果杭州国资利用大股东的投票权,取消宗馥莉娃哈哈集团CEO的职位,那集团之外的所有体外公司,包括生产工厂、销售公司都不在娃哈哈集团的掌控之下,失去了生产和销售,娃哈哈集团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国资亦无可奈何。
所以,面对如此的境况,国资出售娃哈哈集团的股份可能亦是不得已的选择。